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和防范研究

2019-04-23杨振

时代金融 2019年8期
关键词:直接投资非洲

杨振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非洲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投资。但由于多数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局面并不稳定,巨大的政治风险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投资收益。本文首先归纳了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特征,随后分析了非洲的三种主要政治风险形式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针对非洲政治风险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非洲 直接投资 政治风险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和非洲53个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中非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连续九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非贸易的持续增长也带动了更多中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2018年习近平提出“携手打造合作共赢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非洲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大的潜在市场会吸引更多的中国资本,将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区域。然而,中国企业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并不长,在规避风险方面经验比较欠缺;另一方面,大多数非洲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局面并不稳定,政治风险很大。因此,中国企业如何防范在非洲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遭遇的政治风险,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中國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的规模快速增长。由图1可见,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存量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由2008年的78亿美元增长至2016年的399亿美元,年均增速达23%。然而,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直接投资流量来看,对非洲流量占比非常小,仅为1.2%,存在较大增大的潜力。现阶段中国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在世界范围内投资步伐进一步加快,需要通过对外投资化解国内过剩产能。非洲多个国家基础设施陈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缓慢,需要来自世界和中国的投资。因此,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投资空间。

(二)投资覆盖率高,投资区域非常集中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覆盖非洲全部60个国家中的52个,覆盖率高达87%,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区域较为集中。据统计,中国在南非、刚果(金)、赞比亚等的十四个国家,投资存量占中国对非洲投资存量的近百分之八十。由图2可见,其中,南非、毛里求斯等六国的南部非洲国家投资存量占比高达35%,其次是东非,占13.3%,西非占11.1%。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具有很强的资源寻求动机,因此投资集中于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

(三)投资产业结构偏重于第二产业

由于非洲多国矿产资源丰富,中国企业在非洲承接多项大型基建工程项目,因此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偏向于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建筑业。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前两位的行业分别是建筑业,113亿美元,占比28.3%,采矿业104.1亿美元,占比为26.1%。而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其他行业的投资存量比例较小,金融业和科技服务业分别为11.4%和4.8%。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原油来源地和对外承包工程第二大国外市场。由于非洲在2012年提出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较快,建筑业在投资结构中的比例仍将加大,投资结构偏重于第二产业的现状仍将维持。

(四)投资主体为中小型民营企业

充满活力的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在非直接投资的主体。随着近年中非关系持续升温,经贸往来密切,充满投资机会的非洲大陆吸引着大量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直接投资。截至2013年底,中国在非洲设立境外企业超过2500家,中小型民营企业成为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主力,民营企业对非直接投资占比例已接近70%。

民营企业在非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投资领域包括零售、纺织、机械、农业、电信等,几乎涵盖了全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尽管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前景广阔,但就目前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特点而言,中国企业在非洲面临的潜在政治风险较大。投资集中于少数国家,资本存量过分集中,风险难以得到有效分散,东道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将给中国企业带来风险。中国企业在非投资集中于采矿业和建筑业,这些行业是东道国政策更迭频繁的行业,政策变换带来的政治风险,将会给中国企业造成损失。投资主体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中小民营企业在收集信息、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也易受到政治风险的影响。

二、中国企业在非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遭遇的主要风险。国际学者对于政治风险并未有统一认可的定义,普遍认为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内部或外部的原因,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或行动给大多数跨国公司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由于非洲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政治环境极为复杂,政府频繁更迭、区域矛盾冲突频发,存在很高的政治风险。在全球评估公司Maplecroft公司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冲突和政治暴动指数排名中,前十位中有六个是非洲国家,可见非洲政治风险之大。

因此,政治风险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对外直接投资中遭遇的主要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战争和内乱风险、国有化风险、罢工和劳工权益冲突。

(一)战争和内乱风险

战争和内乱险是指东道国政局动荡、民族或宗派冲突,恐怖袭击,国内爆发战争、革命或骚乱,使外商投资企业难以正常生产经营。战争和内乱险是对外商投资影响最大的政治风险形式,对海外投资带来摧毁性的破坏,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是政治风险诸多形式中破坏力最强的一种风险。

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面对的最大的政治风险就是战争风险。战争冲突给中国企业的投资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2011年利比亚爆发内战,导致我国在利比亚大量在建工程被迫终止,损失超过数十亿元。其中大型项目包括:中铁建筑在利比亚的三个工程,未完成合同金额达35.51亿美元;中国一冶集团在利比亚两个项目未完成金额为51.51亿元。

