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响研究
2019-04-27陈晓晶
陈晓晶
(大连市结核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会侵犯多个脏器,并以肺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主要传染源为排菌者。当机体出现结核菌感染后,会不定时发病,随着病情的进展,细胞介导增高、抵抗力下降即会引发此病症,以盗汗、消瘦、乏力、低热为主要临床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困扰[1]。在肺结核临床治疗中,需要患者长期服药,但因不同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而常规护理用于初结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并不能满足治疗需求,故寻找一项有效的护理服务措施,对提高预后具有积极作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其病情为基础,给予心理、生理上的优质护理,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本次取56例本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内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评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表1 不良心理状态、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比较(±s;n=28)
表1 不良心理状态、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比较(±s;n=28)
组别 SAS(分) SDS(分) 发病机制(分) 用药方法(分) 健康饮食(分) 生活习惯(分)实验组 3.1±0.4 3.0±0.5 9.1±0.4 9.2±0.5 9.0±0.5 9.2±0.4对照组 4.6±0.5 5.1±0.7 8.0±0.6 8.3±0.4 7.9±0.4 8.1±0.3 t 12.396 12.918 8.072 7.438 9.090 11.64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本资料: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为病例选择时段,取时段内本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17.6~75.9岁,平均年龄(46.4±10.1)岁,其中8例痰菌涂片阴性、20例痰菌涂片阳性;优质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8.2~76.4岁,平均年龄(47.1±10.8)岁,其中10例痰菌涂片阴性、18例痰菌涂片阳性。对优质组、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我院伦理会已批准本次研究。参与研究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病情已确诊。且参与者均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患者到院后,以其临床体征为依据,实施相应检查,明确病情,均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基于此,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患者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优质组中。
对照组:应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指导、用药指导、注意事项指导、生活质量。
优质组:健康教育:应给予患者进行实施一对一健康指导,普及发病机制、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定时组织小组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用通俗的语言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强化个人卫生指导,帮助患者培养合理的行为习惯。心理疏导: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时间接受治疗,在此过程中,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故在护理中,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主动面带微笑与其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多关心、体贴患者;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指导其一些护理措施;鼓励患者将心理感受倾诉出来,引导其正确认识疾病,缓解不良心态,提高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饮食及用药指导:依据患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在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中向患者与家属讲解科学饮食的得要性,并免费发放疾病的防治手册,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肺结核有明显的病理特征,身体不适会使患者出现消极态度,从而降低用药依从性;故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医嘱给药,监督患者用药,并对病情进行监测,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向家属讲解用药相关知识,普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滥用药物的危害,提高用药依从性。出院指导:以患者病情为其制作个体化康复档案,如肝肾功能、隔离消毒、复查等,以档案进行预后随访,督促复诊,纠正用药方法,解答患者与家属疑问,指导康复措施。
1.3 分析指标: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不良心理状态、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不良心理状态包括焦虑与抑郁,即分别用SAS、SDS表进行评价,反向评分,分数越高不良心理状态越差[3]。
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用本院自制表评价,含发病机制、用药方法、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等4个维度,每项0~10分,分数越高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越高。护理满意度用本院自制表评价,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总分>90分)、满意(总分在70~90分)、不满意(总分<70分),非常满意与满意比例之和即为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SPSS200软件统计本文数据,t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心理状态、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比较: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优质组低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了解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20例非常满意、7例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96.4%(27/28);对照组:15例非常满意、6例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75%(21/28),组间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5.250,P<0.05。
3 讨 论
肺结核是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俗称肺痨,发病率每年呈上升趋势,且病死率较高。在肺结核病治疗中,需要患者长期服药,但治疗效果易受患者本身、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治疗与预后效果,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在现代护理理念中发展出来的,其相较于传统护理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针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初治肺结核患者中,通过多种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及自我健康知识水平;经予心理疏导,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积极性;给予用药及饮食指导,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给予出院指导,提高预后效果。结合以上护理措施,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初治肺结核患者中,不仅可以缓解不良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