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教育资源应用于生物学科教学一例
2019-04-24金荣莹
金 淼 金荣莹
(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 100050)
自然博物馆属于博物馆中的一个类别,其教育资源包括展览、标本模型、教室和教育活动等。以动物、植物、古生物和人体四大类为主要陈列内容,利用独特的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个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生物多样性等科学概念。通过对展厅实物、数据等事实和证据进行观察、比较和推理等过程构建科学概念。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建立在科学思维的基础上,自然博物馆具有一定优势。
科学思维是卓越的思维习惯,是生物学课程可以实现、也应该实现的课程目标和育人价值[1]。结合学生到自然博物馆中参与社会实践、研学活动等契机,借助场馆中的教育资源,设定明确的活动目标和实施过程,组织生物学教学,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以教材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节内容为例: ①由于该内容的课堂教学资源有限,平时教学过程只能通过图片等手段组织,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自然博物馆在这一主题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②本节内容正好位于开学初,部分学校有到场馆中开展社会实践的计划;③学生到场馆中参观常缺乏目的性,自然博物馆不能提供足够的辅助参观资源,如讲解、学习单和教育活动等,学生的参观过程收获有限,即便场馆提供了相关资源,也可能由于学生的不同特征而与学校的活动目标有所差异。
基于以上3点,在学生外出到场馆参观的过程中要设计相关内容,实现学生有目的地参观,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完成部分教学任务,同时提升参观和教学的质量。
1 内容分析
1.1 教材分析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第4单元第1章“人的由来”第1节的内容,包括现代人和类人猿拥有共同的祖先,人类从猿到人的演化,露西和石器化石的介绍。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在于: ①运用比较方法找出现代人和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总结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④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演化来的观点。
1.2 资源分析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社会包括在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人之由来”展厅是馆内的四大基本陈列之一,相关知识内容接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展览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就人的起源和演化、个体人的由来以及人的生态地位等方面,按照时间和演化顺序,借助图版、标本、多媒体、景观、投影和幻影等手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展厅内容基本涵盖教材中背景资料的所有内容(表1)。展厅相对空旷和安静,适合于组织单个班级的学生开展活动。
2 教学目标
(1) 理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演化来的;掌握现代人类和类人猿拥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归纳人和猿的主要区别;了解现代人类的主要演化进程。
(2) 通过展厅参观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开放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等。
(3)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的演化同样适用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公共场所应建立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3 教学过程
3.1 行前组织 行前告知学生: 本次自然博物馆的活动中,应重点关注“人之由来”展厅,该展厅的参观将由教师来引导完成;了解学生对人类的起源、个体人的由来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行前组织中应弱化
表1 自然博物馆展厅内容涵盖教材中资料的内容
注: A.展板(文字+图片);B.标本、模型等实物;C.场景复原;D.增强现实技术;E.视频
“本次活动要完成该课程的学习”等内容,让学生在轻松的心情下参与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外出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应是轻松、愉快的,过度强调学习内容会让学生产生一定压力;通过行前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现阶段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困惑,便于教学过程节奏的把握;在学生学习中应重点突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到组织过程。
3.2 组织教学 由教师带领学生按照“人之由来”展厅的展示顺序,联系教材内容,通过教师对关键点的讲解,让学生对实物和图片进行观察、阅读展板文字,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学习理解人类的主要演化过程、认识到现代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以及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借助学习单,让学生对观察、比较和阅读等结果进行记录。注意引导学生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要渗透科学精神的教育,用事实和证据说话。
设计意图: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采用集体参观法、观察对比法和情感体验法。通过展厅参观,结合情境,利用展板、标本和模型等实物资源,在完成教材中教学任务基础上,获取更系统和具有广度的知识信息,将学校教材拓展和延伸。通过对人类演化的不同阶段的头骨、骨架的比较,发现其结构的演变趋势和过程,对现代人和类人猿进行比较时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推测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长期竞争中演化发展的。教师作为“讲解员”在引导学生参观的过程中,借助讲授、引导观察比较将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融进参观环节中,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完成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以教材中“少女露西”为例,借助对标本复制品实物的观察,与其他时期化石证据进行比较,理解“露西的髋骨较宽阔,上肢骨和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更粗壮”等内容。
借助真实的情境和内容,使学生在科学的思维过程中,形成科学概念。学习单帮助学生记录不同时期人类演化的过渡特征,让学生发现差异,形成观点,建立知识体系。
3.3 教学总结 通过观看展厅中呈现的人类演化五个阶段主要特征、生活场景(采集、狩猎、使用工具、穿衣和殡葬等活动)及其演化过程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系统、动态地理解人类的演化过程,理解人类演化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证据。
设计意图: 由博物馆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动画演示,位于“人之由来”展厅的最末端,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适合中学生观看,内容不仅介绍了人类的进化历程,而且把各个时期人类演化阶段的主要特点及生活环境加以描述,将现代人演化主线的全过程以轻松的形式加以展现。同时,也蕴含丰富的知识点,使学生既了解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又认识到了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生活,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适应、演化而来。
4 教学反思
博物馆展厅的学习除了在知识内容、知识体系方面便于学生理解,还可从科学探究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例如,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是如何利用化石证据来进行推测和形成科学观点(科学家根据足迹化石复原了阿尔法南猿一家生活场景等);教学过程也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通过阅读、观察、对比和记录等方法成为学习主体。相较于课堂中的讲授教学,此种学习过程对于知识系统性、逻辑性的把握更到位,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对于人类的起源内容的学习,学生由于缺乏直接经验的获得,内容离实际生活有距离,对相关内容既感兴趣又觉得不易理解。可借助博物馆资源来进行学习,通过事实和数据,理解演化过程各时期之间的联系、逻辑关系等,获取的不再是一个个的知识点,而是一幅人类演化的过程图和全景图,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但是,内容的设计和过程的组织,需要教师事先与场馆进行沟通和设计,并提前到场馆中进行实地考察,便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推进;同时,展厅中的信息含量显著地超过教材的范畴,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开放的教学环境对现场教学的组织能力等也提出了要求,教师的教学准备过程应更加充分和具体。在完成教学参观环节后,应为学生提供额外的自由参观和学习的时间,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