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三角地区几种耐荫耐旱乡土地被植物的园林应用

2019-04-27杨柳慧黄小凤冯欣欣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珠三角土地植物

李 瑜,杨柳慧,吴 宪,黄小凤,伍 勇,冯欣欣

(东莞植物园,广东 东莞 523086)

目前,珠三角地区城市绿化主要为乔-灌或乔-草的双层结构,由于乔木郁闭度升高,林下地被植物长势较差甚至死亡,导致土表斑秃裸露,土壤侵蚀加剧[1]。城市园林绿化中多使用外来种,乡土植物较少且种类单一[2],乡土地被植物应用更少[3],这不仅对生态安全带来隐患,也易使城市园林景观单调,无法突出岭南特色。

乡土地被植物是指一直生长在当地,能较好地适应本地气候,覆盖能力强,且高度控制在110 cm以下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草本、低矮丛生灌木或藤本[4]。其大面积种植可营造出景观的山野趣味。耐荫耐旱乡土地被是植物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能配置于郁闭度大的乔木下,覆盖裸露地表并涵养水源。珠三角地区森林覆盖率大,植物资源丰富,但对乡土植物的开发甚少,且多数研究集中于乡土植被的调查[5]。翁殊斐等[6—7]对珠三角地区的乡土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园林应用介绍,并筛选 60余种地被植物,但其中大部分为阳生或半阳生类群,部分类群(如蕨类)则要求较为阴湿的环境。

城市行道树(乔木)林下郁闭度高,能真正适应阴生、较干旱环境的地被种类仍然偏少。目前,乡土植被的苗木繁育相关研究较少,乡土地被的开发利用因缺少技术指导和苗木供应而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典型山地的野生地被进行实地调查,筛选出8种优良的乡土地被于东莞植物园进行试种、观测和评价,可为建设具岭南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点概况

调查地点设置 6个,均在珠三角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 21~23 ℃,年均降水量1500 mm,年均日照2000 h,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布均匀,终年无霜。六处样地分别为:(1)广州白云山摩星岭,位于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约 113°19′E,23°11′N),山体主要由石英岩、混合岩化岩 (石英片岩、云母片等 )构成,页岩和砂岩等极少[8]。(2)肇庆鼎湖山飞水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郊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 112°31′E,23°10′N),土壤类型主要为赤红壤、红壤、黄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等[9]。(3)深圳市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深圳市东部沿海地带(113°17′~114°18′E,22°23′~22°43′N),土壤主要由赤红壤、红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等组成[10]。(4)惠州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横跨广东省龙门、增城和从化 3 县市(113°40′~114°00′E,23°30′~23°45′N),境内群峰迭起,土壤主要为赤红壤、黄壤等[11]。(5)东莞银屏山谢岗公园,位于银瓶山森林公园内(114°10′~114°15′E,22°52′~22°56′N),土壤类型主要为黄红壤,群落结构完整,植物丰富。(6)东莞水濂山森林公园(约113°02′E,22°45′N),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最高海拔 378.8 m。

1.2 方法

2015年至2017年,课题组先后在珠三角白云山、鼎湖山等6处有代表性的地段或某些特殊区域选取样方。样方选取遵循如下原则:(1)样方广布于珠三角多个城市;(2)样方选取地点植被丰富,群落类型多样;(3)样方选取地的海拔相对较低,利于在城市的应用与推广;(4)选取的样方人为干扰较少。每处分别选取2个3 m×4 m样地,共12个样地,分别进行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样地调查的项目包括植物的种名、高度、生境、长势、观赏性、生活习性、株数或盖度等[11]。

1.3 筛选评价方法

对采集的野生地被植物的应用价值进行指标量化评价,包括园林观赏性、出现频率、抗逆性、开发利用现状、繁殖能力、生活型、耐修剪能力、覆盖能力、更新能力、耐荫耐旱能力共10个指标。采用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线性加权综合法进行评价。采用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集值迭代法,对综合指标分类并赋值[12—13]。

1.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权重确定 邀请5位相关专业人士,分别在上述10个指标中选取他们认为最重要的S个指标,做成指标子集[14]。本研究中,第一步选择S=3项,第二步选择S=2×3项。为了便于记录,对其进行编号如下:①园林观赏性;②出现频率;③抗逆性;④开发利用现状;⑤繁殖能力;⑥生活型;⑦耐修剪能力;⑧覆盖能力;⑨更新能力;⑩耐荫耐旱能力。指标子集如下。

计算函数:

