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低年段口算课程,实现“精准减负”
2019-04-26刘浦
刘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可见口算课程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探究如何优化低年段口算课程,以达到实现“精准减负”的目标。
一、优化高效课堂,艺术口算巧“减负”
1.专注课堂,设计课件
传统的小学口算教学往往比较单一,教师往往采取“题海战术”的方法,强加练习,强化记忆,这对数学有天赋的学生不成问题,但对于其他同学来说,便是“负担”。教师需要观察低年段学生心理特征和规律,尽量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要根据小学生感知发展特点,开发创新型课件。课件制作要注意内容、色彩、放映速度、动画效果等,可以在课件中设置口诀式、顺口溜式的概括总结,增加互动式、竞争式小游戏,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
2.情境设置,故事引导
编制低年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口算小故事”,适当融入口算元素,添加趣味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故事中愉快地学习。
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也可以渗透“跨学科融合发展”的理念。教师可以融会贯通,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比如:在数学课上,适当复习语文课所学汉字,设置问题“汉字‘火有多少笔,第3笔是什么笔划,还剩几笔写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应用的能力显著提升。
3.以练带学,评点结合
优化“口算卡”“口算比赛”等教学模式,巩固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一定要避免“题海战术”,增添学生负担,扼杀学生积极性。以练带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也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又能提高独立思考、自我反馈、接受新知等自身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跨学科内容的练习。比如关于识数,可以选取一些诗歌进行填空练习,如《山村咏怀》一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跨学科的练习需要我们挑战传统枯燥的数字化练习,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在联系。
二、利用现代科技,家校合心齐“减负”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等APP与家长合作,如采取“学生读算家长订正”“在生活中用口算”等家校合作模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算能力,学以致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增进家校沟通,探寻教育子女的最佳方式。
现在很多程序都专注训练口算能力,其形式多样科学,内容健康通俗,图文并茂,如微信小程序中的“口算题卡”,家长可以利用这类小程序以训练孩子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在微信群中分享数学小故事,以应用题的方式考察检测孩子的口算能力,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甚至可以“实战演练”,带孩子体验生活中的口算题。只要老师积极引导,家长积极配合,现代科技能够为三方面减轻负担。
另外,教师可以开通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微课堂笔记、口算题卡、教学课件、口算故事等,与家长们共享、互动,让家长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辅导孩子。
三、科学评价,教学统筹“减负”
小学低年段口算教学,不仅要通过测验等形式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着眼于学生学习口算应用口算的过程;不仅要对学生综合评定等级,更要让学生在口算学习中认识自我、获得自信,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评价结果要多样化、个性化。
学校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软件平台等技术,建立起可量化的运算能力指标、逻辑思维能力指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指标,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采取有效性、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一步优化课程,实现“精准减负”。
低年段的口算课程是学生步入数学殿堂的智慧源泉,是开启数学大门的宝贵钥匙,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逻辑思维的根本。开展优质口算课程,使学生不惧口算,不畏数学,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本文系广东教育學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研究项目“小学低年段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编号:GDXKT15268)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