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

2019-04-27魏丽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魏丽冰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而常见的疾病,目前医疗技术较为成熟,病死率正在逐渐下降,但患者经过救治,仍然可能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1]。目前的研究中,早期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是有利的,将早期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2],收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均进行MRI、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在50~80岁,平均年龄(63.8±7.4)岁;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冠心病患者5例,高血压患者16例;对照组70例,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在50~77岁,平均年龄(63.1±7.1)岁;合并糖尿病患者4例,冠心病患者6例,高血压患者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保证患者舒适,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康复护理方法、并发症预防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临床护理,因为发病急,患者基本没有心理准备,突然造成语言、肢体功能障碍,在日常生活上有很多的不方便,从而导致患者心理出现抑郁、暴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为患者的疑惑给予解答。协助患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先从被动运动开始,当患者逐渐可以完成被动屈伸、外伸、内收、旋转等动作后,进行主动运动,需完成翻身、坐位、站立、行走,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同时每天指导患者进行噘嘴、伸舌、鼓腮、弹舌等口腔锻炼,能完成后进行单音节发音,再逐渐进行词语、短句、长句锻炼。当患者完成主动运动后,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包括饮水、吃饭、穿衣、洗脸、刷牙、脱衣等,但必须有人陪护,才能进行以上锻炼,要注意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1.3 观察指标:采取神经功能缺损量表(E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神经功能越好[3];采取运动功能量表(FMA)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两种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越好[4]。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18±4.32)分、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20±2.40)分;对照组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22±4.18)分、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23±2.31)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运动功能评分 t P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t P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70) 24.74±4.14 43.58±7.03 9.930 18.84 12.59±2.42 34.13±7.13 11.353 21.54对照组(n=70) 24.70±4.11 36.63±4.24 6.288 11.93 12.44±2.36 22.49±7.61 5.297 10.05 t 0.021 3.663 - - 0.079 6.135 - -P 0.04 6.95 - - 0.15 11.64 - -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虽然目前治疗技术在不断进展,但患者治疗后仍然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急性脑梗死除了适宜的治疗外,还需要探讨康复问题[5]。目前的研究均倾向于在脑梗死治疗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此阶段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是可逆的,此时是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但常规护理中虽然包含康复护理内容,但缺乏专业性,也无法全面的针对患者需求进行护理,需要改进。

本研究中采取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脑梗死较为先进的护理方法,早期康复护理同时注重身心,急性脑梗死发生突然,患者心理会发生剧烈变化,而经过治疗后,仍然需要在康复护理时加入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训练热情,主动的参与训练,了解与康复训练相关的知识,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并且康复训练在专业的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全方位的给予早期训练,对每一名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对患者十分有利。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了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有利。而对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发现中,我们发现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证明了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是一种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