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

2019-04-27郭玉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短暂性高血压病脑缺血

郭玉红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本次主要阐述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入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本文数据分析验证对象选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入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其中男性57岁,女性43例,中位年龄(67.32±3.54)岁。

1.2 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年龄最新分段方式实施区分,即为20~44岁,45~59岁,超过60岁等三组,选择电话询问和查看病理等方式收集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基础数据。

护理对策:①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指导患者按照医嘱用药,并且在恢复到正常血压水平之后也需要持续就医治疗,维持医嘱服药计量,确保活动稳定的血压。针对症状不明显患者,更需要让其知晓按时用药的意义,明确不遵医嘱的危害。告知患者持续遵守医嘱用药,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也可有效改善脑动脉血管情况,防止进一步加重血管器质性病变。②加强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程度。选择健康教方式促使患者能够了解定期进行各项指标监测的重要性,让老年患者适当运动,维持相对乐观的情绪,不可过忧以及过喜,同时让其劳逸结合与注意休息,构建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③合理饮食。医护人员告知患者需要食用低胆固醇、低盐、含钾丰富的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控制食盐量每日低于6 g。④高血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全面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定期对人群开展高血压疾病普查工作,确保患者可以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做好具有脑卒中病史者的相关教育工作。

1.3 观察指标:分析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发作危险因素以及单因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输入至SPSS19.0软件中处理,用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单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单因素,P<0.05,数据之间展现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发作危险因素:数据计算显示,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20~44岁人员有6例,占据比例为6.00%;45~58岁人员有20例,占比20.00%;超过60岁人员有74例,占比74.00%。男性患者有57例,占比57.00%;女性患者有43例,占比43.00%。高血压疾病有56例,占比56.00%。吸烟患者有42例,占比42.00%。冠心病患者有15例,占比15.00%。脑卒中病患者有24例,占比24.00%。糖尿病患者有15例,占比15.00%;高血脂患者有21例,占比21.00%。感冒受凉患者有6例,占比6.00%。劳累患者有8例,占比8.00%。饮酒患者有3例,占比3.00%;情绪激动患者有4例,占比4.00%。

2.2 分析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单因素情况:Logistic回归研究分析表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和情绪激动、糖尿病、吸烟、劳累、高血脂、感冒受凉、饮酒、冠心病之间不存在关系,P>0.05;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脑卒中病、性别等存在一定关系,P<0.05。见表1。

表1 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单因素情况分析

3 讨 论

本次研究表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脑卒中病等具有较大联系,P<0.05。高血压属于诱发脑卒中的公认、首要且独立的一种危险因素,卒中和血压之间显示为正相关关系。不论是舒张压和收缩压发生升高现象,都可能将脑梗死危险性增加。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能促使小动脉中层发生损害,扩张管腔,促使动脉内膜发生纤维化,小动脉玻璃出现坏死以及样变,进而诱发脑梗死[1-2]。脑卒中属于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要危险因素,持续10~20 min的短暂性脑缺血容易发生明显的脑组织缺血耐受现象,可将脑腔隙性梗死预后改变,是临床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先兆[3]。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分泌系统与各项身体功能都发生改变,进而促使纤维组织、内膜以及动脉壁出现生理病理改变,进而容易诱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综合以上结论,临床上需要强化患者遵医行为,确保其饮食结构合理,提升疾病认知度,避免发生并发症。

猜你喜欢

短暂性高血压病脑缺血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解放还是奴役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