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四读式”教学
2019-04-24陈万龙
摘 要: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近40多首内容丰富、情文并茂的古代诗歌,它们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负载着诗人浓浓的或热爱大自然、或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其中更加包含了诗人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古人常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来形容诗歌的无尽之美。那么,在条件极为简陋、现代化教学媒体非常匮乏的偏远农村小学,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的这种艺术之美呢?这个问题不由得让我想起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句来。诚然,作为古诗这种意蕴深远、感情浓郁的古代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引导学生去细细地进行品读,不去细细地品味和推敲,只靠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指令式的“包办式”“填鸭式”教学,就无法使学生从根本上感悟中国古代的诗歌之美。
关键词:初读;品读;美读;诵读
笔者以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特别注重朗读教学,在课堂上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感受古诗的艺术之美,使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中去掌握学法,训练想象力;而且这样做,不但解决了农村小学因无法用现代教育媒体给学生创设声情并茂的情境而带来的困窘,还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 初读解诗题
通读全诗,主要以“指名让学生读”“让学生自由读”为主。主要目标便是让学生对古诗中生字新词的认读,诗题的理解及对诗人和时代背景的了解。这是一个初步感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学生大脑中逐步形成初读表象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教师必须设法排除学生学习古诗由于年代相隔太远而无法产生共鸣的障碍。可以先让学生提前查阅古诗作者的一些相关资料,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学生理解诗意、品赏意境定下一个感情基调。
二、 品读悟诗情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古诗中的词句都凝结着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意向,都集中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情感倾向。如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教师可首先通过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抓住“千山”“万径”等词语,让学生细细地进行琢磨,然后慢慢地品味出整个画面的幽静沉寂、广阔寥屏;“孤”“独”分别用来修饰“舟”“钓”;“寒江雪”又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最后形成了一副诗人凝练概括的图景。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让学生把握此诗深沉的基调,同时要求学生用略为低沉的语调进行朗读。
三、 美读赏意境
前面已经说过,诗歌是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那么,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感悟到这种魅力呢?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精神最集中表现的就是诗歌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与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的有机融合,同時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所以,笔者在这里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广大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且“得其法”,在“美读”中传情、入情、激情,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体会诗歌中丰富的人文思想,从而净化心灵和熏陶自己的情操。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和联想到的人、事、景、情,通过配乐朗读、白板演示、自主绘画、小组交流、练写片段等形式进一步表达出来。教师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能自主地把零碎的东西还原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悟到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美、文辞美,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喜爱。
四、 诵读记诗文
中国古代诗歌大都词藻华丽、文质兼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更加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而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又是鉴赏诗歌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诵读是现代诗歌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再升华的过程。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为了能使孩子们真实感受到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了使这种优美的艺术形式能长久不息地传承下去,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一定要摒弃那种陈旧的、机械的教学方法,代之以一种新型的、生动活泼的、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同时又决不能丢弃“诵读”这个诗歌学习的根本。
一言以蔽之,在读中品味古诗,是诗歌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
作者简介:
陈万龙,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昌宁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