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2019-04-24葛玉梅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瑞替普通率溶栓

葛玉梅

新疆裕民县人民医院内科,新疆裕民 834800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的是缺血性胸痛症状明显,疼痛持续时间在20 min以上,同时伴随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心电图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1]。患者在发病前1~2 d可能存在胸部不适、乏力、活动时心悸、心烦气躁等症状表现,既往无心绞痛症状者可有心绞痛症状出现,或原有心绞痛出现加重趋势,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单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效果。发病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发热、心动过速、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白细胞数目增高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2]。医疗水平与溶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溶栓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明显缓解各项症状表现,控制疾病发展进程。瑞替酶谱是现阶段进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常用溶栓药物,治疗该疾病成效显著[3]。为深入探讨瑞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该院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收治的5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予以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研究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在收治的10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所用溶栓药将入组患者分成每组均为54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29例男性患者和26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2~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1.5)岁,梗死部位:前间壁 20例,广泛前壁18例,下壁16例,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0.5~20 h,平均(9.2±0.5)h;观察组有 26 例男性患者和 28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在41~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1.6)岁,梗死部位:间壁 22 例,广泛前壁 17 例,下壁15例;发病至溶栓间隔时间0.4~19 h,平均(9.2±0.5)h。该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该次研究目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4],满足溶栓治疗条件:持续性胸闷、胸痛时间超过30 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两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②年龄:40~85岁;③发病时间<24 h。排除标准;①心脑肝肾等重要组织器官严重病变者;②出血功能、凝血功能异常者;③精神病患者或既往存在精神病史者;④血压水平超过180/110 mmHg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前均需进行心电图监护,协助指导患者完成血、尿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用瑞替普酶本品与10 mL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时间不超过3 min,之后进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0.5 h后再次给药。治疗完成后根据患者需要进行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或他汀类药物,同使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予以严格观察。

1.3 观察指标

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为依据进行两组不同溶栓时间再通率的比较,判定标准[5]:①抬高的ST段心电图在溶栓后2 h内下降幅度超过50%;②接受溶栓治疗2 h内胸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③溶栓治疗2 h内有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症状出现;④发病14 h内有血清CK-MB峰值出现。以上四项出现其中两项或两项以上可判定为再通,但仅存在第二项和第三项时,无法判定为再通。同时对两组患者在该次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文中数据均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不同溶栓时间再通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n(%)]表示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临床再通率

观察组在发病0~2 h内的溶栓再通率为90.0%,2~4 h溶栓再通率为 94.4%,4~8 h溶栓再通率为91.7%,8~16 h溶栓再通率为84.6%,明显高于观察组对应阶段溶栓再通率50.0%、55.0%、42.9%和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在该次研究中共出现1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观察组在此次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死中常见类型,该疾病的产生主要在于冠状动脉斑块损伤所致急性闭塞性血栓。大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有斑块形成导致管腔闭塞,引发心肌梗死症状,左心室心肌梗死较为常见,右心室和左右心房梗死较为少见。多数患者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心率加快表现,心率缓慢少见,血压下降明显;发病早期可见患者心电图ST段呈现向上抬高,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R波减低;急性发病期心电图表现以异常高达且不对称T波;通常临床不选择首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诊断此病,往往需要在发病10~30 min后再次复查[6]。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应以恢复心肌血液灌注,挽救濒死心肌、预防梗死面积扩大,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与改善,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其他并发症为原则。血栓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患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氧化所致,部分患者出现血栓的原因在于冠状动脉持久痉挛引发心肌梗死病变,在此基础上导致血栓形成,使得心肌梗死范围呈现扩大趋势[7]。

表1 两组临床再通率对比结果

一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心肌坏死数目在患者预后工作的开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尽快恢复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限制心肌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倘若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实施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受损心肌的血液灌注,进而控制梗死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溶栓疗法应运而生。

溶栓疗法也就是溶解血栓的治疗方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给药途径可将溶栓治疗分为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两种。与动脉溶栓方式相比,应用静脉溶栓时无需插管,可在基层医院甚至是救护车中推广应用,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瑞替普酶是常用的溶栓药物,通常用来治疗冠状动脉阻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给予患者溶栓治疗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心室功能的恢复。一般来讲,发病与溶栓间隔时间越短,溶栓治疗效果越明显[9-10]。

从该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在发病至溶栓时间 0~2 h、2~4 h、4~8 h 和 8~16 h 4 个阶段的溶栓再通率分别为50.0%、55.0%、42.9%和41.7%。观察组在对应阶段的溶栓再通率依次为90.0%、94.4%、91.7%和84.6%,存在统计学方面的差异 (P<0.05),这一结论表明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再通率;观察组患者在该次研究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4%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徐洪庆等人[11]在研究中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6.67%、33.33%、16.67%和3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33%、16.67%、6.67%和10.00%,存在数据差异(P<0.05)。二者所得结论基本一致,证明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案,不但能够使临床再通率得到明显提升,也可减少治疗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予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瑞替普通率溶栓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