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CTLA-4水平 及其临床意义

2019-04-24方华伟郑晓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调节性特发性尿蛋白

方华伟,郑晓荣

(嘉兴市第二医院 肾内科,浙江 嘉兴 314000)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膜性肾病的主要类型,也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1-2]。肾小球上皮侧抗体介导免疫复合物形成,其是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损伤的主要机制[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具有多种免疫学效应,具有下调免疫应答作用,与多种免疫性疾病关系密切[4-5]。本文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sCTLA-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嘉兴市第二医院肾内科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0例作为膜性肾病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膜性肾病组: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48.57±13.24)岁。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47.59±14.12)岁。纳入标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均经活检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对照组患者经体检身体健康。排除标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近3个月内使用过环磷酰胺、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环孢素A及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过敏性紫癜及肿瘤等继发性膜性肾病;病史中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患内外科等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等体检检查结果异常。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再降压、利尿、抗凝及调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泼尼松龙的起始剂量为0.8~1.0 mg/(kg·d),维持2个月后每2个星期减原始剂量的10%至停用;环磷酰胺的初始剂量为1~2 g/d,3个月后开始减量,6个月时维持0.75~1.50 g/d,12个月时维持0.5~1.0 g/d,直至停药。

1.2.2 临床资料收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12个月时)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量及血肌酐(serum creatiroine,Scr)]等资料。

1.2.3 疗效评价治疗12个月时判断疗效,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尿蛋白<0.3 g/d,肾功能和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血清白蛋白> 30 g/l,尿蛋白减少≥5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2.4 调节性T细胞测定对照组患者抽取体检当天清晨外周静脉血、膜性肾病组患者抽取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12个月)外周静脉血,取100μl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全血,加入流式专用管中,加入CD25-PE和CD4-FITC混匀,孵育30 min标记CD4+、CD25+T细胞,经过穿膜、封闭后,加入APC-抗人Foxp3单抗孵育30 min,用FACS Aria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检测调节T细胞(CD4+、CD25+及Foxp3+T细胞)在外周淋巴细胞中的数量(实验所用所有抗体购自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

1.2.5 血清sCTLA-4水平测定对照组患者抽取体检当天清晨外周静脉血、膜性肾病组患者抽取治疗前和治疗后(治疗12个月)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sCTLA-4水平(ELISA试剂盒购自奥地利Bender Medsystems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血清白蛋白、Scr、24 h尿蛋白量、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cr和24 h尿蛋白量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膜性肾病不同危险程度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膜性肾病中高危组和低危组血清白蛋白、Scr、24 h尿蛋白量、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中高危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均低于低危组,而Scr和24 h尿蛋白量高于低危组。见表2。

2.3 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Scr、24 h尿蛋白量、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而Scr和24 h尿蛋白量低于治疗前。见表3。

2.4 膜性肾病不同疗效组各临床指标比较

不同疗效组血清白蛋白、Scr、24 h尿蛋白量、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均高于无效患者,而Scr和24 h尿蛋白量低于无效患者;完全缓解患者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及sCTLA-4水平均高于部分缓解患者,而Scr和24 h尿蛋白量均低于部分缓解患者。见表4。

2.5 治疗前sCTLA-4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sCTLA-4水平与血清白蛋白、调节性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84和6.421,均P=0.000),与Scr、24 h尿蛋白量呈负相关(r=-0547和-0.628,均P=0.000)。

表1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n=80,±s)

表1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n=80,±s)

组别 血清白蛋白/(g/L) Scr/(μmol/L) 24 h尿蛋白量/g 调节性细胞计数/(个/μl) sCTLA-4/(ng/ml)膜性肾病组 25.46±5.42 86.47±15.32 5.13±1.42 21.73±4.65 0.53±0.18对照组 44.15±6.23 58.35±13.24 0.04±0.01 32.84±5.18 0.98±0.21 t值 20.244 12.421 32.060 14.275 14.55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膜性肾病不同危险程度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膜性肾病不同危险程度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血清白蛋白/(g/L) Scr/(μmol/L) 24 h尿蛋白量/g 调节性细胞计数/(个/μl) sCTLA-4/(ng/ml)中高危组 63 23.71±5.08 92.16±13.03 5.74±1.06 18.35±4.82 0.49±0.16低危组 17 31.64±5.23 77.25±12.19 2.68±0.77 24.67±4.73 0.64±0.17 t值 5.677 4.241 11.115 4.816 3.386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n=80,±s)

