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光、面具与模特
——港澳歌剧季盘点

2019-04-25周凡夫

歌剧 2019年1期
关键词:爱之基诺图兰朵

文:周凡夫

2018年9月底到10月中旬的短短半个月内,在香港和澳门共演出了四部歌剧,仿佛在用歌剧季迎接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这四部歌剧制作,香港的两部是卢景文担任监制导演的非凡美乐的《唐帕斯夸莱》(Don Pasquale),和莫华伦掌舵的香港歌剧院与纽约市立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图兰朵》(Turandot)。澳门的两部都是2018年澳门国际音乐节的节目,包括用作开幕的《爱之甘醇》(L'Elisir d'Amore),和《布鲁基诺先生》(Il Signor Bruschino)。

歌剧《唐帕斯夸莱》中,将节目册封面的漫画投映在舞台大幕上(作者提供)

港澳两地,先是分别上演了《唐帕斯夸莱》和《爱之甘醇》,都是纪念作曲家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1797~1848)逝世170周年的剧目,而与《图兰朵》同期演出的《布鲁基诺先生》,则是多尼采蒂的“前辈”(其实只年长5岁)罗西尼(G.A.Rossini,1792~1868)逝世150周年的纪念制作,是这四部歌剧中较少演出的作品。这四部歌剧的制作,除了可从“大处”去检视,还可从“小处”着眼,去体味导演的心思,如一记耳光、小小的面具、几个模特人形衣架等。

一记耳光和小编制乐队

先谈谈和一记耳光有关的《唐帕斯夸莱》和《爱之甘醇》。

《唐帕斯夸莱》主演连同6位哑剧演员,合共13人,每幕演出时间在30至35分钟之间,从序曲演奏开始,一气呵成。由于此次演出安排在只能坐400余名观众的香港大会堂剧院演出,气氛便更加紧凑。因为演出场地空间有限,吴怀世执棒只有14位乐手,弦乐五部合共仅8人的马勒乐团室内乐小组伴奏,幸好这出歌剧的音乐多调皮轻巧,小编制的乐队亦得以过关,皆大欢喜落幕收场,让观众开心离场。

左:歌剧《唐帕斯夸莱》第三幕,唐帕斯夸莱(右,唐景瑞饰)与医生马拉泰斯塔(左,歌顿饰)决定晚上到花园捉奸(非凡美乐提供)

右:歌剧《唐帕斯夸莱》第一幕,诺琳娜(左,林颖颖饰)与医生马拉泰斯塔(右,歌顿饰)密谋妙计(非凡美乐提供)

卢校长这一次为节目册封面画了主角唐帕斯夸莱的漫画头像,左脸上画出了很鲜明的五指手掌印。这个手掌印更被转化成剧场大幕上的投影,很明显地告诉观众,剧中发生在第三幕的、主角被掌掴一记耳光是重要的一场戏。

确实,要演好掌掴这场戏很关键,原因是这部三幕歌剧虽然是喜歌剧,整个演出的基调充满喜剧感,但这场戏却要很“严肃”才能突出其关键作用——正是这一记耳光才让唐帕斯夸莱醒悟。如果处理得很有喜剧感,引起哄堂大笑,关键作用的效果便没有了。就首演当晚(9月28日)的演出而言,两位关键人物——饰演唐帕斯夸莱的男低音唐景瑞和饰演诺琳娜的女高音林颖颖——不仅该场面的处理恰到好处,在全剧中的表现,都可用“唱演俱佳、表演精彩”来形容,这两个角色在剧中的形象性格及情节发展,都有很多机会发挥,让两人可以有较多空间去张扬各自的个性。

作为诺琳娜的爱人,唐帕斯夸莱的侄儿埃内斯托,则是位脑筋较简单的纯朴青年,男高音廖匡演出了“木讷”的形象,光彩便自然被其爱人及伯父抢去了。

伪称诺琳娜是其在修道院的妹妹来作弄唐帕斯夸莱的医生马拉泰斯塔,饰演者男中音戈登(Stefan Gordon)的外形与声线都不错,但直到第二幕第二场造访诺琳娜,两人密议由假公证人证婚的二重唱时才有机会发挥他的歌唱技巧。较特别的是,在戏中设计了两位在舞台上演奏的乐师,一位是埃内斯托被逐出家门后哀叹命运时遇到的街头小号手,另一位是第三幕诺琳娜与埃内斯托在花园中幽会时的情歌吉他手。