其中,若 xj∈xi,k,则 Uik( xj) = 1;若 xj∉ xi,k,则 Uik( xj) = 0;(i =1,2;k = 1,2,……,5),式中xj为第j指标选中的次数,k代表专业人士的数量,i是选择指标的步数,Uik(xj)是第k位专家选出的指标子集中j指标出现与否。xik表示第k位专家第i步选择的指标子集[6]。将g(xj)归一化后,即得与指标xj相对应的权重系数(表 1)。

表1 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分类及赋值标准Table 1 The weight of index, taxonomy and assignment standard of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

1.3.2 综合评价 采用多属性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线性加权综合法。线性加权综合法是应用线性模型来进行综合评价的,各指标间相互独立,又可使各评价指标间得以线性的补偿,权重系数的作用比其他“合成”法中更明显,突出了指标之间权重较大者的作用[15]。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为被评价对象的综合值,wj为评价指标xj相对应的权重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乡土地被资源调查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及地被植物选择标准,初步统计的野生地被植物70种,隶属于48科58属。根据植物的生活型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灌木类(含木质藤本)22种;多年生草本类(含草质藤本)32种;一二年生草本类16种。从总体上看,草本类是珠三角地区野生地被植物的主体。根据地被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可分为四大类型:①常绿地被,终年覆盖地表,无明显的枯黄期,四季常青,如假蒟Piper sarmentosum、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山麦冬Liriope spicata等;②观花地被植物,以观花为主,花色艳丽或花期较长,如竹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野牡丹 Melastoma malabathricum、石上莲Oreocharis benthamii var. reticulata、球兰Hoya carnosa、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裂叶秋海棠Begonia palmata等;③观果地被,以观果为主,果形奇特,色彩艳丽,如蛇莓Duchesnea indica、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朱砂根Ardisia crenata等;④观叶地被,以观叶为主,叶形秀美,如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石韦Pyrrosia lingua等。此外,有的野生地被植物兼具多个部位具有观赏价值,如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等既能观花又能观果;或既能观花又能观叶,如矮紫金牛Ardisia humilis、球兰等。

2.2 乡土地被综合评价

乡土地被植物综合价值得分见表2。其中,价值高(综合分值>2.5)的有3种,东方紫金牛Ardisia squamulosa、假鹰爪、紫金牛;价值较高(2.0<综合分值≤2.5)的有8种,如马蓝、矮紫金牛、虎耳草、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山蒟Piper hancei、假蒟、九节Psychotria rubra、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价值一般的(1.5<综合分值≤2.0)有28种,如绣球茜草Dunnia sinensis、芒Miscanthus sinensis、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蜈蚣草Pteris vittata、翠云草、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山菅Dianella ensifolia等;价值较低(综合分值≤1.5)的有31种,如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短叶黍Panicum brevifolium等。

综合分值高的植物在珠三角地区都属于观赏价值高、繁殖容易、适应能力强的乡土地被植物,值得重点推荐。对于综合分值较高的乡土地被植物,如观赏性好、资源较丰富、适应能力较好,但耐荫能力一般的部分植物,如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野牡丹等可用于疏林或林缘处做花镜背景材料。从单项指标来看,一些植物根系较发达,适应能力强,但其观赏价值低,如活血丹 Glechoma longituba、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等;或者分布范围有限,如白及Bletilla striata等;或者较难繁殖,如绣球茜草Dunnia sinensis等,其综合分值较低,难以在园林上应用。

表2 珠三角地区乡土地被植物的综合价值评价Table 2 The evaluation of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 in Pearl River delta

(续表2)

2.3 重点推荐的耐荫耐旱乡土地被植物

以初步调查的70种乡土地被植物为基础,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数学模型对其做综合评价,重点推荐综合价值高的8种耐荫耐旱乡土地被植物在东莞植物园进行试点,将其种植于地表斑秃的乔木下,2~4个月可取得良好的覆盖作用。

2.3.1 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小灌木,高约30 cm,具匍匐根茎;花期5~6月,果期11~12月。产陕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习见于海拔约1200 m以下的山间林下地带。强耐荫耐旱。种子播种、分株繁殖均可。可片植、丛植于庭前、角隅等处,亦可用作林下地被(图1: A)。

2.3.2 东方紫金牛Ardisia squamulosa 灌木,高0.5~2 m,果红色至紫黑色。产台湾台东-火烧岛,台北有栽培。强耐荫耐旱。种子播种,春秋季均可育苗。绿叶配红果,观赏价值较高,可以作为绿篱和优良林下地被(图1: B)。

2.3.3 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 草本,高1 m,茎直立或基部外倾;花无梗,穗状花序直立,淡紫色,花期11月。产华南、西南及华东等地,常见于海拔1000 m以下山地、林缘地带。半阴生耐旱植物。扦插繁育或种子繁育均可。观花、观叶均相宜,可在树下、溪边、山坡、岩石旁、草坪中栽植(图1: C)。

