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2019-04-23秦海英张燕妮
秦海英,张燕妮*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超声科;2.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3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由子宫平滑肌、腺体、结缔组织组成的一种良性肿瘤[1]。其可能是单发,也可能是多发,病变部位主要在子宫肌间、浆膜、黏膜下[2]。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症状不明显,若肿瘤的大小、部位发生变化,则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延长,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腹部胀大有下坠感,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3]。子宫肌瘤若是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引起严重疼痛,造成感染及妇科炎症、合并出现子宫癌、甚至不孕。射频消融近年来多被用于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我院为探究其临床价值,将之与开腹手术分别用于两组患者的治疗,发现其疗效更佳,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1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为2015年7月~2017年7月)按照抽签分为两组,抽到白球纸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抽到黄纸的10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5.64f4.32)岁;瘤体大小约1.5~5cm,平均(3.01f1.04)cm;单发肌瘤55例,多发肌瘤50例;其中,浆膜下肌瘤35例,黏膜下肌瘤30例,肌壁间肌瘤40例。观察组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5.14f5.03)岁;瘤体大小约2~5 cm,平均(3.14f1.12)cm;单发肌瘤57例,多发肌瘤48例;其中,浆膜下肌瘤33例,黏膜下肌瘤34例,肌壁间肌瘤38例。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的肿瘤类型等基本资料进行了比较,发现差异较小,P>0.05,值得进行对比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步骤:患者取卧位,全麻;切开腹壁皮肤,用手术刀在腹中线上、肚脐与耻骨联合上沿之间开一道口子(长度依据肿瘤大小和手术难度决定);用电刀将皮下脂肪切开至腹直肌;使用尖嘴止血钳轻轻刺入腹白线,撑开一个小口,手指钝性分离腹直肌;使用两把镊子将腹膜提起,确定里面的大肠和大网膜没有被钳住,然后将腹膜用电刀切开,需进行电凝止血以防腹膜血管出血过多,若肠管有鼓起,应用手指挡开避免损伤小肠;打开腹膜腔后,用拉钩将切口左右撑开,检查患者盲肠、结肠和部分小肠,观察阑尾是否有炎症;使用纱垫轻轻将肠管推向上腹部,牵出子宫、附件进行检查,将肌瘤切除。
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具体步骤:术前患者需进行血常规、术前四项、肝肾功能、白带常规、血压、尿检、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麻醉方式采取不插管全麻;患者取平卧位,留置导尿管,在患者下腹部消毒,铺无菌洞巾;将电极板置于患者两大腿肌肉丰富处;用B超探查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数目,在其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经皮肤后进入子宫瘤体内,将射频主机的开关被打开后会产生高频电磁波,对肌瘤组织进行加热,使其蛋白凝固坏死,等到设置治疗时间停止后,将射频电极针退针;在B超的引导下再次将射频电极针插入肌瘤其他部位,直至整个瘤体全部被凝固,拔出射频电极针;若B超显示肌瘤有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观察瘤体内未见血流信号,即可结束手术;需在术后1个月、3月、6月对治疗瘤体大小、血流及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术后无感染者无需给予抗感染药物。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指标
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越短、术中出血量越少,表示治疗方法越好。
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疗效分为4个标准:患者症状消失,月经恢复至正常水平,无出血现象及任何不适,为治愈(观察组要观察肌瘤体积,肌瘤完全消失,或者治疗后肌瘤体积减小8成);患者症状好转,月经量减少明显,有少量出血,为显效(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减小5成或以上);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月经量有所减少,有出血情况且患者略感不适,为有效(观察组肌瘤体积减小2.5成);患者症状、月经量无变化甚至加重,有大出血情况且患者感到强烈的不适,为无效(观察组肿瘤体积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h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xf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对比
根据B超检查结果制成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肌瘤体积较术前有明显缩小,P<0.05。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根据统计,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1 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s,cm3)
表1 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s,cm3)
注:与术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体积术前 术后6个月观察组 105 34.15f24.15 6.84f7.21#t-20.64 P-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 105 64.22f13.65 7.61f2.65 40.13f11.65观察组 105 31.35f8.64* 2.64f0.45* 12.65f3.15*t-15.06 4.15 10.34 P-P<0.05 P<0.05 P<0.05
2.3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
根据研究人员的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7.14%)比对照组(80.95%)高,存在较大差异,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n(%),例]
3 讨 论
治疗子宫肌瘤多使用手术,但常规的开腹手术创口大,术后恢复时间长,且术后大出血的概率高,患者遭受的痛苦较多[4]。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现阶段医患双方接受度最高的一种新技术,射频即高频振动,其频率可达到15 w次/s[5]。射频消融对治疗妇科疾病有显著的疗效,相关临床数据表明,一次性治疗不超过直径5cm肌瘤的治愈率高达97.83%[6]。射频消融的治疗原理为,在高频的振荡下,人体间传导电流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离子将的摩擦与碰撞产生热作用,肌瘤散热功能差,在高频的振荡下肌瘤组织的温度比邻近正常组织的温度高,高热能杀死癌细胞,且不会产生副作用[7]。因子宫肌瘤有假包膜,直接进行射频消融不能很清楚地辨别病变位置和大小,超声的影像很清晰,将之加以运用到射频消融法上去,能使电极针准确地接触瘤体,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6个月均肌瘤体积为(6.84f7.21)cm3,较术前有明显减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35f8.64)min、(2.64f0.45)d、(12.65f3.15)ml,对照组分别为(64.22f13.65)min、(7.61f2.65)d、(40.13f11.65)ml;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比为97.14%:80.95%,以上两组指标间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说明,相比于常规的开腹手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佳。
简言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快速缓解患者症状,缩小肌瘤的体积,治疗效率大大提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