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019-04-26齐小燕
齐小燕
【摘要】文章阐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探索;实践
一、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学生由于家庭或成长环境的不同,在计算机方面受到的教育也不同,对计算机的了解及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学生对电脑游戏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而一旦开展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便像泄了气的气球,提不起劲来。在这两方面极大反差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课程若是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势必会造成好的学生不屑听、差的学生听不懂的局面。因此,改革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这一层面上,只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很少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使得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实用价值。所以,学生在学了信息技术知识以后很快就把所学知识忘掉了,甚至有些学生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考试的。大家都知道,死记硬背对于学习一门技术性的学科,尤其是工具性的学科是大忌,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应用,才能领会技术的要领,才会做到灵活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被分为不同的模块,如小学阶段的“操作系统简单操作”“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等,将不同的信息技术知识点划分为不同的章节,然后教师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讲解。这样使得信息技术课程被人为地分割,各部分知识联系少,学生在简单的环境下可以运用知识,但在复杂、综合的信息环境下就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只能“纸上谈兵”。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学习,主动获取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意识。同时,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并且在完成研究性课题过程中,必然会使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使其从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合作的手段。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当前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的问题,不知道学了这门学科的知识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联结学习方式的整合,通过改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应用的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把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解决自己身边的事,彻底改变了原先信息技术课只学不用的状况。
(三)提高研究性學习活动课程的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将问题的研究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习和技术应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带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任务与问题去学习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兴趣。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孩子来说,如果直接跟他们说“Word”“PowerPoint”,学生肯定很难接受;但如果将其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中,直接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操作文档的编辑方法,那么学生操作就会越来越熟练。
(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从问题的提出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凸显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和咨询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实施
下面以笔者在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演示文稿的综合运用”一课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小学生早餐现状调查”为例,谈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实施。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的,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例如,“小学生早餐现状调查”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是从一段录像开始,录像中呈现的是每天早晨学校周围的小吃店、早点摊上挤满了吃早餐的学生,由此引出研究的课题:现在小学生的早餐是否达到营养标准?
(二)明确目标,分工合作
明确目标,就是使学生明确自己将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主题范围内、什么样的框架下进行学习研究。对学生进行小组分工,要注意小组内部对好中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搭配。明确目标后,应着手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对问题进行一定的解释说明,也可将一些大型主题分解成几个小的主题进行专项研究。例如,“小学生早餐现状调查”一课中围绕小学生的早餐问题进行研究,将这一问题细化为几个小问题:(1)小学生的早餐现状调查表:每天吃早餐的人数?在哪吃早餐?吃什么早餐?是否达到营养标准?(2)在外吃早餐有哪些害处?(3)不吃早餐行吗?为什么?(4)如何改正不良的吃早餐习惯?(4)怎样搭配营养早餐?
(三)研究探索,完成作品
第一步,获取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网络浏览、搜索获取相关的信息。遇到困难阻滞时,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协作探讨、经验交流,结合教师的辅导,完成对问题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小学生早餐现状调查”一课中,运用到了五年级所学的“上网搜索”这一知识,许多学生能够熟练地通过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找到早餐问题的相关信息,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步,筛选信息。在获取信息后,要培养学生尝试使用合适的方法对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处理,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认识。例如,在“小学生早餐现状调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对查寻的早餐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有用的信息,保留合适的网站,然后再交流感兴趣的内容,相互进行学习探讨。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使用浏览、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步,完成作品。每个学生根据得到的不同信息形成初步的学习体会或研究成果,并用文字、图片制作成幻灯片表达出来。例如,在“小学生早餐现状调查”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形成作品:(1)小学生的早餐现状调查表。(2)在外吃早餐有哪些害处?(3)不吃早餐行吗?为什么?(4)如何改正不良的吃早餐习惯?(4)怎样搭配营养早餐?(5)将自己在这个活动中的体会收获展示出来。在作品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搜集到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将问题表达清楚,作品要求图文结合,简洁清晰。
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此时的观点可能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偏颇,但学生将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课中最重要的内容。
(四)成果发布,交流展示
通过分组讨论、班级交流、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展示等形式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此阶段,教师身为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对同学的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组织学生在讨论中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并完善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我把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发到学校主页中的“学生天地”栏目中,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在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总结评价,鼓励创新
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尽量给予鼓励、表扬,对成果的评价关键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内容并不重要,关键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最终目的是形成一种以学生為主体,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教学观念,真正形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孙莹,李宝敏,王吉庆.对信息技术与研究型课程整合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02(07).
[2]张久娟.如何把握主题式探究活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