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探析

2019-04-24顾忠文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色素不稳定性红花

顾忠文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内科,吉林吉林 132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不仅要求疾病的治疗可以维持生命体征,还需提升治疗舒适度,减少疾病带来的安全隐患[1]。而冠心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病症,其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处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发病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沉积,导致出现不稳定的继发性病理变化,例如:血栓变化、侵蚀变化等,引发缺血性与缺氧性心绞痛,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针对于此,下文分析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评价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在其中的应用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最高为79岁,最低为52岁,中位年龄(65.23±1.22)岁,27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中位病程(7.23±1.44)年,有15例为高血压,15例为糖尿病,20例为高血脂症。实验组年龄最高为78岁,最低为53岁,中位年龄(65.24±1.23)岁,28 例为女性,22 例为男性,中位病程 (7.24±1.45) 岁,20例为高血压,15例为糖尿病,15例为高血脂症。纳入标准:经过检查符合UA的诊断标准[3];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研究的同意书;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对该次研究所采用的药物过敏;心包炎;心内膜炎;肺动脉血栓;肺高压;恶性心律失常;重度感染;肺炎[4];凝血功能障碍;精神衰弱。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呈现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进行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国药准字:H20113276)20 mg/次,2 次/d。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国药准字:H44023881)100 mg/次,1次/d[5]。加上阿托伐他汀以及琥珀酸美托洛尔(国药准字:J20150044)20 mg/次,1 次/d[6]。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50582)治疗,100 mL/次[7]。

1.3 判定指标

①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②在治疗之后心绞痛频率与持续时间等消失,判定为显效;在治疗之后心绞痛频率与持续时间减少,判定为有效;在治疗之后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本次研究中的治疗效果采用显效+有效的形式计算[8-9]。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

2.2 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

对比两组治疗之前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以及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之后的数据,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对比(±s)

组别 发作频次(次/周)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持续时间(min)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实验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7.1±1.1 7.2±1.2 0.434 3 0.665 0 2.1±0.3 4.2±1.3 11.129 9 0.000 0 6.5±1.1 6.6±1.3 0.415 2 0.678 9 2.2±0.3 3.9±1.3 9.009 9 0.000 0

3 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病症,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认为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易损斑块、血小板凝聚,之后形成血栓,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的现象,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症进行了常规的西药治疗,采用拜阿司匹林药物,具有较高的抗凝作用,且调脂效果较好[10]。且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阿托伐他汀以及琥珀酸美托洛尔药物,能够有效的对心绞痛症状进行缓解。与此同时,为了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可以要求患者戒烟戒酒,肥胖患者减肥,对饮食以及运动进行调节,如若出现不良情绪,还需进行疏导。虽然目前在西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效果,但是,尚未达到根治性的目的。因此,需要探索最佳的治疗措施。

在中医辩证中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胸痹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脏腑亏虚,痰浊与气滞,并且出现血瘀现象,导致心脉痹阻。在治疗过程中,将心血瘀阻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开展各方面的分析工作,将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等作为主要目的。而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主要采用红花药物进行治疗,红花具有破血与养血的效果,并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绞痛治疗作用。在上文研究中,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80.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为98.0%。而在吕亚敏等[11]专家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可见,该次研究中的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与西药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高的价值。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弥补西药治疗不足,在红花配伍之后,可以起到心脉瘀阻的治疗作用,预防血液粘度带来的影响,并对血管紧张素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实现降压的目的[12]。且在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能起到冠状动脉心肌灌注量的增加作用,实现心肌缺血的治疗目的,减少血小板聚集症状。因此,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的过程中,除了要使用西药进行治疗维持生命体征之外,还需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开展治疗工作,达到血管新生的治疗效果,促进微循环的有效改善,同时还能达到镇痛以及抗炎的药理作用,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13-14]。

综上所述,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实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能够加快康复速度,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功能,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较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黄色素不稳定性红花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HPLC法测定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