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发展
2019-04-23李科模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赖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表现的思维深度及广度,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新课程改革发展理念,从学生既有的实际认知和具体教学内容分析,探究采用何种创新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及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主体特征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要能够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教学资源,从多方面、多层次呈现文本价值,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综合发展。
一、 用语言重组激活文本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中要讲授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讲述,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导入语、过渡语及提问语等多个方面下工夫,以彰显自我个性的语言文字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在语言重组中实现阅读教学的成功。
比如,在教學《桃花源记》一课时,我通过吟诵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引入新课教学:“这首词讲了作者因为溪亭醉饮,醉意未消乐而忘返,在暮色苍茫中迷路误入荷花深处而惊动了水鸟,这是怎样一番美妙的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是一个渔人迷路误入桃花源的故事。”又如在教学《小石潭记》一课时我在课上因势利导自己仿写了夜观星空这样的一段话导入新课:“自深空北部斜上角处,隔星云,望北斗,如大熊尾……”一下子激活了课堂氛围,在语言巧妙导入和文体仿写中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 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
阅读教学实现有效性的前提即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文本的透彻领悟,只有教师对阅读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领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预设主线,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吃透文本,解读的文本视角多,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能更加全面,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达到培养思维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台阶》一课时,为了从多种角度深刻分析人物形象,我在备课教学时利用网络资源深入了解了作者写作该篇文章的缘由及背景,在课文讲解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我在课堂中以提问的形式将其化繁为简:“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人?主要写了什么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有哪些细微句子描写了父亲的性格及品质?父亲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在问题串联的形式下有效切入文本,层层递进中更利于学生思考。
三、 以多元互释扩宽文本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能够走进文本,解读文章的写作结构及构思特点,理解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跳出文本、立足学情和课堂情境,寻找不同价值的教学资源的专业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不囿于固有的教学模式,灵活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从多种视角解读文本,在文本解构、重构中发现和思考文本,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比如,在教学《社戏》一课时,除了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文本阅读其他文体的作品,在广泛阅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分析、鉴赏他的创作风格,每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各形象的异同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拓宽文本知识;又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引入魏巍的《我的老师》,在文本对比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形象,基于文本又不唯文本是从,利用文本互释发掘文章更深层次的内容。
四、 设课外作业提升感悟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语文阅读课外作业是课堂延伸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系统的课外阅读训练辅助课内阅读教学,不仅有效巩固学生的阅读技巧能力,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后,教师可以搜集不同作家眼中的“母亲”形象,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分析中品读母亲的伟大之处;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后,根据说明文中的阅读技巧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说明文阅读题目,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理解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顺序等知识,在有效练习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改变传统的单一阅读授课模式,从多个角度和多种形式出发开展阅读教学,用语言重组激活文本、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以多元互释拓宽文本、设课外作业提升感悟,实现阅读多元化,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涵,汲取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养分,在阅读对话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思维提升。
参考文献:
[1]严波.引导学生探究,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3):123-124.
[2]黄雪飞.激活语文课堂 彰显语文魅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9):69.
作者简介:
李科模,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绥阳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