APP下载

中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战争叙事比较

2019-04-27张煜陆敏蔚

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

张煜 陆敏蔚

摘 要: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影响国民,其中一个重要载体就是教科书。二战以来,日本右翼和保守势力抬头,不断篡改历史,美化侵略事实,尤其是对近代战争的叙事,一直以来备受争议。文章以甲午战争的叙事为例,探讨中日两国主流教科书中的叙事差异与其差异背后的叙事逻辑。

关键词:甲午战争;历史教科书;中日比较

1894年,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和对外扩张的野心,转移国内矛盾纠纷而发动甲午战争(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意味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也让中国人真正开始有了亡国的危机意识,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真正开始自行探索救国之路的契机。对于日本来说,打败大清帝国,改变了东亚几千年来的华夷秩序,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大国意识的原点。甲午战争在中日两国历史教育中又是如何呈现。

两国历史认识的差异,在历史教科书这一媒体上得以反映,历史教科书担负着“叙述”历史,传承历史记忆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甲午战争的相关叙述进行文本分析、比较,试图探讨两国间对同一事件的叙述产生差异背后的原因所在。

一、《课程标准》与《指导要领》中的甲午战争

中日两国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编写大纲来编纂教科书,并由教育部门审核发行。中国现行的编写大纲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日本是由文部省制定并发行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2018年版,以下简称《指导要领》)。

《课程标准》中将高中历史课程定性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要求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该要求明确体现我国教育观,即提供历史知识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历史观,解释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实现政治决策提供历史依据。

《指导要领》中关于历史学科的总体目标为:“运用社会的看法和思考方式,通过研究课题,解决课题,以开阔的视野,培养公民主体地生存在全球化的国际社会中,以及和平民主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所必须的素质和能力。”体现其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视。同时强调日本国民生存在“国际社会”之中,显示日本对国际关系的重视。

《课程标准》中甲午战争所属章节为“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要求着眼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并且暗含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悲怆的爱国情怀。强调“列强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在情感上蕴含着鲜明的情感取向,反映我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文化认同及民族认同教育。其次,“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体现我国历史教育中善用优秀杰出的英雄人物来体现人民群众的力量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英雄是杰出的人民群众的观点的体现。

而《指导要领》中“国民国家”则更加强调其明治维新的成果,以及其紧随西方国家进入现代文明的部分,强调对“亚洲各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动向”等國际形势的学习。“列强的进出”“日清·日俄战争”的叙述意图表达在世界联系愈加紧密,以及帝国主义扩张的背景下,亚洲的局势和动荡。“多方面多角度地考察、表述”则鲜明地体现了其客观、理性、普世的历史观。

二、教科书中的战争叙事对比

本文以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一》(以下简称《人教版》)和岳麓书社《历史必修一》(以下简称《岳麓版》,两版统称《必修一》),以及日本山川出版社《详说日本史B》(以下简称《山川版》)和清水书院《日本史B》(以下简称《清水版》,两版统称《日本史B》)作为对象,来对比分析两国关于甲午战争叙述的差异及其原因。通过两国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的比较研究,探讨造成分歧和冲突的原因。

(一)战争起因

(1)战争导火索

《人教版》认为“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岳麓版》认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不难看出《必修一》所持观点为日本恶意入侵朝鲜并蓄意挑起战争,其焦点在于正义与否的价值取向。而《山川版》认为“日本政府在致力于加强军事实力的同时,加强了和清朝军事实力为背景抵抗日本经济进入的朝鲜政府之间的对立”,《清水版》认为“日本在外交上从头到尾处于被动地位,于是提议由清朝和日本共同实施朝鲜的内政改革”。可见,日本教科书所呈现的观点为,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围绕在朝霸权所展开的利益争夺,其焦点在于双方在朝的权益。

(2)战争性质

对于该战争的性质,由上文所提及材料便可明确看出《必修一》认为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日本史B》却非如此,《山川版》中提到“清朝和日本在朝鲜的内政改革问题上,加深了对立,陷入交战状态。最初批判日本出兵的英国也在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条约后改变了态度,因此国际形势有利于日本”,《清水版》中也提到“清朝拒绝了日本的提议,得到英国的支持后,日本决意开战”,不仅没有明确指出该战争的侵略性,并且以“英国的支持”来暗示该战争是中日两国在近代帝国主义扩张背景下的利益争端来模糊己方的责任,采取“日清对立说”掩盖日本的真实动机。用中日“陷入交战状态”替代日本的对外侵略。

