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建筑师”互动诠释活动教案
2019-04-26娄悠猷
朱 峤 朱 莹 娄悠猷
一、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本教育活动针对的具体教学对象为小学生 (6~12岁)。考虑到活动地点主要在展区开放式环境中,因此兼顾全年龄段观众。活动适宜的受众人数为20~30人。
学情分析:项目的主要受众群体——小学生(6~12岁),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直观、具体、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慢慢增强,但抽象能力仍较为有限。有求知欲、充满好奇心,喜欢可以动手体验的学习形式。低年级学生 (6~8岁)善于用五感体验周围的事物,想象力丰富,有一定的联想能力,在认知形成上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高,缺少自主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高年级学生 (9~12岁)有能力通过实验发现问题,但仍缺少自主推理和探究的能力。项目的其他受众——成年参观者,在展区完全开放的环境中,在缺乏组织引导的情况下,通常只能完成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很少主动探索,即使探索也较难形成系统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鸟类的基本生理结构与行为习性;初步形成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概念。
科学探究:了解并体验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通过对比观察、动手实验、手工制作等方式探究鸟类的生理结构与行为习性。
科学态度:对自然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完成科学探究,学会从多角度认识鸟类;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合作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动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树立保护鸟类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鸟巢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鸟类的筑巢行为;鸟巢的形态结构对生境的适应性;“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组织受众通过动手实验来自主探究水面浮巢的结构和功能。
应对策略:提供模拟水禽生境的微型景箱(芦苇丛和浮萍),使受众在实验过程中更有带入感并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创设趣味情境,循序渐进地提出探究性任务,引导受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究水面浮巢的相关原理(做中学),反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场地、教学准备、活动时间
教学场地:展区开放式环境下,缤纷生命展区 “动物之家”展柜 (见图1),呈现白冠攀雀、长尾缝叶莺、震旦鸦雀等20余种鸟类的巢。
图1 “动物之家”展柜
教学准备:平板电脑、水禽生境模拟景箱(见表1)各一个;教育活动箱一个 (见表2)。
表1 模拟水禽生境景观箱内容及制作要求
表2 教育活动箱内容
活动时间:本活动适宜在场馆所有开放日中进行,每场活动时常约为30~45分钟。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基于实物的学习(见图2),了解鸟巢的外形和结构(10分钟)
图2 博物馆中基于实物的学习模式(OBL)
阶段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来激发受众的探究兴趣,引导受众通过对比观察、联想思考等方式来认识鸟巢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对生境的适应性。
学情分析:受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和自然观察经验,喜欢体验,对于未知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一般形态的(碗状)鸟巢,但对其他形态的鸟巢了解较少。
设计意图:利用一些看似和鸟巢不相关物品让受众进行观察、联想,引起受众的认知冲突,激发受众的探究兴趣。
教学策略:受众在教师引导下仔细观察实物、展柜中的鸟巢标本或鸟巢图片,思考外形各异的鸟巢和鸟类生境、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一位筑巢大师,你会选址何处,建造一个什么形状的鸟巢?
受众活动:自由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①总结受众提到的理想鸟巢形状,并引入诠释主题——现实生活中的鸟巢有哪些形状?②制造认知冲突:向受众展示瓷碗、莲蓬、口哨、猪笼草捕虫叶等实物,并请受众从中选出已有认知中最接近鸟巢形状的物品。
受众活动:讨论并选择与鸟巢外形相似的物品。
教师活动:①揭示鸟巢形状的多样性,并向受众展示非洲社会织巢鸟鸟巢图片;②请参与者观察、比较并描述非洲社会织巢鸟鸟巢和莲蓬的相似之处。
受众活动:观察、讨论、描述二者的相似点。
教师活动:提问受众非洲社会织巢鸟鸟巢的形状与生境、习性有何关联?