三幕戏基本只有唐帕斯夸莱家中客厅一个场景(街头与花园均以之简化而成),但这个客厅在第三幕由“新婚”太太将全屋翻新后,前后两个场景在色调、装饰上都有很强烈的对比,正好与诺琳娜假扮妹妹时的温婉羞涩,及“婚后”的泼辣、野蛮对应,这也是对扮演唐帕斯夸莱与诺琳娜的两位演员在歌唱及演技上的考验。而当晚在第三幕发生的掌掴事件则顺理成章,该剧的处理手法可谓非常成功。

歌剧《爱之甘醇》第一幕演出场景(澳门文化局提供)

《爱之甘醇》:澳门元素多

2018年澳门国际音乐节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突出“乐”的特色,所以选择了两部喜歌剧来作开幕节目。《爱之甘醇》安排在可容纳上千观众的澳门“旗舰场馆”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演出,《布鲁基诺先生》则在不足300座的岗顶剧院上演。

《爱之甘醇》是多尼采蒂1830年代多产时期的作品,上演频率非常高,在香港亦曾多次搬演。这次在澳门的演出的是苏黎世歌剧院(Zurich Opera House)的版本。

这次搬到澳门舞台上的制作,歌唱演员“国际化”,6位主要演员分别来自墨西哥、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和瑞士;合唱团则是近年来经常在澳门国际音乐节中演出过歌剧、甚至举行过专场音乐会的意大利西西里岛抒情合唱团(Coro Lirico Siciliano),乐团则是澳门乐团。其实,除乐团外,演出中饰演士兵、仆人、小童,甚至公证员的,都是“就地取材”的澳门本地演员(节目单中全无介绍交代,是不应出现的纰漏)。也就是说,这个国际性的演出制作班底,澳门元素也不少呢!

这个国际性班底的演员看来都有颇为丰富的歌剧演出经验,至于这个版本的导演阿萨卡洛夫(G.Asagaroff)则是有着德国背景的歌剧导演。由阿萨卡洛夫赏识起用而担任服装及布景设计的贝里戈利(T.Pericoli),原来是意大利的著名漫画家和画家,他为这个制作做出来的舞台布景和服装很有个人风格,带有艳丽而鲜明的色彩,如水彩画般透明鲜艳。在相距23年后(这一版本的首演是在1995年5月),这种鲜活艳丽感仍非常耀眼,为这个制作的视觉效果抹上一重华彩。

《爱之甘醇》能成为喜歌剧经典,主要在于剧中有不少传世而动听的咏叹调,包括第一幕的“多么美丽,多么可爱”(Quanto e bella,Quanto e cara)和第二幕的“偷洒一滴泪”(Una furtiva Iagrima),饰演男主角内莫里诺的男高音查康-克鲁斯(Chacon-Cruz)演活了傻头傻脑的木讷青年,但这两首名曲唱来则只是中规中矩,他留在傻头傻脑的角色中,未能戏剧性地变成“情圣”,唱来便少了点动人的魅力。其实,当阿狄娜得知内莫里诺卖身参军入伍,为的是购买灵药,情急下掌掴了内莫里诺一记耳光,自己也清醒了,原来自己爱的是内莫里诺,奈何内莫里诺却没有在这一记耳光下,从木讷傻人变为“情圣”,不然他的歌声应更有感染力!

《爱之甘醇》的主要演员也只有6位,唱和演都能突出鲜明形象的,却是两位男中音配角。饰演军官贝尔科的俄罗斯歌唱家拉夫诺夫(A.Lavrov),和演唱江湖郎中杜卡马拉的意大利歌唱家(一般以男低音来唱)安东尼奥兹(A.Antoniozzi),两人的歌声都饱含光彩和富有穿透性,唱活和演活了这两个性格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物——高傲自负的军官和巧语油滑的江湖骗子,特别是后者有不少独唱、重唱和绕口令般的饶舌歌曲,非常动听,在第二幕开场与阿狄娜的二重唱《船歌》,将抒情歌曲和谑趣歌唱融合,可以说带动了整个制作的气氛。