(二)战争的经过与结果

《必修一》详尽地描绘了战争经过和惨状,而《日本史B》对战争经过一笔带过,对战争细节轻描淡写。《人教版》记述“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随后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使用“乘机控制”“进攻”等词汇描述清军失败的外在原因;《岳麓版》记述“日军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甲午战争”,同样使用“偷袭”“挑起”等词汇,可以明确看出叙述中注入施害者与受害者、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色彩,直接体现了中国历史教育中所蕴含的鲜明的情感态度和明确的价值判断。与此相对,《清水版》记述“日军越过朝鲜和中国的国境到达辽东半岛再次进击”;《山川版》“日军把清军从朝鲜驱逐出去并占领了辽东半岛”,日本教科书中的“进击”“驱逐”等用词并不带有任何的价值判断,以此模糊战争的非正义性。

甲午战争以清军失败告终,有关战争结果的描述中,《日本是B》使用“议和”“和谈”这样的客观的词汇和口吻探讨日本在该战争中的得失以及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处境与地位。《必修一》使用“屈辱的”“丧权辱国的”这样的修饰词,指出了该条约不平等性的同时,暗含了中国历史教育中明确的思想导向、价值判断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战争的影响

关于战争的后续,《必修一》详细评价了《马关条约》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主要表达《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人民真正开始产生亡国灭种的危机的观点。但《日本史B》仅止步于客观模糊地描述战争结果,没有提及对日本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更没有提及对亚洲邻国尤其是对中国和朝鲜造成的影响,缺乏“加害”意识,回避了对战争本质的阐释。

同时,《日本史B》详细记叙三国干涉还辽及其“卧薪尝胆”的口号,其重视的不是反思本国对其他民族造成伤害的事实,而是片面强调自己国家和国民在战争中的失利或被害情况,以此掩盖对亚洲邻国的侵略事实。

三、战争叙事差异的内涵

日本对战争的叙事采用较为克制的论调编写,但日本学术界的有识之士仍然对这场战争抱有正确的态度,认为这是场不正义的侵略战争。井上清认为“天皇制日本就是在推新之后好久非但不能取消不平等条构,并在各方面继续屈服于欧美列強之下。而这种对外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屈服的代价,就以对邻近弱小民族的侵略得到了补偿。”以此揭露了甲午战争的侵略实质,中塚明指出天皇制绝对主义下领土侵略的本质特性,江口朴郎、高桥秀直等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定性。但丰厚的史学界学术成果却没有落实到教科书上,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所处立场不同

在甲午战争中,我国是受害国,所以在剖析历史、汲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以受害者的身份渲染民族情感来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更易于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批判这场战争,这也有利于树立我国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而日本作为战争发起者和侵略者与胜利方,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教科书中多在宣传此战争在日本国民的自尊心向上,个人主义思想形成,产业基础巩固等面的积极作用。

(二)意识形态不同

中日两国分别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就注定了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从史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而日本则施行一种资产阶级下的普世、客观的通史观。这也是中国历史教科书以政治、经济、文化分述,而日本则一本总述的原因。

(三)教学目的不同

中国的历史教育旨在以古鉴今,完善国民素质修养,培养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国民;而日本的历史教育旨在培养适应于国际社会的公民,倾向于将教科书作为一种教学材料,并没有进行直接的价值观情感上的教育。

历史教育中蕴含爱国主义教育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但也绝不可夸大爱国主义教育,掩盖历史真相。当今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与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才能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滋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14.

[2] 文部科学省.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M].东京:日本文部科学省:1-63.

[3]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8-61.

[4] 曹大为.历史必修一[M].湖南:岳麓书社:57-59.

[5] 笹川晴生等.详说日本史B[M].东京:山川出版社:290-291.

[6] 荒野泰典.日本史B[M].东京:清水书院:176-180.

[7] 井上清.论甲午战争的本质[J].文史哲,1958:22-2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 SJA1205);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 10304093X)。

作者简介:张煜(1989- ),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从事近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陆敏蔚(1997- ),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南通大学2015级本科在读,从事日语语言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
史料如野马,史观如缰绳——由《甲午战争》一课说起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辽宁省甲午战争研究会 辽宁大学甲午战争研究中心成立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从甲午战争得到的启迪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略
甲午战争中清廷战略决策评议
勿忘国耻——纪念甲午战争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