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9-04-25苏志源
苏志源
【摘 要】目的:观察中医辩证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西药,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中医辩证加减,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用药安全性均较高,其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较高可比性,两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发生的用药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中医辩证加减;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2
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脘部隐痛、泛吐清水、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或腻及脉虚弱等临床症状,该病治疗周期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1]。所以加强对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治疗研究,为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目前临床相关学者重点讨论的话题[2]。为此,本次研究将中医辩证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将所有患者分成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5岁,中位年龄(47.5±3.1)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6岁,中位年龄(48.0±3.2)岁。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组间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西药奥美拉唑片(生产厂家: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248)口服,每日2次,每次20mg/1片;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中医黄芪建中汤辩证加减,中药组方:黄芪、茯苓、煅瓦楞子、白术各15g,陈皮、建曲、麦芽各12g,桂枝、白芍、干姜、半夏、延胡索各10g,黄连、吴茱萸、甘草、大枣各6枚。针对胃中炽热者方中添加蒲公英;反酸严重者方中添加黄连、乌贼骨;严重胃部疼痛者方中添加乌药;胀满严重者方中添加焦山楂、砂仁。以水煎制取汁200ml,早晚分别各服用100ml,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1个月。
1.3 观察标准 记录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进行检测对比。
1.4 临床效果判定 以痊愈、显效、无效三个标准判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为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痊愈=治疗后患者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及泛酸等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不良反应;显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仅有轻微不良反应;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1.5 统计方法 本次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以n(%)描述计数资料,用检验,数据对比结果差异在P<0.05时为具备临床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记录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达到了97.5%、90.0%,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的85.0%、70.0%对比较高,组间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见表1。
3 讨论
西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的一种胃肠黏膜炎症。奥美拉唑为临床治疗该病常采用的西药,该药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是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该药通过对胃黏膜壁细胞内质子泵活性进行抑制后,达到降低胃酸分泌及保护胃粘膜的目的,但由于该药对胃粘膜病变的保护作用较差,且患者长期用药会产生多种不良反應,因此影响治疗效果[1]。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食失调、劳倦过度及情志不佳导致人体脾胃阳气虚衰及阴寒内盛,称之为脾胃虚寒型。因此治疗应以温中健脾及和胃止痛为主[2]。本文中采用的中药黄芪建中汤为中药组方,方中添加的黄芪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煅瓦楞子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白术运脾燥湿、化浊止痛;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建曲解表和中;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半夏燥湿降逆;延胡索行气止痛、活血散瘀;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枣益气补血、调和脾胃;甘草补脾益气、解毒及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起到温中健脾及和胃止痛的作用,同时辨证加减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3]。这在本次分析结果中也已再次证明,采用中医辩证加减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用药安全性同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数据对比均较高。综上所述,中医辩证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可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治愈。
参考文献
汪军.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338-339.
卢晓庆.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4):92-94.
高丽琼,余昆山,施燎明.中医药熨治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