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系统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及价值研究
2019-04-23陈芝,张政
陈 芝,张 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四九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连云港 222042)
糖尿病为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病症,遗传、环境因素,均会引发糖尿病。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1]。该病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生,会危及身体各个系统、器官,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故此,本文将近年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研究分别实施系统化护理、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通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障碍者、沟通障碍者、认知障碍者。A组中男性和女性各64例、46例;年龄范围为62~88岁,中位年龄(75.5±2.3)岁。B组男性和女性各62例、48例;年龄范围为63~87岁,中位年龄(75.6±2.5)岁。A组和B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性均不存在,P>0.05。
1.2 方法
1.2.1 B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协助医师完成相关化验检查、治疗,并提供用药指导服务。
1.2.2. A组实施系统化护理,系统化健康教育
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患者家属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相关需要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患者对自身病症、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有所了解。
系统化心理疏导,发病后患者容易出现负性心理情绪,这对于患者的病情影响较大。为此,护理人员需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认真解答,从而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
系统化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年龄、体重、饮食习惯等,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多补充低脂肪、低热量饮食,以少食多餐原则进食,禁烟酒、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
系统化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习惯,鼓励患者加强有氧运动,如:散步、健身操、游泳等。每次运动的时间控制在60min内,建议在餐后60min进行运动。外出时,建议携带适量糖果和饼干。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A组和B组的临床相关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均使用±s代表,运用t的方式行统计学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对比为P<0.05,则表示——差异性存在。
2 结 果
两组FBG、PBG、HbAlc比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n=110(±s)]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n=110(±s)]
组别 FBG(mmol/L) PBG(mmol/L) HbAlc(%)A组 6.51±1.12 7.48±1.28 6.43±1.26 B组 8.61±1.77 9.65±1.59 8.21±1.37 t 10.5151 11.1498 10.0298 P值 <0.05 <0.05 <0.05
3 讨 论
糖尿病的发生,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质量的威胁非常大。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为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实行的系统化护理模式。系统化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完整性、规范性、系统性[3]。经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开展系统化护理工作,能够帮助患者对糖尿病有正确的认识,对治疗的方法、流程、护理措施等内容,有基本的了解[4]。然后,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顾虑、临床需求,有的放矢的予以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和负担。实行饮食护理指导、运动护理指导,可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病情,定期做好血糖监测工作,以此使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的范围[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FBG、PBG、HbAlc方面实行对比,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由此能够看出,系统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能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提供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获得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并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