表3 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n=80,±s)

组别 血清白蛋白/(g/L) Scr/(μmol/L) 24 h尿蛋白量/g 调节性细胞计数/(个/μl) sCTLA-4/(ng/ml)治疗前 25.46±5.42 86.47±15.32 5.13±1.42 21.73±4.65 0.53±0.18治疗后 38.47±5.83 66.45±14.86 1.21±0.32 27.68±4.82 0.82±0.20差值 -13.01±1.73 20.02±3.26 3.92±0.84 -5.95±0.93 -0.29±0.06 t值 67.263 54.928 41.740 57.224 43.23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4 不同疗效组血清白蛋白、Scr、24 h尿蛋白量、调节性细胞和sCTLA-4水平比较(±s)

表4 不同疗效组血清白蛋白、Scr、24 h尿蛋白量、调节性细胞和sCTLA-4水平比较(±s)

注:1)与无效比较,P<0.05,2)与部分缓解比较,P<0.05

组别 n 血清白蛋白/(g/L) Scr/(μmol/L) 24 h尿蛋白量/g 调节性细胞计数/(个/μl) sCTLA-4/(ng/ml)无效 21 24.42±5.38 83.24±14.53 4.97±1.23 23.42±4.16 0.56±0.15部分缓解 16 36.47±5.971) 68.69±14.731) 1.53±0.381) 26.75±4.721) 0.77±0.171)完全缓解 43 41.32±6.061)2) 62.14±14.651)2) 0.21±0.071)2) 30.79±4.631)2) 0.93±0.141)2)F值 58.506 14.669 378.08 19.487 44.00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膜性肾病主要的治疗为免疫抑制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经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完全康复;部分患者经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尿蛋白转阴;也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可能发展为肾脏病末期,需要透析维持治疗[6-8]。特发性膜性肾病在特定条件下抗原暴露,被树突细胞识别并递呈给CD4+T细胞,CD4+T细胞在白细胞介素4的作用下被激活,并分为呈Th2细胞。Th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Th2分化[9-10],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激活B淋巴细胞,促进特异性抗体IgG4释放,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基底膜增厚,从而引起足细胞损伤,发生蛋白尿[11-12]。

CTLA-4是CD28同源分子,CTLA-4可和CD28竞争性结合B7-1分子和B7-2分子,干扰Th1/2的转录活性,影响Th细胞亚群发育,引起T细胞功能下 降[13],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下调T细胞反应,抑制免疫应答反应[14]。sCTLA-4是膜结合CTLA-4蛋白的可变剪接物,sCTLA-4序列缺失膜结合区氨基酸片段,其表达量随着T细胞的活化而减少,而膜结合CTLA-4的表达量则随着T细胞的活化而增加[15-16]。本研究发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sCTLA-4水平下降,血清sCTLA-4水平可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其水平下降程度在疾病严重程度、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时血清sCTLA-4水平下降,从而对Th1/2的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降低,上调T细胞反应,引起免疫应答反应,促进肾小球上皮细胞或基底膜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促进基底膜增厚,引起足细胞损伤,发生蛋白尿。sCTLA-4水平越低,对Th1/2的转录活性抑制作用越低,引起足细胞损伤越严重,尿蛋白水平越高。治疗后,随着sCTLA-4水平升高,对Th1/2的转录活性抑制作用增强,对足细胞损伤减轻,蛋白尿减少。

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可 抑 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自身反应性CD8+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分泌[17-18]。调节性T细胞还可抑制抗原递呈细胞活化Th细胞、Th细胞活化B细胞及B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减弱免疫复合物对组织的损伤[19]。研究发现,在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数量也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异常和膜性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20]。调节性T细胞可表达CTLA-4,降低CTLA-4水平可抑制调节性T细胞活性,减弱其对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从而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21-22]。本研究发现,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血清sCTLA-4水平和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呈正相关。表明血清sCTLA-4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

综上所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sCTLA-4水平下降,抑制其对调节性T细胞的活化,降低调节性T细胞对免疫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免疫复合物对肾组织的损伤。

猜你喜欢

调节性特发性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作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人及小鼠胰腺癌组织介导调节性T细胞聚集的趋化因子通路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