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茶图:古人的悠闲慢生活

2019-04-27醉清风

小演奏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茶具饮茶故宫博物院

茶与水的碰撞和交融,正如中国画中墨与水的调和与汇聚一般。茶道与绘画本就有相通之处,它们都能陶冶性情,也都关注于意境的表达。以茶入画,在丰富绘画题材与内容的同时,还直观地记录了茶事的种种变迁,让我们得以一睹曾经鲜活的茶文化生活,进而将茶的实用价值提升到文化品赏的新高度。无论是失传已久的《卢仝煎茶图》《唐子西拾薪煮茗图》《茶会图》,还是有幸得以保存下来的《斗茶图》《撵茶图》《茗园赌市图》等,都在茶香暗透、茶旗飘摇间,定格古人那风流云散、历久弥新的茶事。

宫乐图(会茗图)

【唐】 作者不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描绘了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图中十二人或坐或站于长案四周,长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长柄茶勺,一女子正操勺舀茶汤于自己的茶碗内。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箫者,神态生动,描绘细腻。

调琴啜茗图卷(听琴图)

【唐】 周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昉又名景玄,西安人,唐代著名仕女画家,擅长表现贵族妇女和佛像。该画中共描绘了五个女子,一女子坐在盘石上正在调琴,左侧立一侍女,手托木盘,另一女子坐在圆凳上,注视着琴音,作欲饮之态,又一女子坐在椅子上,袖手听琴,一侍女捧茶碗立于其右侧。画中贵族仕女曲眉丰肌、秾丽多态,反映了唐代崇尚丰肥的审美观,从画中仕女听琴品茗的姿态也可看出唐代贵族的悠闲生活。

萧翼赚兰亭图

【唐】 阎立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北宋摹本

画面中共有五人,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方有两人煮茶。画面中机智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的神态惟妙惟肖。画面左下方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他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还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

斗茶图卷

【唐】 阎立本 馆藏不详

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唐代民间斗茶的情景。画面中平民装束的人物似三人为一组,各自身旁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左边三人中,一人正在炉上煎茶,一卷袖人正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另一人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叶的优异。右边三人中,两人正在仔细品饮,一赤脚者腰间携带专门为盛装名茶的小茶盒,并手持茶罐作研茶状。这三人似乎都在注意听取对方的介绍,随时准备发表斗茶高论。整个画面人物性格、神情刻画逼真,形象生动。

饮茶图

作者不详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画中一侍女双手捧茶盘,一妇人伸手到盘中拿茶具,右边一贵妇面向她们而立,仪态端庄娴静,后随侍女双手捧一锦盒。其画风承唐代周昉特点,典雅浓丽,旧题南唐周文矩画,然观其时代气息,应为宋人所作。

撵茶图

【南宋】 刘松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左前方一仆人坐于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桌上有筛茶的茶箩、贮茶的茶盒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画面右侧有三人,一僧伏案执笔作书,传说此高僧就是“书圣”怀素,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画面充分展现了贵族官宦之家品茶的生动场面,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

茶道图

元墓壁画

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元代的饮茶习俗和饮茶场面。长桌上有内置长匙的大碗、白瓷黑托茶盏、绿釉小罐、双耳瓶,桌前侧跪一女子,左手持棍拨动炭火,右手扶着炭火上的执壶。桌后三人中右侧女子手托一茶盏,中间男子双手执壶正向旁侧女子手中的茶盏内注水,左侧女子一手端碗,一手持红色筷子搅拌。

陆羽烹茶图

【元】 赵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画以陆羽烹茶为题材,用水墨山水画勾勒出优雅恬静的品茶环境。远山近水,有一山岩平缓地突出水面,一轩宏敞,堂上一人,按膝而坐,旁侧有一童子正在拥炉烹茶。画上题诗:“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惠山茶会图

【明】 文征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描绘了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清明时节,文征明同书画好友蔡羽、汤珍、王守、王宠等游览无锡惠山饮茶赋诗的情景。半山碧松之阳有两人对话,一少年沿山路而下,茅亭中两人围井阑而坐,支茶灶于几旁,一童子在煮茶。画前引首处有蔡羽所书《惠山茶会序》,后纸有蔡羽、汤珍、王宠各书记游诗,诗画相应,抒性达意。

煮茶图

【明】 丁云鹏 无锡市博物馆藏

画面中卢仝坐榻上,榻边置一煮茶竹炉,炉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壶以及置于茶托上的茶碗等,旁边有一仆人正蹲地取水,榻旁有一老婢双手端果盘正走来,背景還点缀有盛开的白玉兰、假山石和花草。

山窗清供图

【清】 薛怀 馆藏不详

此画以线描绘出大小茶壶和盖碗,明暗表现十分恰当,画上自题五代诗人胡峤的诗句:“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另有当时的诗人、书法家朱显渚题的六言诗一首:“洛下备罗案上,松陵兼列径中,总待新泉治火,相从栩栩清风。”茶具入画,反映了清代人对茶具的重视。

复竹炉煮茶图

【清】董诰 馆藏不详

明代王绂曾作《竹炉煮茶图》遭毁后,董诰在乾隆庚子(1780年)仲春奉乾隆皇帝之命复绘一幅,因此称“复竹炉煮茶图”。画面有茅屋数间,屋前几上置有竹炉和水瓮,远处有山水。画右下有画家题诗:“都篮惊喜补成图,寒具重体设野夫。试茗芳辰欣拟昔,听松韵事可能无。常依榆夹教龙护,一任茶烟避鹤雏。美具漫云难恰并,缀容尘墨愧纷吾。” 画正中有“乾隆御览之宝”印。

(醉清风)

猜你喜欢

茶具饮茶故宫博物院
每周至少喝3次茶更长寿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冯可宾买茶具
成人每天饮多少茶叶最合适?
不灭的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