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19-04-27高崇莹
高崇莹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肺部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包括持久干咳症状、有痰(可伴有血丝)、高热症状、呼吸急促症状、单边胸痛症状等[1-2]。由于革兰阳性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因此,选择何种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更高,靶向抑菌效果更好,是目前临床研究者的重要关注问题[3]。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特选择100例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万古霉素药物治疗、利奈唑胺药物治疗,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两组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从而有助于分析上述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工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性别:男32例,女18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为(40.50±10.50)岁;病程时间:3~10 d,平均病程时间为(5.50±0.50)d;APACHEⅡ评分为(26.75±6.40)分;原发性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9例,多发性创伤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8例,内分泌疾病7例,烧伤2例,其他1例。研究组:性别:男34例,女16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为(40.33±10.70)岁;病程时间:3~10 d,平均病程时间为(5.40±0.65)d;APACHEⅡ评分为(26.70±6.45)分;原发性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8例,多发性创伤疾病14例(占28.00%,14/50),消化系
统疾病7例,内分泌疾病8例,烧伤2例,其他1例。两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差异性,组间存有可比性,P>0.05。两组均对此次研究工作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完成本次研究工作。且本次研究纳入患者均已排除临床资料不齐全者、合并重要脏器疾病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者。
1.2 方法:两组肺部感染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肺部感染患者给予万古霉素药物(生产厂家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 H20033366)治疗,研究组肺部感染患者给予利奈唑胺药物(生产厂家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63338)治疗。①常规治疗方法。常规治疗包括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常规化痰治疗、常规止咳治疗等。②万古霉素药物治疗方法,用法用量为:1日2次,每次1 g,给予静脉滴注。1个疗程5 d,共3个疗程。③利奈唑胺药物治疗治疗方法,用法用量为:1日2次,每次0.6 g,给予静脉滴注。1个疗程5 d,共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的实验室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其中,实验室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药物过敏、牙龈出血、肾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
1.4 疗效评价:本次研究工作中,结合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并参考《抗菌药物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疗效评价,可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度。其中,显效为:若患者经治疗后,其咳嗽症状、咳痰症状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而且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病理学相关检查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水平。有效为:若患者经治疗后,其咳嗽症状、咳痰症状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而且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病理学相关检查指标均已接近正常水平。无效为:若患者经治疗后,其咳嗽症状、咳痰症状等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而且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病理学相关检查指标均未恢复正常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分别以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χ2=7.8622,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比较:研究组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分别为(45.75±13.90)mg/L、(5.35±2.16)mg/dL、(93.50±2.55)%、(15.45±4.75)×103/L,研究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分别为(2.70±0.75)mg/L、(0.78±0.46)mg/dL、(52.66±4.30)%、(8.20±1.65)×103/L;研究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t=17.77,11.89,46.93,8.29,P<0.05)。
对照组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分别为(45.70±13.95)mg/L、(5.31±2.20)mg/dL、(93.45±2.60)%、(15.40±4.80)×103/L,对照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分别为(6.15±1.30)mg/L、(3.15±0.88)mg/dL、(62.40±4.70)%、(12.25±1.36)×103/L;对照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t=16.22、5.24、33.21、3.63,P<0.05)。
两组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t=0.02、0.08、0.08,0.43,P>0.05);
研究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指标、降钙素原指标、中性粒细胞比值指标、白细胞计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13.21、13.71、8.78,10.88,P<0.05)。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牙龈出血1例,肾功能损伤1例,无发生药物过敏,无发生血小板减少,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发生牙龈出血3例,肾功能损伤2例,药物过敏2例,血小板减少1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8/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χ2值=4.00,P<0.05)。
3 讨 论
肺部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且具有一定传染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均造成较严重影响。肺部感染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其受到自身疾病影响,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因药物影响,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更影响临床治疗效果[4-5]。
目前临床对肺部感染患者以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为主,如万古霉素药物、利奈唑胺药物等。其中,给予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万古霉素药物静脉给药后,该药物可以经人体循环系统而作用于机体肺脏,并促使细菌细胞壁上肽聚糖合成受有效破坏,从而实现有效抑菌、杀菌效果。但是,虽然万古霉素药物可以取得一定抗菌效果,但患者长期服用的治疗效果则一般,而且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而且,随着该药物被越来越广泛应用,其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性逐渐减弱,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6]。
利奈唑胺药物为唑烷酮类抗生素类型,属于新型人工合成抗生素,在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可以起到较好抑制功效,还可以有效抑制肽键形成时肽链移位,以实现抑菌效果、灭菌效果。利奈唑胺药物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抗菌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抑菌作用,以有助于治疗革兰阳性菌(如耐药菌所致肺部感染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利奈唑胺药物对于肺部感染疾病具有较良好治疗效果,该药物的体液穿透性以及组织穿透性均较强,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感染部位有足够药物达到,特别是肺部组织,该药物的肺上皮细胞衬液穿透率可达100.00%,且治疗安全性高,可以明显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6]。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比值以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为(2.70±0.75)mg/L,降钙素原为(0.78±0.46)mg/dL,中性粒细胞比值为(52.66±4.30)%,白细胞计数为(8.20±1.65)×103/L,研究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研究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临床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利奈唑胺药物与万古霉素药物治疗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例,经治疗可知,利奈唑胺药物的临床治愈率(62.20%)、患者生存率(84.10%)以及细菌根除率(60.50%)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药物(21.20%、61.70%,22.90%;)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表明,给予肺部感染患者运用常规治疗联合应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炎症指标,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促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治疗安全性高[6]。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肺部感染疾病特点,在给予常规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疾病症状,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更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