扮演阿狄娜的女高音嘉柏罗妮(S.Gamberoni),能在一片搞笑声中,保持着对爱情的严肃态度,加上不俗的声线与外形,可谓表现可圈可点。至于饰演女配角珍妮塔的韩国女高音朴慧尚,尽管唱段不多,但第二幕第二场,她带领合唱团唱出的女声合唱“说起来也奇怪,这能是真的吗”,却很有表现力。

歌剧《爱之甘醇》第二幕演出场景(澳门文化局提供)

《爱之甘醇》虽有不少合唱段落,但分量不重,对西西里岛抒情合唱团来说,唱来轻而易举,这也是这部喜歌剧在处理上要达到的效果,轻巧调皮、毫不费力。德国指挥家威克特(R.Weikert)棒下的澳门乐团演奏起来也可以更轻快、更放开。

《布鲁基诺先生》:羽管键琴和特殊道具

《布鲁基诺先生》是罗西尼五部独幕歌剧“可笑的闹剧”系列的压轴之作,副标题是“儿子赢得了游戏”,讲述的是200多年前好事多磨的爱情故事,从序曲开始,便无比动听。故事描述弗洛维莱(Florville,男高音)在父亲刚去世就去找女友索菲亚(Sofia,女高音),要娶她为妻。原来索菲亚的监护人哥登齐奥(Gaudenzio,男低音)与弗洛维莱之父不和,极力反对两人结合,还要她下嫁给老布鲁基诺(男中音)的儿子小布鲁基诺(男高音)。弗洛维莱并不气馁,找到小布鲁基诺,最终当然是娶得美人归,大团圆结局。选用罗西尼这部早期相对冷门的作品来纪念这位意大利歌剧天才逝世150周年,也显得别有新意。

左页:歌剧《布鲁基诺先生》剧照,一双爱侣难舍难离的场面(澳门文化局提供)

留意乐池中的乐队,结合了早期巴洛克时期由指挥兼演奏羽管键琴的形式来演出。在乐池中的日内瓦室内乐团(L. Orchestre de Chambre de Geneve)弦乐五部共8人(3+2+1+1+1),木管6人,再加两支圆号,合共16人;在指挥弗兰科·特林卡(Franco Trinca)面前的则是一台羽管键琴。

作为指挥的特林卡除了带领16人乐团演奏和兼奏羽管键琴外,还要参与舞台上的表演。在歌剧演出的末段,刻意安排戏中角色三番两次“忘记台词”,由指挥担任“提词员”,角色才能让戏演下去,借此来增添更多喜剧色彩。

这部歌剧主要有7位歌唱演员,背景同样颇为国际化:分别来自瑞士、法国、意大利、阿根廷和奥地利。担任音乐总监及指挥的特林卡,是位富有歌剧演出经验的指挥家,他和担任导演、布景及服装设计的佩特里斯(P.A.Petris)都是意大利人。

论音乐,这部喜歌剧让扮演情侣的男女主角。演弗洛维莱的阿根廷男高音卡米连诺(M. N.Camelino)和演索菲亚的法国女高音格兰奇(M.Grange),在独唱上的发挥机会不算多,虽然设计了两人的“爱情二重唱”,但带动整个戏剧性发展的真正主角却仍是两位男中音歌唱家——扮演老布鲁基诺的意大利歌唱家戈维(M.Govi)和扮演监护人哥登齐奥的瑞士歌唱家米尚(S.Michon),剧中为数不少的重唱唱段,多由这两人,特别是戈维带动其急口令般的快速唱段,表现喜剧效果尤为出色。

上:歌剧《布鲁基诺先生》剧照,黑色人形衣架成为演员的道具(澳门文化局提供)

这个来自瑞士的制作,布景道具和服装都是古今结合,既有时代气息,又保留有传统典雅风味,将这个制作安排在澳门岗顶剧院演出,可说是相互呼应。这座葡萄牙人当年(1860年)兴筑,成为大中华土地上首座西式剧院的建筑,剧院的内部设备早已更新现代化,但仍保留欧洲古老剧院的结构装饰。因此,这个制作为观众带来的氛围,也就不同了。剧中的布景,采用了不少类似红酒木箱的堆砌,而最瞩目的则是三座横置于舞台上的墨黑色的人形模特,不但增添了空间的趣味性,还不时成为演员演出过程中用作展示个人情感动作的辅助道具。甚至连置于舞台后面似乎是作为背景的黑板,也成为展示角色感情的道具。