恐怖袭击主要是恐怖组织在非洲境內发动的大规模杀伤性暴力袭击。由于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覆盖率很广,企业和员工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和劫持的事件时有发生,给正常生产经营造成极大破坏。2007年,一家中国石油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境内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多人伤亡。2008年中石油天然气集团9名员工在苏丹遭到恐怖分子绑架,其中5人死亡。

(二)国有化风险

国有化风险是指东道国采用征用或极低价格赎买的方式,将外国投资者的全部资产或部分资产收归东道国政府所有的风险。国有化风险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政治风险,对外商企业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目前世界经济缺乏增长动能,一些非洲国家倾向于出台国有化政策,侵占或低价赎买外国资产。中国在非洲有大量投资,这些国家是国有化风险高发的地区,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将受到较大影响。

国有化风险典型的方式是直接国有化,即将外国资产直接收归国有,东道国政府通过外资政策或相关法律的变更就直接将外国投资者的资产侵吞。这种方式非常直接,对外商利益损害极大。直接国有化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非洲一些政局不稳的国家。2015年津巴布韦政府宣布,所有在该国投资的外资企业必须在2016年4月1日前将51%的公司股份转移给该国黑人公民,否则将收回营业执照。中国企业遭受巨大损失。

蚕食式征用风险是国有化风险的另一种形式,对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的影响日趋增大。东道国侵吞外国资产不再是直接的、一次性的,而是采取隐蔽的方式进行侵吞。在非洲很多国家,政府职能部门频频对中国投资企业进行包括卫生、生产安全、走私等各种检查,并以各种名目进行处罚和制裁,对中国企业的资产进行蚕食。通过征收高昂税费使外商投资者难以获利也属于蚕食式风险。2011年苏丹政府突然宣布提高互联网、手机等电信业务的税率,将电信服务税提高20%—30%,企业净利润税提高15%—30%,导致中国在苏丹的投资企业损失惨重。

(三)大规模罢工与劳工权益冲突

大规模罢工和劳工权益冲突是指由于国际非政府组织对非洲事务的介入或影响,或中资企业在非经营过程中因行为失当而引发的大规模罢工或劳资双方严重对立冲突。该风险形式属于宏观政治风险的一种。尽管此风险与前两种政治风险形式相比,影响较小,但近年来多次爆发,给中国企业在非投资造成一定损失。

由于非洲曾是欧美殖民地,民众适应欧美法律和工作习惯,工作习惯和中国企业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企业普遍对此准备不足,以国内的工作效率和工资标准要求非洲员工,被一些NGO批评为忽视人权,非洲员工一经煽动,往往爆发大规模罢工。2006年,中国在赞比亚投资的谦比希铜矿因工资问题引发抗议,抗议过程中,双方误会导致中方管理人员开枪,造成6名员工受伤,从而引发了长达数周的大罢工和暴力冲突,工人对中国企业的设备进行毁坏,损失严重。

三、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政治风险防范的主要对策

(一)加快建立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加快建立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防范和化解企业在非洲遭遇政治风险,保障企业海外权益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没有一家专门处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公司,存在着海外投资保险覆盖面低、保费偏高,企业投保率低,代位追偿权尚未解决等问题。一旦中国企业在非洲遭遇风险,损失惨重,难以弥补。必须加快建立以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公司为基础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加快成立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公司,专门负责处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保险申请和理赔业务。该公司定位于为中国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保险服务,性质是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公司。通过下调海外投资综合保费率和丰富海外投资保险的品种来保障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权益。综合保费率从目前的4%下调至2%以下,通过保费率的下调来扩大海外投资保险的覆盖面,使承受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也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在积极进行海外投资的同时享受保险的保障,有效化解和降低风险。增加包括由于宗教冲突导致的海外投资受阻的风险、东道国无故推迟支付的延迟支付险、针对蓄意破坏和怠工设置的特别险。确保中国在非洲可能遭遇的政治风险得到全面覆盖。

(二)加快与非洲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

应加快与中国投资的非洲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之间签订的国际法意义上的书面协定,目的在于促进和保护签约国间的投资活动。通过双边投资协定来防范和化解东道国政治风险是非常有效的举措。目前,中国对非投资覆盖52个国家,但签订BIT的只有25个国家,中国与大量非洲国家尚未签订BIT,应加快和这些非洲国家签订BIT,保护中国投资企业的权益。

