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2019-04-25刘胜
刘胜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将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92例,并将其按入院先后划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6例、护理标识管理)两组,将两种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施行对比。结果:相较于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施行护理标识管理后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其患者满意度又显著更高,且组间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利于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
【关键词】护理标识;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1
前言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各医疗机构先进医疗器械和技术的集结地,是为患者施行精确、高效疗护、拯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但因为重症监护室内患者疾病具有危急、复杂的特点,护理管理难度和风险较大[1]。护理标识指的是在临床护理中,利用规范化、制度化的文字、图像施行特征性标识,以此起到警示作用,能够有效防控风险,提升护理安全系数。因此,此次研究选择我院9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施行研究,旨在分析将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92例,其中,58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5.65±5.03)岁;住院时长:(3~29)d。疾病类型:18例心脑血管疾病、28消化系统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恶性肿瘤、8例损伤性疾病、15例其他。并将其按入院先后划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护理标识管理)两组,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管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护理标识管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I)患者标识。在患者入院后,为其佩戴PVC软塑料腕带,由责任护理人员将患者姓名、性别、床号、年龄等关键信息记录在腕带上。责任护士将患者送入ICU后,护理人员在施行疗护工作时,必须率先核对、确认患者信息,随后再施行护理。同时,将患者过往服药史、过敏史标识放置于患者病床床尾。(2)床头卡标识。以患者自身疾病和医嘱为依据创建床头卡标识。床头卡必须记录好患者护理级别、合适体位、过敏史、防压疮坠床等,同理,在床头卡创建好后,护理人员在施行护理前必须进行信息核对。(3)区域标识。在科室内建立隔离保护区、手卫生等区域分类标识;建立换药时的无菌区、污染區标识;建立消毒浸泡桶、医用垃圾、损伤性医疗废弃物等物品分类标识。(4)科室环境标识。在科室热水瓶旁醒目位置张贴“小心烫伤”的黄底红色标识;在刚擦过地板上放置黄底黑字“小心地滑”的标识牌:在水龙头旁醒目位置张贴“冷”、“热"字样标识;在氧气筒附近醒目位悬挂“防火、防油、防热、防震荡”的黄底黑色字样标识等等。利用各项标识,营造院内风险防控氛围。(5)引流管标识。在ICU中,患者经常性需要留置各类管道,用红色标签对高危类导管施行标识,每4h评估1次;用黄色标签对中危类导管进行标识,每6h评估1次;用蓝色标签对低危类导管施行标识,每1d评估1次,所有标识规格统一。(6)药物泵入标识。由于ICU患者经常性同时需要泵入多种药物,需提前将带有药物名称、注射速度、时间、剂量等内容的药物信息标识卡贴于注射器之上,同时,将三段药物种类标识粘贴到延长管。
1.3 评价指标 将引入护理标识管理前后即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施行对比。其中,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患者管道滑脱、错误用药、错误用药、跌倒、坠床等。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获取。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进行数据处理,使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 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较于施行护理标识管理前的对照组,施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1),详情可见表1。
3 讨论
由于ICU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再加上需接受较多检查和操作,致使科室内护理安全隐患较多[2]。规范化、制度化、统一化的护理标识能够起到警醒作用,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护理效率。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施行护理标识后,利用不同、不同区域、不同颜色的字体、图像标识帮助科室内护理人员施行药物、管道识别,促使其在短时间内精准、高效识别,使护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醒目位置放置护理标识,随时随地提醒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感受到浓烈的风险防控氛围,使患者安全感、信任度和配合度得到增强[3-4]。结果显示,相较于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施行护理标识管理后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其患者满意度又显著更高(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将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利于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廖亚显. 护理标识在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 29(4):623-624.
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血管活性药使用中的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16, 14(35):3741-3743.
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血管活性药使用中的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16, 14(35):3741-3743.
陈镁, 李秋萍. 探析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2).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