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2019-04-25谢书俊
谢书俊
【摘 要】目的:观察扁平疣采用四逆散加减口服联合外用0.05%维生素A酸软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学院医务室就诊治疗60例扁平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扁平疣患者6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四逆散加减配合0.05%维生素A酸软膏外用;对照组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液配合0.05%维生素A酸软膏外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实验组分别为46.7%(14/30)、40%(12/30)、6.7%(2/30)、93.3%,对照组分别为16.7%(5/30)、26.7%(8/30)、56.7%(17/30)、43.3%,实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扁平疣采用四逆散加减配合0.05%维生素A酸软膏外用,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非常高。
【关键词】四逆散加减;维生素A酸软膏;面部扁平疣
【中图分类号】R7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01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人群为青少年[1]。患者皮肤损伤部位包括额面部、手臂等裸露部位,由于目前扁平疣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用药持续时间比较长等,因此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2]。本次研究对扁平疣患者使用四逆散加减口服配合外用0.05%维生素A酸软膏治疗,同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医务室门诊收治的扁平疣患者6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跨度为16-36岁,患者皮肤损伤部位呈现淡褐色,主要病变部位是手背、前臂、面部等裸露部位。患者曾经选择其他方法治疗,但没有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近期没有治疗过。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有男12例,女18例;其年龄为16-33岁,平均年龄为(18±1.9)岁;其病程为1.5~3个月,平均病程为(1.3±1.5)个月,采用四逆散加减口服配合外用0.05%维生素A酸软膏,对照组有男14例,女16例,其年龄为18-36岁,平均年龄为(20.7±1.5)岁,其病程为1~3个月,平均病程为(1.1±1.2)个月,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液配合0.05%维生素A酸软膏外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使用0.05%维生素A酸软膏配合口服四逆散加减治疗,四逆散加减组方成分为:10g柴胡颗粒、10g枳实颗粒、10g白芍颗粒、10g甘草颗粒、20g香附颗粒、30g鸡内金颗粒、30g板蓝根颗粒、10g蝉蜕颗粒、30g薏苡仁颗粒、10g红花颗粒,温水冲服,160 ml/次,2次/d。配合每天两次0.05%维生素A酸软膏外用[3]。对照组每天三次口服转移因子口服液,每次服用20ml,每天两次外用0.05%维生素A酸软膏。患者均治疗持续2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观察治疗后的效果。
1.3 效果判断标准 痊愈标准:患者皮肤损伤部位全部消失,随访发现患者没有出现色素斑的复发情况。显效标准:患者皮肤损伤消失程度在80%以上,还有部分色素斑残留;无效标准:治疗结束后,患者皮疹消失程度小于20%或没有其他变化[4]。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46.7(14/30)、40%(12/30)、6.7%(2/30)、93.3%,对照分别为16.7%(5/30)、26.7%(8/30)、56.7%(17/30)、43.3%;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具有轻度瘙痒症状、皮肤发红症状,指导患者使用凉水进行冷敷,每天冷敷一次,每次持续20分钟,4-5天后患者症状消失。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尿液常规检测和治疗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3 讨论
西医认为卞病系人类乳头瘤病毒所致,及免疫增强剂治疗. 疗效不甚理想, 病变容易复发。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机制是人乳头瘤病毒导致皮肤表皮损伤,且与机体免疫力低卜有关.咬在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多发人群为青少年[5]。维生素A酸软膏是一种维生素A酸天然代谢物,它的治病原理是促进表皮细胞更新和分裂,使病变皮肤发生分化,促进损伤皮肤恢复正常[6]。转移因子属于核酸肽物质,它是从健康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起到的作用是将供体中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受体就可以拥有供体具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7]。
扁平疣治療中经常联合维生素A酸软膏和转移因子,共同配合起效。中医将扁平疣叫做“扁瘊”,患病人群大多为青少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是体内气血紊乱、风热邪毒侵犯到肌肤表面[8]。清代《洞天奥旨·卷九》曾经对扁平疣这样描述:“千日疮生于人之手足上,一名疣疮,一名悔气疮,一名瘊子”。这是对扁平疣最形象描述[9]。同时还描述其状如鱼鳞排集,层叠不已,不痛不痒,千日自落,故又被叫做千日疮。患者病机为怒火伤肝,气血瘀堵,导致肌肤受到风热邪毒侵犯。治疗原则为清热化瘀,理气活血,疏肝益脾[10]。
欧阳山蓓认为:顽固性扁平疣患者体内及外周血T 细胞亚群异常免疫监视作用,尤其是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4]。转移因子系由健康人体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种核酸肽,它能把供体的免疫功能特异性地转移到受体,使受体具备供体的细胞免疫能力[5]。所以临床上常用此治疗扁平疣。中医称其为“扁瘊”“面靤”主要侵犯青少年,病因病机为肝火妄动,气血失和,风热邪毒客于肌肤所致[6]。如清代《洞天奥旨·卷九》记载“:千日疮生于人之手足上,一名疣疮,一名瘊子,一名悔气疮。状如鱼鳞排集,层叠不已,不痛不痒,生千日自落,故又以千日疮名之。”本病为暴怒伤肝,气血於滞,风热之邪外侵肌肤而成。
艺祖国医学认为: 本病乃风热毒邪搏于肌肤.气滞痰凝血癖而成,四逆散加减方主要成分包括:药材柴胡、药材白芍、药材甘草、药材枳实、药材蝉蜕、药材薏苡仁、药材板蓝根、药材红花、药材香附以及鸡内金。成分中,柴胡入肝胆经,具有生发阳气、疏肝解郁的效果,配合香附和鸡内金,起到疏肝解郁,除去面疣的效果[11]。药材白芍具有养血活血以及滋阴补肝的作用,配合红花起到散结、活血祛瘀的效果;枳实配合薏苡仁可以起到理气解郁的效果;板蓝根的作用是清热解毒,蝉蜕和甘草健脾祛湿,不同药材共同配合,起到舒肝益脾、清热解毒的效果,从而更好的治疗扁平疣。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采用四逆散加减口服配合0.05%维生素A酸软膏外用,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好于采用转移因子配合外用0.05%维生素A酸软膏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四逆散加减可以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情况比较好,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扁平疣患者采用四逆散加减口服,联合0.05%维生素A酸软膏外用,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普及。
参考文献
袁双凤,杨跃杰,王俊英.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双肽对水痘合并脓毒症患者影响分析與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2-53,56.
马春辉,袁金英,曹 洋,等.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治疗痤疮62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03-106.
陈 希.人胎盘脂多糖联合潘生丁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596-1597.
张建平,王宏伟.皮肤科药物手册[M].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91.
金起凤,周德瑛.中医皮肤病学[M].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66.
肖华.四逆散加减治疗20例面部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2(44):176-177.
刘振华.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30例[J].河南中医,2014,21(11):265-266.
罗佩杰,刘飞红.四逆散加减辅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3,15(01):165-166.
黄晓静.六磨汤合四逆散加减在治疗肝脾不调型便秘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5(04):96-97.
方吉华.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2,15(12):175-176.
符小聪.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36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5(05):153-154.
欧阳山蓓, 任军, 林亮, 等. 应用自体免疫法治疗顽固性扁平疵. 中国美容医学, 200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