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长素养,助力学生习惯养成
2019-04-26刘镜荣
刘镜荣
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它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基础,重点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通过家长学校辅导,让家长懂得:好习惯要从第一次抓起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利用家长学校的开办,通过用真实的事例,对家长进行辅导,让家长正确理解:要使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并做出正确的反应,帮助孩子明辨是非。例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这样不好,而是觉得好玩。这时候,孩子会观察父母或其他大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如果父母或成人的态度是冷淡的、严肃的,孩子就会明白:“爸爸、妈妈或者叔叔、阿姨不喜欢我的这种行为。”由此,他会下意识减少这种行为。相反,如果这时有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赞扬、夸奖,哪怕是开心一笑等反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受到人们喜欢、肯定,由此,他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养成不良的习惯。通过事例分析,我们可以问问家长朋友,假如骂人的是您的孩子,您将如何做出反应,诚然,答案一目了然。
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记得小刘第一天上学,他妈妈去接送他回到家,就想问问小孩有没有作业,她知道老师布置的第一天作业是回家要练习一下上课的坐姿。回家后,小刘跑到客厅玩玩具,他问小刘有没有作业,小刘漫不经心地说没有。问了两遍,小刘都说没有,他妈妈让爷爷奶奶回避,决定单独教育他,拿出一个凳子,让小刘坐20分钟不要动。站在客厅门口的爷爷奶奶进来了几次,劝她不要这么严格。但小刘妈妈认为这是教育的最好契机,必须抓住。20分钟坐好后,她问小刘:“老师有没有布置作业?”小刘说:“有。”从此以后,老师交代的事,小刘都认真地记好。通过事例,使家长明白:好的习惯就要从第一次抓起,从而提高家教的实效。
二、让家长掌握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
1.培养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不能拖延和磨蹭。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有严格时间规定的,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例如,放学后应先写作业后玩,或者在晚饭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课。家长应该限制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把作业当考试。考试是限时完成的,完成不了也得交卷。我们在家里不妨试试,特别是对爱拖延、爱磨蹭的孩子,把孩子每一次写作业都当成“考试”,限时完成。同时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集中精力学习,而不是学习时摸摸这儿、看看那儿或迟迟进不到学习状态中,有的在学习时总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写着写着就站了起来,或者说几句闲话等等。这些孩子貌似学习,但实际上学习效果极低,既白白浪费了时光,又会养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会造成思维迟钝,注意紧张度降低,影响智力发展,使学业落后,以至形成拖沓的作风,学习、工作都没有效率。所以在对孩子的要求上,不要满足于孩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不讲究学习的效果,要坚决反对、纠正,因为这样对孩子的身心是一种伤害,要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专心致志,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训练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2.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和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要鼓励孩子说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积极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动脑筋,切忌烦躁、死记硬背或放下不管。
3.培养孩子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经常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当天课程,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温故而知新,是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知识,为第二天上好新课打下基础的好办法。如果当天所学的知识不巩固,甚至没有学会,日积月累,该掌握的知识就会落下更多。所以一定要培养孩子养成“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反思)”系统的学习方法。
4.教育孩子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做作业时不少孩子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一些细节问题:在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者少做了习题;做完作业之后,应该教孩子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漏洞。如细心检查,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抄错数字或者计算错了等,都要认真检查一遍,使孩子养成做完作业后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然后我建议家长给孩子买一个本专门记录错题,叫“错题集”,把错题抄在本上,凡是错的都要弄懂,重点复习,到时候还要分类。第二,用红笔画下来,哪错了画一个曲线,找到错误之处。现在孩子改错题就是蒙,要帮助孩子找到到底哪里错了,不然的话将来考试也不会。第三,找出错误的原因,吸取教训。第四,写出正确答案,重新做一遍,做对为止,这样效果非常好。大家可以试试。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有爱读书的好习惯,也都在为之努力引导着孩子。特别是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家长更迫切希望孩子喜欢读书,吸取课外知识的营养。可对刚上学的孩子好动性,自制力又较差。家长如何让孩子能轻松主动的爱上阅读呢?
(1)家长要做出榜样。现在我们正处于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手机、电视的吸引力会更大,如果家长一有空就玩手机,打游戏或看电视,让孩子自觉地自己去看书,你说有可能吗?孩子能把书看下去吗?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回答,不可能,即使孩子是拿着书也无心看。可见,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2)给孩子讲故事引发读书兴趣。家长可以和孩子以谈心方式与之交流,说出书中的内容,引发孩子想往下知道的欲望,慢慢地,孩子也会对书产生兴趣。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摒弃手机游戏,多与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3)經常带孩子参加书展、逛书店。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参加书展、逛书店,引发孩子对书的兴趣。不要刻意让孩子读某一类的书,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做引导,只要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家长都可以推荐给他们。
(4)家里随处都放有书。其实看书是很随意的事,“随手拈来就有好书看”也是养成孩子爱看书好习惯的一种好方法,别把孩子看书当成在完成一项任务那么严肃。在家里可以随意放一些适合孩子看的书,比如孩子的床头柜、沙发茶几等等地方,让孩子随手就能拿到书看起来。
(5)培养爱惜书籍的习惯。有的孩子看完书就把书扔到一边去了,有的甚至书还没看完,书已经被蹂躏得面目全非。从小培养孩子爱惜书籍很有必要,可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书架,让他们把看完的书放书架上,最好归类放好,以便日后翻阅。
三、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方式
现代家庭中,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不知不觉中,一些孩子已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形成了自私的性格。孩子要吃什么,父母就做什么,孩子要什么,父母就买什么,孩子想要高档的玩具,父母一概满足其要求。
1.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赞扬,少责骂和殴打,过于严格或是过于宽容都不适合孩子发展。就如有个小女孩很乖巧,生活学习都不用家长操心,可就是性格胆小,缺乏自信心。在与孩子的妈妈交流了以后我们才知道,孩子的爸爸对其特别严格,他自己就是接受棍棒教育长大的,他觉得孩子就得打更何况是个女孩,不严加管教是不行的。孩子在爸爸身边不敢做错任何事情,可是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爸爸又很吝啬去赞扬孩子,觉得表扬多了就会骄傲。于是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懂得道理,所以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才是主要的。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最烦的就是冷冰冰的真理和说教,所以我们要告诉家长:教育孩子做到情是深的、心是暖的、语言是感人的。正如班中的小明同学,考试没有考好,钻到了屋子里。他爸爸特别粗暴,把门一踹,就给孩子一个巴掌,结果打完了没有作用,后边家长说什么小明根本就不听了。家长就找到我,我告诉小明家长,你太粗暴了,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方式,要用情感化,以理感悟。我告诉他:如果孩子下一次没有考好进了屋,你们两口子不要进去,做个实验试试看:你们俩可站在门口,爸爸说:“咱们说话别让孩子听着。”(这样孩子就非听不可,静静地听你俩的“窃窃私语”)爸爸又说:“咱们孩子没有考好,但是咱们孩子有志气,下一次肯定会努力。”(孩子在屋里肯定是在偷偷下決心,这叫心理暗示。)还说:“孩子没有考好,是咱们的责任,是咱们太忙工作,咱们应该先检查检查。”(这时孩子可能会主动出来表决心,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按我教的方法去做了,果真应验。几天后他爸爸特地跟我报喜来了:孩子变了!爱学习了!小明的成绩很快上来了。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候接受教育和影响所形成的习惯,就像先天形成和与生俱来一样稳固,都会终身受益的。良好的家长素养,良好的家庭环境,适当的教育方法方式,有利于加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而,提高家长素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家校教育网络,力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一生。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