全剧7位演员,在戏剧上的表现形象鲜明、戏味十足,两位男中音统率着整个演出,主导着观众的情绪起伏,戏剧表现也十分出色。至于最后才出场,由饰演警员的男高音考西(F.Caussy)兼演的小布鲁基诺,最终被处理成为一位同性恋者可谓“神来之笔”,是极为现代化的导演处理。

《图兰朵》:华丽的想象空间

较《布鲁基诺先生》早两天(10月10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开演的《图兰朵》,是香港歌剧院与国际著名的纽约市立歌剧院(New York City Opera)合作,由NYCO的常务总监卡帕索(M.Cheal Capasso)执导的全新制作。

歌剧《图兰朵》剧照(香港歌剧院提供)

这个制作的特色,如按照导演在节目册中“导演的话”去理解,可能会带来不少想象空间:“虽然作品以中国宫廷为背景,但内容却来自12世纪的波斯,于18世纪由意大利作家卡罗·歌齐改编成话剧,后于20世纪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改编成歌剧……对于1920年代的意大利观众来说,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地点与时间,而是一个用来写神话故事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国度……我是美籍意大利人,我们的制作团队来自美国和匈牙利。我们的目标并不是重现真实的北京宫廷,而是捕捉20世纪初中国在西方观众眼中的异国情调和神秘感,力求透过普契尼的观感,借鉴歌齐的话剧剧本,讲述《图兰朵》的故事……”

但事实上,展现在舞台上的布景、服装、灯光等构成的视觉效果,完全能达到《图兰朵》这部歌剧应有的华丽、宏大。两扇大红色调圆头金钉的大门、大红色中国灯笼、辉煌的龙椅以及加入现代西式设计的中式袍服,完全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皇城。即使在西方观众眼中,这些都也都是“过时”的异国情调和神秘感了,谈不上有何创意,也难以带来想象空间。

或许,要谈创意,可能便是剧中加入了“面具”的元素,不仅合唱团扮演的群众角色,甚至连图兰朵也都戴上面具来演出。面具有黑色、白色两种,至于如此设计有何用意,那就要靠观众自己去想象了。图兰朵在第三幕除去了面具,那么面具是否便是代替了原来的面纱呢?但图兰朵的面纱是在第三幕被卡拉夫王子强吻时才扯下来的啊!至于合唱团群众的面具,是刻意来模糊演出者的真正面孔,还是表示百姓群囚都只是盲目的没有自己的面孔呢?终场谢幕时,面具仍没有除下(据说最后一场演出时终于除下了),又有何用意呢?这的确很有想象空间,当然,如果想不到答案,便会觉得面具的设计只是“故弄玄虚”罢了。

作为歌剧观众,视觉享受固然重要,但音乐质量始终是更重要的所在。笔者观赏的第二场(10月11日)中,饰演图兰朵的是美籍俄裔女高音库杜莉(Mlada Khudoley),她是马林斯基剧院的星级歌唱家;饰演卡拉夫的是阿根廷男高音波尔塔(Gustavo Porta),足迹遍布几乎所有著名歌剧院。两人的唱功较外形更具说服力;但更让人关注的,其实是被很多人认为是这部歌剧真正主角的柳儿——来自马林斯基剧院的女高音帕芙露娃(N.Pavlova),她的唱功、演技甚至外形都有星级光芒。和她演对手戏的男低音盖瑞安(J.Galyon,饰演帖木儿),水平亦很高,但还是被帕芙露娃的光芒掩去了。至于演出平、彭、庞三位大臣的香港本地歌唱家钱琛铭、陈晨、陈永,不仅戴上面具演出,而且还丑角化,幸好三人的演唱并没有搞笑,唱与演都可用“出色”二字来形容。至于由在国际乐坛上颇为活跃的奥尔米(Paolo Olmi)带领的香港管弦乐团,是另一本地元素,完全能发挥该剧“场面盛大效果壮丽辉煌”的要求。

歌剧《图兰朵》中,平、庞、彭三位大臣及卡拉夫的对手戏场面(香港歌剧院提供)

猜你喜欢

爱之基诺图兰朵
论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创作的中国元素融入及启示
做一回基诺人
爱之真谛
歌剧 《图兰朵》的故事(二)
爱你,坚持不渝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国家大剧院第一部自制歌剧《图兰朵》再度归来
基诺山“森林交换”的环境史研究
大鼓敲响基诺山
爱之温柔,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