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画像中探寻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

2019-04-27Tiya

小演奏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弗里自画像达利

Tiya

纵观整个艺术史,不管是割掉一只耳朵的后印象派画家梵高,还是点亮了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的米开朗基罗,抑或是胡子永远向上翘起的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都有自己的自画像。或许你早已能够如数家珍地说出他们的经典作品,你却不一定看过他们风格迥异的自画像。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他们的形象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拍证件照般一本正经

克劳德·莫奈

《戴贝雷帽的自画像》(1886年)

好的画家也难画好自己,这句话不太适用于莫奈。在《戴贝雷帽的自画像》里,除了细腻的色彩、完美的光影、模糊的轮廓线外,还有其标志性的贝雷帽和大胡子。认真看莫奈的眼神,人们总会觉得他的眼神里有故事。

莫奈就像一个三好学生,他对于自画像的态度非常严谨且精准,不亚于任何一幅作品的水准。这幅画不仅精准拿捏到光明与黑暗的平衡感,将其处理成干净而有质感的背景,更使得这幅肖像画多了几分沧桑的痕迹。从画中,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一种拍证件照时,被摄影师调整姿态表情所支配的拘束感。

文森特·梵高

《缠着绷带的耳朵》(约1889年)

梵高在艺术史上以自画像著称,在1885至1889年间,他画了多达四十多张自画像,没有哪位艺术家能像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展露无遗。通过这些画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梵高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乐趣。

《缠着绷带的耳朵》不论是从色彩还是笔触上都比较活跃,从梵高耳朵上缠着的绷带可以推断,这幅画创作于他割掉耳朵后不久,同时,这也是梵高所有自画像中最有名的一幅。试想,一个连自己割了耳朵也要如实画出来,并且保留到自己作品中的人,是多么的真实。再加上出生于牧师家庭与不善与人沟通的性格,我们便可大胆猜测,作画时的梵高是一本正经的。

拍艺术写真般个性鲜明

诺曼·洛克威尔

《三人自画像》(1960年)

《三人自画像》顾名思义,不是一个人的自画像,而是三个人的。在画中,我们能直观地看到画板座椅和镜子里的三个洛克威尔。再认真追究起来,甚至不止三张自画像,你会发现在画面左上角有洛克威尔画画时打的草稿。右上角则贴着几位大名鼎鼎的其他艺术家的自画像。这幅作品独具新意,是洛克威尔的代表作之一。他并不是单纯地想要描绘自己的外形和容貌,也不像传统自画像那样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上半身。他一边对着镜子一边画自己,但他又不是真的一板一眼地把镜中的自己画在画板上。

洛克威尔的幽默跟他长期为杂志画插画有关。作为二十世纪早期美国杰出插画家,洛克威尔一生致力于用笔下的画反映生活百态,他为《周六晚报》以及后来的《瞭望》双周刊和《生活》杂志画的封面画,倍受广告公司欢迎,因为他的画作带有直接的观点,并充满了有趣的细节。洛克威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爱说闲话的人》就从剖析人性的角度,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萨尔瓦多·达利

《柔软的自画像与烤培根》(1941年)

作为超现实主义大师的达利连自画像都不走寻常路,在《柔软的自画像与烧培根》中,一张深受地心引力控制的脸止不住向下流淌,勉强能看出五官得感谢几根作为支撑的金属支架。木质底座的前方刻着“柔软的自画像”几个大字,而上面摆着的那块烤培根,或许是达利留给观眾的思考题吧。

达利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哪怕把自画像抽象成为一滩泥,你仍旧可以观察到泥中的精髓。

格哈德·里希特

《自画像》(1996年)

不得不说,里希特是全世界艺术家中最令人敬重者之一。他永远简单干净的打扮,让你不禁想起隔壁每天朝九晚五背着公文包上班的高级官员。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艺术家大胡子、长头发的邋遢刻板印象。不信你看看这幅自画像,即使表面像被蒙上了一层花掉的玻璃,模糊了低着头的里希特,我们还是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庄重感。

里希特在绘画作品完成前有不少步骤,从找到或拍下一张照片开始,从中提取所要的色调,并在画布上描绘出景物,逐步修饰完成,时而有柔软的刷子轻触,时而又有锋利的刮刀涂抹,制造出独有的模糊效果。

越是模糊,越是让人想凝视更久,了解更多。里希特的作品像自带着未解之谜,悲怆感与艺术气息相融合,将绘画、摄影完美交织,抽象之中又精准地复刻出现实。

画像中暗藏的小心机

拉斐尔·桑西

《雅典学院》(1510~1511年)

在《雅典学院》这幅恢宏的壁画中,拉斐尔把古希腊、古罗马和当代意大利五十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展现出自己笃信人类智慧的和谐一面,表现出对人类智慧的赞美。拉斐尔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自由有机融为一体,将基督教与异教统统纳入画中,创造出《雅典学院》这样和谐的场面。整个画面犹如一出华丽的舞台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是该剧的主角,他们仿佛正在上演一出唯心和唯物论之争。

让我们把视线往右下角移动,你会发现智者之间藏着一位身穿黑衣、头戴贝雷帽的男子,没错,那正是拉斐尔本人。这可以说是最隐蔽的自画像了。

弗里达·卡罗

《两个弗里达》(1939年)

永远给自己画上隐约的胡子以及浓密的、连成一线的眉毛是卡罗的显著风格之一。这倒不是她在刻意搞艺术创作,弗里达只是把自己的相貌特征强化后,贯穿在她一生中大大小小的自画像中,可以说,弗里达是一位相当高产的自画像艺术家。

弗里达对自画像的热情远不止于此,除了显而易见的特征,还藏在一些细节上。细心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画中隐藏着两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画面左边的弗里达亲手用一把剪刀剪断了连通心脏的血管,右边的弗里达手中紧握着的是由血管连接的一张丈夫迪亚哥的画像,这暗示着遭遇婚变后弗里达的伤心欲绝。

以上这些不同时期的艺术家都有着自己强烈的美学符号和表达方式,看他们的自画像,就像在看一本本日记,看他们如何剖析自己,如何记录自己当下的状态,对于自画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

猜你喜欢

弗里自画像达利
自画像
英雄
我的自画像
摩根·弗里曼 深陷丑闻
8名女性指控摩根·弗里曼性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