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小切口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2019-04-25黄代奎刘莉
黄代奎 刘莉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于我院眼科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92例纳入本次研究,将他们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對照组46例,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组46例,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散光度数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及散光度数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该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及散光度数,改善预后,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老年性白内障;散光度数;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5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1
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1],在临床上定义为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等引起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最终导致患者视物模糊,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2],由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各方面机能处于退化阶段,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临床上针对白内障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以往最常使用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已经被大量的临床数据证实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并不显著[3],为提升我院老年白内障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探讨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于我院眼科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92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60-80岁,平均年龄58.7±2.3岁,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组46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60-80岁,平均年龄58.6±2.4岁,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
1.1.1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白内障的老年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②在纳入研究前一个月未进行过其它干预
1.1.2 排除标准:①伴有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免疫缺陷疾病;②依从性差的患者;③对药物过敏的患者
1.1.3 退出标准:①研究过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参与研究的患者;②治疗前未出现过敏反应,治疗过程中又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具体措施如下:①选取患者透明的角膜切口,长度大概约为4mm,然后给予玻璃酸钠,按照环形进行连续斯囊,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分离时,将患者的晶体核进行超声乳化,然后将患者的皮质抽吸完全,加入粘弹剂,置入人工晶状体,进行灌洗。手术完成后,于结膜下给予地塞米松预防感染,并配带眼罩6小时。
1.2.2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实行小切口手术。具体措施如下:①采用阿托品进行散瞳降低眼压,并采用3%的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麻醉,确定麻醉完全后,将患者眼球结膜小心剪开;②触及患者角膜缘,并在2-3mm处将患者的半层巩膜切开5mm;③往患者的前房内加入粘弹剂,在角膜缘的9点处进行穿刺,然后进行环形撕囊;④接着往核周围注入适量的粘弹剂,娩出晶状体核,然后抽吸皮质,灌洗前房。⑤手术完成后,于结膜下给予地塞米松预防感染,并配带眼罩6小时。
1.3 评价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及散光度数;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包括后囊浑浊,晶体色素沉着等[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描述,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n) 、占比(% )描述,采用卡方分析,P<0.05即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散光度数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及散光度数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指标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散光度数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分析原因如下:①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操作复杂,手术难度高,对患者的创伤性大,由于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差,因此术后的预后效果差;②小切口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李丹等人研究显示[5],通过对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与超声乳化相比,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达到了0.5以上,散光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发症显著降低,小切口手术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及散光度数,并改善预后,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于新华, 于佳艺. 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疗效[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1):94-96..
金守梅, 冯运红, 谢静,等. 小切口劈核法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比较[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7):908-911....
马琳丽, 徐强, 姜士军. 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50例临床观察[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8(5):231-233.
叶霞, 宋平, 郭长梅.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变化[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4):722-725...
李丹, 崔巍, 马晓程. 高龄白内障患者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临床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 2016, 24(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