首先应快速推进与投资存量大的非洲各国签订BIT。由于中国在非洲投资存量集中在十几个国家,应当首先和这些国家签订BIT。加快推进中国与赞比亚、刚果(金)等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利用BIT覆盖主要投资区域,来防范和化解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政治风险。

对于条约内容陈旧的BIT,重新谈判签订。像南非、津巴布韦、埃及等国,相关BIT都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BIT内容难以起到保护中国海外投资的作用。对于这部分BIT,中国应加快与东道国进行谈判,重新签订新的BIT。在谈判过程中,侧重中国企业的权益维护,更多的从资本输出国的角度出发。长期以来,我国制定BIT时多是从资本输入国的角度去制定,相关条约也倾向于企业在中国国内的利益保护。在今后的BIT谈判时,应更注重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保护,通过BIT来防控和化解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政治风险。

(三)加强对外经济援助,不断改善双边关系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应加强对外经济援助,不断改善中国与非洲多国的外交关系,防范和化解东道国政治风险。对外经济援助是借助经济手段,实现和维护自身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行为,非洲是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的主要地区。对外经济援助有助于改善非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国企业在非洲的认可度,降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政治风险。中国应将经济援助作为防范和降低在非投资风险的重要举措。

中国应加大对非洲国家经济援助力度和覆盖面,针对非洲多国政治风险较大的特点,将无条件援助和有条件援助相结合。我国对非经济援助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一直以来都采取无条件援助,但在一些国家的援助效果并不好,甚至出现不援助就扣押中国使领馆人员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情况。中国政府应提出有条件援助,要求非洲受援国政府保障我国使领馆人员和投资企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给予投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营商环境等优惠条件和安全承诺作为实行经济援助的前提条件,来降低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风险。

(四)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打造在非洲正面形象

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应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非洲的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应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商业道德、处理与东道国工会关系、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规范自身行为,积极打造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在非洲的正面形象,通过真实行动赢得东道国民众的认同,降低中国企业在东道国遭遇风险的概率。

中国企业应严格遵循非洲国家的劳工法律和标准,妥善处理劳资双方关系。中国企业在非洲有大量的工程项目,这些地区工会势力强大,劳工维权意识强,中国企业应严格按照非洲东道国劳动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合同,增强契约精神,坚决杜绝出现拖欠工资、节假日无偿加班、无偿延长劳动时间的现象。还应坚持东道国员工和国内外派员工同工同酬,避免出现因劳动成本的小问题而使企业遭遇风险的大损失。中国企业应和东道国工会、工人团体处理好关系,通过工会协调好与东道国工人的关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五)制定完善的撤退战略,防范突发风险

对于部分政治风险极大的非洲国家,中国企业应当事先制定完善的撤退战略来防范突发的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应事先制定完备的撤退战略,尽可能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首先,积极和中国驻当地大使馆联系,对企业工作人员撤离做出妥善安排,安排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优先撤离,确保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分批次将中国企业在非洲的不动产变现并兑换成美元,一经兑换即刻汇往国内,同时将企业留存资本也兑换成美元汇回国内;将原材料、半成品等难以变现的物品以低价销往国内,尽可能使更多资产以货币形式回归国内;最后,决定撤资以后,立刻告知母公司,停止所有和母公司的業务联系,资金只出不进,尽可能确保母公司的资金安全。撤退时机宜早不宜迟。一旦出现短期风险恶化的征兆,企业决策者应当果断撤离,将重点人物、重点财物优先转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撤离,将投资损失尽可能降低。

参考文献:

[1]冯飞,杜晓君,石茹鑫.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治风险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18(9):56-64.

[2]张英达,葛顺奇.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结构、趋势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1(1):4-8.

[3]聂名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规避策略[J].国际贸易,2011(7):45-48.

[4]张小峰,何胜林.中国民营企业走入非洲: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向[J].国际经济评论,2015(3):120-130.

[5]陈思,马野青.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J].江苏社会科学,2017(6):51-58.

[6]苏杭.“巧”投资: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新思维[J].国际贸易,2014(3):26-29.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直接投资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行记(三十四)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产业的升级战略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