受众活动:思考、论证、分享鸟巢的形状与生境、习性的关联。
教师活动:引导受众进行知识迁移——从展柜中找到形似猪笼草捕虫叶和口哨的鸟巢,尝试从鸟巢的外形推断其生活习性。
受众活动:通过对比观察,在展柜中找到与指定物品外形相似的鸟巢,并根据外形推断其可能具备的功能、与生境的关联等。
(二)通过实验和动手体验,了解鸟巢的类型和功能
阶段目标: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实物展示、比较观察、科学实验和动手制作等环节,引导受众自主探究鸟巢的分类与功能,水面浮巢和编织巢的巢材选择、搭建过程。
学情分析:受众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浮力现象也有一定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触摸、标本展示、多媒体演示、动手实验和手工制作等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受众逐步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循序渐进地提出探究任务,让受众反复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受众探究时,教师尽量避免知识点灌输,而是在具体情境下提供多种实物材料,让受众自己去选择、体验、思考和总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已有认知对鸟巢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全新的意义建构。
教师活动:①展示四种不同类型的鸟巢图片和实物标本,引导受众观察、描述它们的异同,并将其分类;②提出探究任务,引导受众体验和探究水面浮巢、编织巢的巢材选择与搭建过程,具体如下:
活动一:水面浮巢实验(见图3)
活动二:制作编织巢(缝叶莺巢)(见图4)
图3 水面浮巢实验流程
图4 制作编织巢实验流程
受众活动:①观察标本、图片,归纳、讨论鸟巢的类型并阐述分类依据;②完成水面浮巢探究实验和制作缝叶莺巢。
教师活动:结合上述实验和动手体验的结果,归纳总结不同类型鸟巢的特征和功能。
(三)讨论并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护鸟类
阶段目标:通过案例分析传递文明观鸟、保护鸟类生存环境的理念。培养“用人文的视角看自然,从自然的视角看人文”的态度。
学情分析:该年龄段的受众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并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之前的活动过程中,对鸟巢的结构、功能、搭建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情感上产生了认同。
设计意图:通过一幅艺术绘画作品,重新吸引受众的关注点。让受众观察画面并在认知冲突中重新审视文明观鸟的方式。
教学策略:通过艺术作品重新聚拢受众的注意力,鼓励他们通过仔细观察、结合自己之前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并充分表达自己对文明观鸟、保护鸟类栖息地等方面的观点。《鸟巢》画面静谧而和谐,看似和不文明观鸟行为没有半点关系,但实际上画面中的小男孩捧着鸟巢仔细端详是一种错误的观鸟方式。通过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受众树立积极、正确的环保理念。
教师活动:①展示油画《鸟巢》(路易·埃米尔·阿丹),并请受众观察、描述画中人物的行为;②开放式思考:你认为画中人物的做法对吗?结合鸟巢的功能,你认为在鸟类繁殖季节应当如何去护鸟?
受众行为:讨论、分享观点,在冲突中形成对文明观鸟的新理解。
五、实施情况与效果评估
(一)实施情况
项目运行一年内,累计实施45场,其中学校定制15场,散客预约30场,参与总人次1485。
(二)受众反馈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估,如一开始提问受众“你印象中的鸟巢是哪种形状的”,发现95%的受众会选择碗,5%的受众选择莲蓬,而哨子、猪笼草捕虫叶均无人选择;但在科学老师引导受众完成对形似莲蓬的鸟巢的探究后,再度提问与哨子、猪笼草捕虫叶外形相似的鸟巢时,80%以上的受众能主动从鸟巢图片和展柜中挑选出白冠攀雀巢、褐色拟椋鸟巢,说明受众已经学会了通过观察外形,举一反三地将生活物品与鸟巢的形状做类比。运用行为观察法能看出每当科学老师为受众提供动手实验的环节(如选择巢材、制作缝叶莺的编织巢)时,受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度明显提升,说明受众对此类形式的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到:相较于活动前,100%的学生在活动后对鸟巢的选址、巢材以及外形的多样性有了更多认识。本活动的受众满意度为100%,许多受众表达出今后继续参与此类活动的意愿。
(三)教师反馈
本活动中引入的探究实验和可触摸标本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深受广大教师好评。同时,教师也普遍认为,活动中的情景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气氛。基于问题的探究性试验和寓教于乐的手工制作环节,也丰富了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方式。此外,由于本活动与小学科学课标密切相关,不少教师表示希望能将活动纳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中。
(四)活动效果评估
本活动目前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方式。形成性评估主要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科学老师通过对受众的提问和收获的反馈、观察受众动手实验的过程来实时了解受众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随时调整教学策略。终结性评估主要通过对受众和教师进行抽样问卷及访谈的方式进行。活动评估人员会在活动结束后根据搜集的问卷和访谈内容,结合科学老师的现场反馈,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本项目的主要特点在于:
1.有效弥补了馆内展览诠释、学校标本不足的缺陷,深挖拓展展览背后的科学内涵,以实物标本帮助观众了解结构与功能、外形与环境之间的关联。
2.满足多样化受众的非正规学习需求。虽然目标人群为6~12岁,但在开放式环境下,现场招募的受众年龄跨度很大,因此项目在策划时预设了多种解决策略,除了聚焦目标人群还要兼顾其余人群,对活动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
3.将STEM、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育理念融入活动设计,在介绍知识的同时,综合运用工程、物理、数学等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