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针疗法治疗难治性黄褐斑临床观察

2019-04-25董辉孙莹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美观

董辉 孙莹

【摘 要】 目的:研究微针疗法运用于难治性黄褐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纳入的84例难治性黄褐斑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組采取微针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P<0.05);研究组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微针疗法运用于难治性黄褐斑中效果明显,促进色斑面积消退,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度较高,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关键词】 临床观察;微针疗法;难治性黄褐斑;美观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90-01

黄褐斑属于皮肤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患者面部存在黄褐色色素沉着,并呈现对称蝶形分布,多发于女性,直接影响美观,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或者治疗不当,随着疾病进展发展成难治性疾病,增加治疗难度,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1]。临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氨甲环酸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获得了一定治疗价值,但长期单一用药具有局限性,效果并不明显,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病情康复[2]。随着对疾病的深入探究,临床认为微针疗法效果更好,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色斑消退,改善生活质量。因此我院展开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3月纳入的84例难治性黄褐斑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年龄42-60岁,平均年龄(53.47±1.02)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48±1.23)年;对照组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2.90±1.07)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7.51±1.09)年。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微针疗法,常规清洁皮肤,按照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滚针,采取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无菌条件下调配美白亮肤套组,并将其均匀涂抹于治疗区域,利用滚轮微针滚动,重复三次,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力度,直至皮肤微红,皮损区出现点状出血点为宜。结束后涂抹美白亮肤套组,选择提前冷藏的无菌水晶面膜30min,间隔一个月一次。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选择氨甲环酸(CMIC CMO CO.,LTD.Shizuoka Plant,H20100674,0.5g),0.5-1.0g/日,分2-4次口服,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两组连续六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治疗后病情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后色斑面积消退,颜色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色斑面积消退超过40%,颜色明显变淡为有效;治疗后色斑面积消退不足40%,颜色无变化或者变化不明显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2*100.00%[3]。

满意度:总分100分,>80分满意,60-80分比较满意,<6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统计系统,其中计量数据通过x±s表达,利用t检查,而计数数据通过百分比表达,利用χ2检查,当P<0.05时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较高、长期服用避孕药、妊娠及月经紊乱存在密切相关性,其损害通常为黄褐色斑片,呈对称分布于颧颊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女性生活及工作压力升高,我国难治性黄褐斑患病率逐年升高,不仅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同时对美观造成影响。若能够选择有效治疗,可促进症状消退,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因此选择有效治疗成为关键。

临床既往多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其中氨甲环酸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进入机体后能够防止络氨酸酶的活性能力,避免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从而对黑色素细胞、角化细胞产生影响,降低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虽然减轻了相关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色斑消退情况不理想。随后临床认为在此基础上采取微针疗法效果更好,可促进病情快速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4]。本文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0.95%、83.33%(P<0.05)。提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提高患者满意度。微针疗法可促进患者表皮细胞更换,提升肌肤屏障能力,并重建正常生理结构,有助于色素颗粒代谢。另外滚针方式可在肌肤表面建立微通道,促进药物吸收,对损伤进行修复。另外滚针应选择1.5-2.0mm,可刺激真皮上层及表皮,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微针疗法在难治性黄褐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缩小色斑面积,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余慧,梁虹,鞠小玲等.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7):5295-5298.

[2] 粟倩雅,林彤.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41(2):83-85.

[3] 顾锐龙,赵婧.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145-147.

[4] 吴姗姗,麦跃,刘翔等.微针疗法治疗难治性黄褐斑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7):66-68,94.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美观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Maglady遮阳伞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微创拔牙结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
友宏科技:实用比美观更重要
燃气立管在建筑物外墙安装美观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