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性药物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4-25杨楷汪俊州冉恒全刘德钦刘建平孙昌勤熊勇
杨楷 汪俊州 冉恒全 刘德钦 刘建平 孙昌勤 熊勇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21000)
肝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1]。随着现代社会患者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得较差,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不断增加[2]。肝癌患者会发生肝区的剧烈疼痛、食欲变差、腹胀以及消瘦等症状,无论对于患者的心理还是生理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我们一般采用TACE(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以及肝动脉插管化疗灌注)[3]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化疗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有时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病情恶化。进行TACE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脱发等症状,使患者的心情变得低落,不愿意主动与社会进行接触。
靶向性药物目前已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鉴别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进而特定地与癌症发生与生长所需要特定分子靶点进行作用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发展的一种方法[4]。常规的化疗方法不能对细胞进行识别进而对正常细胞造成了很大的损伤,而靶向治疗通过其特定地结合作用,降低了对于正常细胞的损伤,相对于化疗方法不良反应较小,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在本次的探究中,我们对于肝癌的介入治疗采用了靶向性药物的方法,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的探究中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因肝癌而入院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患者,女性11例,男性17例,患者的年龄为38~61岁,平均年龄为(49.23±2.77)岁;对照组28例患者,女性10例,男性18例,患者年龄38~59岁,平均年龄为(44.71±2.51)岁。两组患者均已经确诊为肝癌。本次探究已经取得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对于本次探究患者的信息要遵循保密原则。在本次的探究中,排除了存在以下状况的患者:(1)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患者为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3)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本次探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以及病程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本次探究中对照组采用肝癌的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在采用肝癌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进行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本次的观察组我们采用的为阿帕替尼与TACE的间断治疗方案,即在每个化疗的间隔期给患者注射阿帕替尼,在患者的化疗周期完成后,继续给患者使用阿帕替尼。其中,在本次探究中使用的阿帕替尼[5]作为靶向药物近年来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3 观察指标
本次探究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社会心理总评分以及存活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在本次探究中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我们采用了白细胞的数目、胃肠道的反应以及心脏毒性三个指标。由数据可知,两组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差异。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n)
2.2 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本次探究中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无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3 患者的社会心理总评分比较
本次探究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WHO生活质量测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本次测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表3 两组患者的社会心理总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社会心理总评分比较(±s)
组别例数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观察组2856.71±2.1361.77±2.1454.12±2.4360.69±1.96对照组2853.19±1.9758.46±2.4353.17±2.1156.86±1.77
2.4 患者的存活时间比较
在本次探究中,通过后期的随访观察,我们发现采用了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9个月,没有采用靶向药物而单纯使用传统化疗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为17个月。数据发现,使用靶向药物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癌作为中国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一般不易察觉,大都在肝癌中后期才被发现,肝癌中后期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腹胀、消瘦、食欲欠佳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黄疸、腹水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不仅危害着患者的身体,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有的患者还出现了因化疗带来的心理变化导致不愿意与社会接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在在肝癌的治疗上,我们一般采取常规化疗的方法进行。常规的化疗方法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食欲变差、脱发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并且近年来有调查表明,有的地方因为介入技术普及快,导致很多地方的治疗技术尚不完善,导致了对于患者的治疗并不彻底或者治疗情况与预想情况产生差距等现象的产生,导致了对于患者的病情产生了延误;除此之外,有的医院会出现治疗太过的情况,严重损伤了机体的正常功能,对于患者的脏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靶向性药物作为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了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与潮流。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于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与靶向性药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但是由于靶向性药物毕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对于其效果还有较大的争议性,并且作为一种抑制性药物,现在的靶向性药物大都与传统的化疗方法结合使用。在本次的探究中,我们就对靶向性药物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与不良反应进行了探究。在探究中,我们分别设置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使用靶向性药物与不使用靶向性药物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使用靶向性药物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对于不使用靶向性药物的组别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其存活时间相对于没有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明显延长,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提高与改善,同时,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较大的提升,与社会的接触程度也有所增加。
综上,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使用靶向性药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并且相较于传统化疗方法不良反应没有增加,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将靶向性药物在肝癌的治疗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