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研究
2019-04-26吴开钻
吴开钻
德育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教学不仅是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任务。但在学生和家长过于追求成绩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往往只关注如何提升学生中考体育成绩,忽略了体育的德育功能。如何在体育中渗透德育,值得我们深思。
1.在言行中渗透德育。目前,初中阶段体育学科也纳入统一的升学考试。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作为体育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学生,首先自身的道德素养也要提高,才能发挥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应该做到举止文明、言谈大方,要以雅儒的评语、积极的教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与感染学生。体育教师要以自己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品德做出表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通过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地选择体育教材内容,按照教材的特点科学地渗透有效的德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理解体育教材内容,找出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由发挥的平台,体现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三大学习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集体主义精神,教材可选用团体赛,例如田径的接力跑、拔河、足球、毽球、排球、篮球和乒乓球团体项目等,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积极锻炼自身体魄,提高体育竞技,教材内容可选择单项项目,如田径的跑、跳、投,球类的单人练习等。体育教师还可利用高强度、高密度的中长跑、游泳、跳绳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高难度的举重、体操和跳高项目来锻炼初中生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品质。
3.在教学组织中渗透德育。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要有针对性加强教学组织,从而提高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效。组织方法越严密得当,学生就会从中受到越深刻的教育。例如,通过学习队列队操和站军姿,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性和遵守秩序的习惯;通过体育器材的借出、回收和整理,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此外,也可利用电影《摔跤吧!爸爸》,奥运明星(如孙杨、刘翔等),国家乒乓球队、举重队、女子排球队的战绩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养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还有在教学比赛中,制定比赛规则,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让学生形成守规、守法的良好习惯。
4.在教学常规中渗透德育。在集合整队时,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若出现纪律懒散、集合速度慢、队伍不整齐等情况,教师务必批评教育并反复进行强化训练,直到达到集合要求为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作风,特别是守时的时间观念。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学会因材施教或分层进行教学,积极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善于与学生沟通;在高密度、高强度的练习下,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关注后进生,给予充分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善于把握时机实施德育,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体育课堂中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体育项目测试的成绩,务必与行为表现(平时成绩或德育考核)相结合,建议从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和德育六大方面进行评价。德育评价内容含组织纪律、團结合作、文明礼让、顽强拼博、公平竞争、遵守纪律和互相帮助等,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等级可分为优秀、优良、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在此基础上,制定学生课堂评价记录表,体育教师在每次课上进行记录,作为本学期或本学年的教学评价的依据。有效的教学评价可分为学生个人评价(自评)、学生小组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要从客观实践出发,否则达不到有效评价的效果。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各种契机,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
责任编辑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