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在减肥,我是“瘦”够了!

2019-04-23戴民慧王曦

家庭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特殊人群营养素摄入量

戴民慧 王曦

在普遍减肥,想瘦成一道闪电的年代,有部分人的声音很突出:

“个个都在减肥,怎么没人关注我们这些想胖胖不了的!”

“小时候不懂事,减肥减到厌食,真的已经瘦够了!有增肥办法吗?”

想必有人会吐槽:这是赤裸裸的炫“瘦”吗?

的确,瘦子们想增重的迫切心情也是胖子们无法理解的。

有的人会说增重有啥难?不就是吃吗?

其实,别小看增重,跟减肥一样,这也绝对是个技术活!

3类人应该增体重

生活中,哪些人是不能减肥还要增重的?

第一类:体重过轻或消瘦的人。

最简单的两种判断方法:

(1)利用理想体重进行计算: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在理想体重±10%范围内波动均为正常;

(2)利用BMI进行计算:BMI=体重(kg)/[身高(m)]2,BMI<18.5为消瘦,在18.5~23.9为正常。

如果您的这两项有一项未达标,那就别想着减重了,应先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体重下降,再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适当增重。

第二类人:BMI在正常范围之类,但是肌肉量少,我们称之为肌肉减少症。

这一类人群需要的不是“增肥”,而是“增肌肉”,因为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非常容易引起骨折以及关节损伤等问题。肌肉减少症多存在于老年人群中,使其站立困难、步履缓慢、容易跌倒骨折,还会影响器官功能,可能会引发心脏和肺部衰竭,甚至死亡。

所以,仅仅关注BMI并不全面,我们应该知道“少”的是什么,需要“增”的是什么,结合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等更全面对健康状态进行判断,以上可在医院通过人体成分进行检测。该检测能明确少的是肌肉还是脂肪,哪一个部位过少,由此制订个性化的饮食健身计划,达到有的放矢。

特殊人群

另外还有一类是特殊人群,伴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食欲缺乏、胃肠道阻塞等)、营养素的吸收不良(消化道广泛性吸收不良、药物结合阻止因素等)、营养素的利用减少(常见肝胆疾病等)、营养素的损耗增加(长期发热、代谢功能亢进、肿瘤及其他消耗性疾病等)、营养素的需要增加特殊时期(妊娠、青少年生长发育等)等情况。

增重不能仅靠多吃

增重的原则就是摄入量大于消耗量,蛋白质合成大于消耗,达到体内正氮平衡。摄入量增加“多吃”是没错的,但和减重一样不能光是“少吃”,增重也不能仅仅靠“多吃”,要注意摄入量与摄入的物质的均衡。就如很多减肥女士不想瘦胸、只想瘦腰一样,增重我们也想肉长在该长的地方,而不是变得大腹便便,这种我们称为“苹果型”身材,还会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果没有科学增重,不仅影响体形,还会影响健康。三大营养素比例如果不合理,多摄入的某一类营养素,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科学增重有原则

科学增重的原则是“营养合理,酌情增进”。

首先,营养一定要合理,增重时总热卡摄入量应增加(以一个从事轻体力活动的人的理想体重乘以30的系数+500kcal)。举个例子,一个165cm高的人一天所需:总热量等于理想体重60kg×30+500kcal=2300kcal。

碳水化合物(55%~60%)、蛋白质(15%~20%)、脂肪(20%~30%)这三大类营养素的摄入量都是成比例增加的。平时正餐中添加高蛋白食物如肉、蛋、奶制品;如果有进食障碍,必要时口服营养补充(ONS,按正规医院处方)。

并且,增加进食次数。将高能量密度食物放在手边,随时摄取;选择零食可为坚果、高能蛋白饮料、巧克力等。

但要注意的是对于常年消瘦或处于疾病状态者,增重是很难的,不能急于求成,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懂得循序渐进。

同时,为了保持肌肉量,应该每日增加力量训练。限制有氧训练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促进肌肉生长。

猜你喜欢

特殊人群营养素摄入量
特殊人群的健步走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五通桥区医保局抓好特殊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工作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