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守正创新中激活短视频精品化基因
——来自省级广电融合转型一线的观察与思考

2019-04-24陈超

视听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资讯广电传统媒体

陈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目前,全国各省级广电机构基本完成新媒体布局,纷纷以微博微信为突破口,并在原有自建网络电视台基础上,利用云技术试图在资讯类新媒体市场上分一杯羹。这场传统媒体的集体“再出发”犹如一次“大象转身”,行业阵痛与发展机遇并存。

一、焦虑转型:省级广电融合之路面临三重压力

在笔者看来,省级广电主动寻求融合传播路径的背后,实质是在被动中回应现实发展困境。外部之变、政策导向、内部竞争迫使传统广电媒体必须迅速转型。

外部之变。就大形势而言,互联网兴起是传播方式变革的主导力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在移动通信技术进步和智能手机普及的加持下,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络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1]美兰德媒体咨询公司在2018年对全国网络视频用户近一个月收看网络视频的主要终端分布调查结果看,有93.8%的受访者选择手机。[2]由此可窥,互联网视阈下的接收方式之变,助推市场由参考电视收视转向偏重关注流量,进而加速媒体生态重构。

面对巨大的流量市场,嗅到短视频商机的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助力下快人一步,先行布局。其中,2016年11月正式上线的梨视频被学者视为填补了国内资讯类短视频空白。[3]梨视频将自身定位为“资讯类短视频生产者”,通过三方面发力抢占市场话语权。首先,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新闻发生第一时间,梨视频能够充分、高效调度全球拍客获取一手视频、图片和关键人物采访,同时,自身组建的资深媒体团队拥有较强策划与整合能力,能及时抓取权威信源,对传统广电媒体发布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其次,“定标”了国内资讯类短视频呈现形式——作为行业首批“吃螃蟹的人”,梨视频在尊重用户移动观看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明确了具体的“短平快”传播方式,将一般资讯短视频时长控制在3分钟左右,用关键字词替代传统配音,集中用现场画面与核心同期说明新闻事实,目前,这一形式已成为当前短视频“标配”。三是注重品牌曝光力度——从统一视觉识别角度出发,每条短视频的开头与结尾均添加梨视频Logo及标志性音乐片花,同时在不影响观看效果前提下,用麦标、图示或文字强调视频出处。如果说梨视频抢占了“硬”资讯短视频发展的风口,那么以二更视频为代表的影视平台则在探索短视频“软”下去的表达方式。相较而言,二更视频更看重选题策划,选取讲述小微人物的命运故事,力求与时代共鸣。从表现形式看,基本采用了“当事者自述+采访”的方式。此外,二更视频的标题体现简洁性与趣味性,画面质感、剪辑逻辑与音乐使用更胜一筹。

政策倒逼之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点谈及新媒体发展态势和新闻舆论工作创新。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政策鼓励之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之路经历了以国家、省级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为代表的第一阶段和正在打造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第二阶段。

“看看新闻”发展有着浓厚的海派基因。与同类平台相比,其资讯视野更广、集成平台更大、制作能力更强。早年前,业界就曾关注“看看新闻”依托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资源,探索打造国内首个24小时互联网新闻频道的实践做法。近年来,该平台又在全网短视频传播上崭露头角,成为传统广电新媒体中的流量佼佼者。从发布的“爆款”短视频看,“看看新闻”打破了上海地域局限,主动抢占国内各地热点资讯。如何做到资讯产品高流量?除了与题材本身的重要性、趣味性、故事性等有关外,还要在及时性上下功夫,这要求拥有一支高效的通联平台和编辑队伍,利用传统媒体现有资源不失为一大策略。

二是华西都市报的“封面新闻”和新京报的“我们视频”发展路径——与澎湃在互联网上“另起炉灶”不同,二者以报纸为载体,通过跨界制作原创资讯视频入局新媒体。以新京报为例,2015年1月,推出动画3D还原新闻现场的“动视频”。2016年9月,“我们视频”正式上线。同年,河北保定发生儿童坠井事件。“我们视频”记者赶赴现场对救援工作开展65小时不间断网络直播。该直播总流量接近7000万,被认为是“我们视频”的成名作。[4]封面新闻在四川本地发生重大新闻时也选择积极介入、主动策划、力争获取独家网络直播资源。

一是“澎湃新闻”路径——上海报业集团将原《东方早报》采编力量整体转移到“澎湃”品牌,全面对标互联网新闻,专注时政与深度报道。

三是成都商报的短视频IP孵化模式——有别于其他资讯类短视频的“干货”路线,成都商报侧重借助抖音等成熟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开展特色化品牌建设。推出“牙尖熊猫侠”IP,主要由两人组成,短视频内容以“成都地方话+热门‘牙尖’话题+夸张表演”为主。官网宣布,系列视频上线50天全网粉丝量突破500万,总体播放量突破6.4亿。[5]“网红”孵化让成都商报在新媒体平台上凸显亲民之风,助力旗下红星新闻APP和1视频“圈粉”。

除了有报业挑战,省级广电还受到来自“国家广电队”的压力。得益于无可匹及的资源优势和财政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融合传播的内容生产和平台建设上更胜一筹。2017年,央视打造的移动融媒体新闻平台是一次深度布局,已有400家媒体和部委机构完成入驻。它打破了“四级办电视”的线性传稿模式,垂直市、县广电的信息收发,客观上“截流”了省级广电资源。

系统中选用的SIM300 GPRS无线数传模块内嵌TCP/IP协议簇,模块与单片机通过串口进行通信,选择TCP协议作为GPRS的传输协议,模块自身便会自动完成Internet网络的接入,实现数据的传输。调用AT指令对SIM300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单片机通过串口发送AT命令,控制SIM300模块上网登录,建立TCP连接,进行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GPRS驱动程序主要函数如下:

二、绝处逢生:聚合优势 谋求对策

尽管省级广电融合转型面临多重困难,但笔者认为,以视频入局新媒体的策略仍是当下最契合广电实际的选择,传统媒体必须清醒地看到自身优势。

政策红利。如前文所述,党和政府提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同时,也给予了新闻战线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各级宣传管理部门要改革创新管理机制,配套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可以看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过程中普遍关心的成本费用、待遇留人等问题已引起高层重视,一旦具体政策落地,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广电压力。

导向与版权优势。市场竞争下,互联网公司制作分发的资讯类短视频出现亟待规范的乱象。一是因政治站位不高、把关不严导致传播低俗、媚俗内容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追逐点击量,“标题党”层出不穷。二是版权意识淡薄,内容侵权现象频发。2018年9月,国家版权局曾就此约谈了抖音、快手、美拍等15家短视频平台。作为党和国家喉舌的传统媒体,一以贯之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事实证明,传统媒体基因下的新媒体,在内容把关上更有经验与自觉性。同时,由于与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互动关系,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拥有获取权威发布资源的优势。另外,资讯内容多为原创,采编队伍总体可靠可控,遭遇版权风险的概率相对偏低。

首先,选题强调正向特色。作为主流媒体,守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必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区别于短视频市场中部分哗众取宠、打“擦边球”搏出位的方式,“荔直播”的流量扩张选择整合放大正面题材。外界对于这条差异化之路曾持观望态度,但事实证明该路径有效、且能逐步推动“荔直播”在该类型化短视频市场形成内容优势。权威信息作为一种独特资源,稀缺性始终存在。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曾对“荔直播”网络直播季度点击量排名前20选题开展统计,发现正能量占比高达49%。有

猜你喜欢

资讯广电传统媒体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资讯Information①
广电新媒体发展需要“融合”什么样的人才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广电媒体跨界经营的三种模式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