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生涯管理》课程再定位

2019-04-23刘雪朱丽敏高功敬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位

刘雪 朱丽敏 高功敬

摘要:《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两门名称相近、内容交叉的课程,但两者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上却有很大不同。作为专业课的《职业生涯管理》需要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上突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课程内容遵循专业性、职业性原则进行一体化设置,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与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提升综合能力与素养,使其成为一门真正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

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位

《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专业课与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名称相近、内容交叉,很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不清楚这两门课程的区别。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大学期间只修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有的学生却必须两门课都修习,原因何在?搜索清华同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千条以上的文章,涉及课程优化研究、课程改革研究、课程实践研究等等,足见人们对该课程的重视。而《职业生涯管理》精确搜索却几乎没有相关研究。二者孰轻孰重,是否可以相互替代,该如何对其进行定位?这有必要理清《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两门相近课程的“前生今世”。

一、职业生涯管理释疑

要分清楚《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两门课程的不同,首先需要清楚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众所周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人们普遍意识到,人力资源才是组织中最有持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保持人力资源的优势,必须充分挖掘员工的最大潜力。然而,由于我国职业生涯管理才刚刚起步,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仅限于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对于本应是员工最关心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尚显淡薄。

职业生涯管理需要协调员工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组织需求,由组织(企业)与员工共同制定一系列职业规划管理活动,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与发展。因此,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个人层面,即员工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由员工个人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策略;二是组织层面,即组织开展和提供的职业生涯管理,通过为员工进行的职业生涯设计、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活动,帮助和促进员工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由此可见,职业生涯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组织(企业)留住人才的手段,是员工发展的需要,更是组织(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组织(企业)有义务,也应该有动力挖掘每一位员工的最大潜力,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不断成长、成功的职业机会。这样,不仅满足了组织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员工个人的需要,最终实现双赢。

二、《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辨析

《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劃》两门课程虽然名称相似,内容相近,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是两门截然不同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当然,不同的高校做法不一样,有的高校在培养方案中将其界定为必修课,有的则界定为选修课,也有的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没有《职业生涯管理》这门课。比如,山东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将该课程认定为必修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将其认定为选修课,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将其认定为选修课,吉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则均没有《职业生涯管理》这门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则是应教育部要求面向所有普通高校在校生所开设的公共课、必修课。2007年1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以下简称《要求》)的通知,《要求》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自此之后,短时间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在各高校普遍开设,而我国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得以迅速发展。

总之,《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必修或选修),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应教育部要求面向所有普通高校在校生开设的公共课、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职业生涯管理》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对国内外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尤其注重站在组织的角度对组织内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更多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组织人才管理需求的能力,从而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打下理论与实践基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面向所有专业、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其首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清晰而长远的职业目标,进而促进大学生就业。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为宗旨的动态的教育体系,通过教学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培养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兴趣、能力、性格等测试,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确立长远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仅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技能、职业素养,解决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择业、生涯管理问题,而《职业生涯管理》则更注重对他人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解决的是组织(企业)内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问题。

(三)课程体系

《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专业课,课程体系相对成熟,主要包括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理论、职业生涯管理测量的工具、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组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职业生涯周期管理、不同类型组织(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21世纪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等。作为专业课,国内可用教材较少。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界定为6个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以职业生涯规划基本逻辑环节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一般包括自我评价、职业认知、确立目标、行动与反馈、评估与调整等。也有高校增加就业指导模块、创业指导模块。作为公共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教材非常多,且各有侧重点,因此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实践中,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般是由学校的学生处负责,由各个院系的辅导员进行授课,教学内容略显随意。因此,尽管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开设了该课程,但课程的体系却不完善,课程内容还不够规范,缺乏体系化规划。

尽管同一门课程不同高校的课程体系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实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相比而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还不完善,课程内容还不够规范,且要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降低学习难度,而《职业生涯管理》课程作为专业课,课程体系则相对系统、成熟。

三、《职业生涯管理》课程再定位

如前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应教育部要求面向所有普通高校在校生开设的公共课、必修课,即无论什么专业,都必须修习该门课程。既然学生在低年级已经修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专业课,该如何进行定位呢?

(一)教学目标突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为将来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专业课,《职业生涯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标准为基准,教学目标需要突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为将来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这一目标除了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还应在上课之初就明确告知学生,以示该课程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区别。因为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前,已经基本都修习过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难免心中疑惑,为什么要修习两门名称相近的课程。而一旦学生心中认定两门课程过于相近,上课时难免会消极应付,甚至逃课,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二)课程内容遵循专业性、职业性原则进行一体化设置,避免交叉重复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鉴于人力资源专业的岗位特点,《职业生涯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遵循专业性、职业性原则,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着眼于课程间理论与知识点的联系,将其与《人员素质测评》《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各门专业课以人力资源管理各種具体工作模块为基础进行整合,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因此,《职业生涯管理》课程的教学重心要放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各类职业生涯测量工具的灵活运用、职业生涯周期管理、不同类型组织(企业)职业生涯管理。

此外,由于《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因此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主动了解本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对于已经在该课程中学习过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一带而过或者换一个角度进行讲解。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用几天的时间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以便能够上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基本全校统一。每年在教授《职业生涯管理》课程前,笔者都会主动找本学院负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辅导员了解其授课内容、使用案例等详情,以便在讲授时有所侧重,即使是同一个理论、方法或案例也会另辟蹊径,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提升综合能力与素养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职业生涯管理》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但从毕业生就业反馈来看,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是主要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所欠缺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因此,作为专业课的《职业生涯管理》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要融会贯通相关理论外,还应注重实践与体验,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综合能力与素养。例如,在学习了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与工具后,由学生分别扮演测试者与被测试者,学生需要先进行资料准备,根据被测试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然后利用各种测评工具进行测评,讨论测评结果,根据测评结果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解读职业生涯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由学生分别扮演主持人、生涯评委、参赛人等。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参赛选手的分享与评委的提问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同时也是对课堂理论学习与工具使用的检验。再如,通过访谈职业人士以了解职业要求、生涯经验,通过资料搜集、参观企业、与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座谈等方式了解职业通道的设置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将知识融入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综上,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不能因为《职业生涯管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名称相近、内容交叉而忽视《职业生涯管理》课程的教学,更不能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代替《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课程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课,应该加强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使其成为一门真正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

参考文献:

[1]谢思典,叶颖芳.从人力资源管理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 (6).

[2]葛玉辉,宋志强主编.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张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困境及超越[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4]唐典巧.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高等教育,2018(3).

[5]杜彬彬. 现代企业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J].兰州学刊,2003(3).

编辑∕姜雯

猜你喜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定位
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与设置实施
光影中的英语教学探究
高职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