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2019-04-25张晔华陈秀杰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张晔华 陈秀杰

【摘 要】 目的:对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讨论与研究。方法:选取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别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专门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实验组肺部感染等症状的发生率较低,护理有效率较高。结论: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护士干预;肠梗组;老年结肠癌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147-01

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是当前临床医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收益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肠梗阻的发病机理是患者肠内出现淋巴瘤堵塞、良恶性肿瘤、肠道内息肉、嵌顿、粪块堵塞、胆石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肠壁缺血,甚至引发死亡。护理人员需要为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提供专门的护理干预,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60例,其中包含对照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最大86岁,年龄最小64岁,平均年龄76.2±3.4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6例,男性患者24例,年龄最大86岁,年龄最小65岁,平均年龄76.2±3.3岁。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实验所选取的60例实验样本中,经严格的临床诊断,均确诊为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不含有任何形式的肾、肝、心等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专门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患者护理内容如下:

1.3.1 术前准备

建立静脉通道,评估患者肝、肾、肺以及心等脏器。手术开始前患者须禁食12小时,具体手术时间需要与患者承受能力相适应,对于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手段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整,手术择期进行。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前需要向患者认真介绍灌肠的目的以及患者将会体验到的不适,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

1.3.2 术后护理

所有30名患者均接受医护人员所提供的结肠癌常规治疗以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主动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有关资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结合结肠癌护理干预的基本方法,通过图谱结合的办法,设计结肠癌健康教育的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结肠癌疾病的预防方法、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危害性、并发症、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内容。结肠癌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讲解由责任护士来完成,讲解态度一定要温和,讲解过程有条不紊,保持微笑,对于患者不理解的部分要反复讲解;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肠阻梗包含研修时期,分别为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处理不同时期的患者无论是在行为表现上还是在心理状态上都会有所不同。对于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工作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为主;对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工作以指导患者进行重复训练为主。在包含健康方面,通过健康教育例患者充分了解科学包含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督促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低脂、低盐且更加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直到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后才可以放宽饮食范围,在接受护理的时期内,要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患者排便,待患者病情进一步稳定,可以让患者在家人的协助下一些小幅度的运动,每日活动3~5次,每次20分钟,对于情况较生的患者,需要定时改变患者的体位,对患者进行按摩护理工作,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患者还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向患者耐心讲解所服用药物的作用以及治疗原以及药品的服用方法、服用剂量、副作用、治療作用、注意事项以及药物名称等。

1.4 观察指标

计算两组患者好转率,好转率=(治疗前PASI总分-治疗后 PASI 总分)/ 治疗前PASI总分×100%。完成恢复胃肠功能,患者肠梗阻症状痊愈,记为痊愈;部分恢复胃肠功能,肠梗阻症状部分消失,记为显效;胃肠功能得到初步恢复,肠梗阻症状有所缓解,记为有效;未恢复胃肠功能,未改善患者肠梗阻症状,记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本实所得出的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χ2检验来对功能和症状进行比较;±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结果

本实验所选取的30例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粘连性肠梗阻2例,占总人数的6.67%,下肢静脉血栓1例,占总人数的3.3%,切口感染1例,占总人数的3.3%,肺癌感染2例,占总人数的6.67%;

本实验所选取的30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粘连性肠梗阻3例,占总人数的10.0%,下肢静脉血栓3例,占总人数的6.67%,切口感染3例,占总人数的10.0%,肺癌感染5例,占总人数的16.7%。

两组患者在黏连性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方面的指标差异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有效率对比结果

本实验所选取的30例实验组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人数24例,总有效率80%;

本实验所选取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3例,总有效人数17例,总有效率56.7%。

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指标对比方面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认识和了解疾病的程度提高,使患者的自我护理、自我保健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且相关知识知晓度高。临床上将健康教育运用在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护理干预中,不仅可以使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还可以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秀华.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6:13-14.

[2] 李利平.43例高龄结肠癌并发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01: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