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语言以及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04-27赵昕
赵 昕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200)
脑梗死患者因脑部神经功能存在有不同程度损伤,将导致其预后语言以及肢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丧失。在临床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脑梗死治疗有效率虽绝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实现了对病死率的有效控制。但为保障该部分患者综合治疗效果,依旧需要对预后语言、肢体功能恢复加以重视。我院从护理干预的层面出发,对该部分患者语言以及肢体功能进行恢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100例患者,组中50例,恢复中以常规方式护理,即对照组,余下50例则给与有效护理干预,即观察组。从患者构成分析,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58~78岁,均值为(64.03±1.77)。而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在59~79岁,均值为(65.18±1.88)。以上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各方面护理操作均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对患者恢复过程中饮食、用药等层面进行指导。而观察组则需要给与早期干预:①展开心理疏导。因脑梗死发生较为突然,且在病症作用下,患者易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进而促使患者存在有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在护理过程中,更需要做好该部分患者心理疏导工作。逐步引导患者以正确心态面对病症,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与患者言语上鼓励[1]。②早期体位干预。在恢复早期,需指导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并在患者躯干两侧分别放置枕头,帮助患者稳定身体。同时,需指导患者将患侧上肢进行充分伸展。后期改为仰卧位时,则需要指导患者将上臂伸展,且使腕关节处于背曲,并在患者手掌放置200 g左右重物,指导患者将手指伸直,实现对运动肌异常痉挛症状预防的效果。③肢体康复锻炼。在患者各方面生命指标均基本稳定后,则可以展开肢体功能锻炼。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患者从大关节到小关节,逐步进行锻炼,锻炼以主动运动以及被动运动为主,对关节以及四肢等进行弯曲、伸展活动。且运动幅度有小逐步增加,每日锻炼4次左右,单次持续时间为半小时。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四肢肌肉进行按摩,达到加快肌力恢复速度的效果。在患者能自主进行运动后,则需要指导患者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陪同的情况下,进行下地行走并完成日常简单生理活动[2]。④语言康复锻炼。在帮助患者语言功能进行恢复中,需指导患者从发音开始练习,从单音节开始,结合患者实际恢复情况逐步过度到字、词、句,且需要在锻炼过程中给与患者适当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的信心。同时,需指导患者在未治疗时间段内自主进行读数、听音乐等,同样可达到对语言功能进行改善的效果。此外,需指导患者家属、朋友等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患者积极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促使其语言功能得到恢复[3]。
1.3 观察指标:研究中需借助FMA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与两组有关各数据都以SPSS19.0进行处理,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研究中护理满意度为82.00%(41/50),观察组为96.00%(48/50),对比可知,观察组存在明显优势,P=0.003,χ2=8.117。结合对两组语言、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对比,观察组同样具备优势,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s)
组别 例数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0 49.25±1.88 82.17±1.99 36.73±2.31 68.37±1.42对照组 50 50.17±2.13 62.24±2.43 38.22±1.71 55.21±2.31 t - 1.834 15.834 1.034 9.457 P - 0.824 0.001 0.258 0.001
3 讨 论
在脑梗死影响下,患者多伴随存在有中枢性偏瘫症状,即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有不同程度破坏,大脑无法对低级中枢神经进行合理控制,促使正常运动传导出现异常,导致患者出现语言功能丧失、肢体功能丧失等情况,促使患者预后生活水平持续下滑[4]。
为充分保障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需要注重对患者预后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改善,促使其功能损伤得到恢复,间接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效果。于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早期护理干预于该部分患者恢复中进行运用,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语言功能恢复锻炼以及肢体功能锻炼,帮助患者肢体功能逐步进行恢复,同时恢复正常语言能力。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有效护理干预的作用下,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存在有明显优势,充分证实该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总之,基于早期护理干预在帮助脑梗死患者恢复中的多方面优势,可将该护理模式在临床进行推行,帮助患者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