2.3.4 山蒟Piper hancei 多年生常绿攀援藤本,可长至10 m左右;叶纸质,卵状披针形、心形或椭圆形;穗状花序,与叶对生,花期3~8月;浆果球形,黄色。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广西、贵州南部及云南东南部,生于山地溪涧边、密林或疏林中,攀援于树上或石上。强耐荫耐旱植物。扦插繁殖。可植于乔木行道树基部,沿乔木攀爬,或用于立柱及高架桥墩绿化(图1: D)。

2.3.5 假蒟Piper sarmentosum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逐节生根,小枝近直立,叶阔卵形或近圆形,穗状花序,与叶对生。产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西藏(墨脱)。生于山谷林下或村旁湿地上。强耐荫半耐旱植物。可采用播种、分株、压蔓和扦插繁殖,因其易生根而多采用扦插繁殖。因短期即可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常用于郁闭度大的林下,立交、高架桥下(图1: E)。

2.3.6 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4~15 cm,茎匍匐紫红色;叶片近心形,肾形至扁圆形,有斑点;圆锥花序,花紫斑或黄斑,花期5~8月,果期7~11月。广布于西南、华北、华东、华南多个省区。半耐荫半耐旱植物。分株繁殖、组培快繁。优良的观叶植物,宜配植于郁闭度大的林下、岩石缝隙间(图1: F)。

2.3.7 假鹰爪 Desmos chinensis 直立或攀援灌木,上枝蔓延,叶长圆形或椭圆形,少数阔卵形,花黄白色,果链珠状。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荒野及山谷等地。半耐荫强耐旱植物。播种繁殖,随采随播,或冬采沙藏至翌年春播。优良观花观果植物,幼苗时为直立灌木,成年后为攀援灌木,可作棚架绿化,也可用作人工植物群落复层结构的下木和层间植物(图 1: G)。

2.3.8 矮紫金牛 Ardisia humilis 常绿灌木,枝叶聚集于顶部,树冠伞状;花具总梗,由多数伞房花序组成圆锥花序,花冠粉红色;果球形,暗红色。花期1~3月,果期8~11月。产广东徐闻、海南岛等地,常见于海拔40~1100 m的山间疏密林下。强耐荫耐旱植物。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热带森林的林下灌木层重要树种,也可作室内盆栽供观赏(图1: H)。

图1 珠三角地区重点推荐的8种乡土地被植物园林应用Fig. 1 Landscape application of eight species of important native groundcover plants in Pearl River delta

3 讨论

3.1 加强资源开发,重视乡土地被的实际应用

乡土地被植物是植物群落的基础,具有丰富园林景观,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等多种优势。珠三角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其推广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仍处于野生状态,缺少引种驯化和应用研究,未将其转化为实际效益,问题并未得到解决[16]。因此,在开展珠三角地区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筛选优良地被进行适应性、抗性、引种驯化和繁殖等研究,挖掘乡土地被植物的园林应用等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对珠三角地区70种野生地被植物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推荐8种乡土耐荫耐旱地被在东莞植物园中进行配置应用实践,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较好地发挥了乡土地被植物在植物园中的示范作用,利于乡土地被在珠三角城市园林中的推广和应用。

3.2 因地制宜,提倡乡土地被植物应用的多样性

珠三角地区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应充分了解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如耐阴性强的马蓝、紫金牛、火炭母等可应用于林下,解决树下地面覆盖问题,提高生态效益;耐阴性中等和耐阴性较弱的毛菍、竹叶兰等可配置于疏林和林缘地带,意在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层植物群落。同时在园林设计中注重乡土地被植物的多样化配置,如群植、复合种植,或者配置于坡地、山石、拐角等地,点线面结合,丰富园林景观的运用形式。

3.3 加强繁育技术研究,培育富有地域特色的彩叶品种

应筛选观赏性强及应用价值高的优良地被进行驯化、繁殖及应用研究,建立繁育基地,推广优良地被植物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和生产经验,确保园林应用。此外,应利用具备优良性状的野生地被植物资源,通过杂交、辐射育种等手段进一步培育更具园林观赏价值的彩叶品种,如银边山菅兰 Ophiopogon intermedius ‘Argenteo-marginatus’、金叶过路黄 Lisimachia christinae ‘Aurea’等,加大这类乡土植物的开发力度,对于降低园林建设成本,丰富园林景观,体现地域特色都有较大意义。

猜你喜欢

珠三角土地植物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我爱这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哦,不怕,不怕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