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2019-04-23戴佳煜吴贻翠
陆 威,戴佳煜,吴贻翠
(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分娩后常见的盆底功能性病症,主要是因妊娠、分娩致盆底支持结构组织松弛引起,以张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盆腔疼痛等多见,对产妇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不利影响[1]。如何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是临床妇产科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130例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情况进行研究,剖析盆底康复技术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130例初产妇纳入研究中,均为足月宫内单胎妊娠,经阴道分娩。纳入标准:(1)年龄>20岁;(2)无妇科病史;(3)均为初次分娩;(4)对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排除孕前合并尿失禁、盆腔手术史、POP、腹压增高及糖尿病等情况。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5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3~31岁,平均(26.3±1.4)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1.4)周;新生儿体重2.7~3.8kg,平均(3.31±0.35)kg。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6.7±1.6)岁;孕周39~41周,平均(39.8±1.1)周;新生儿体重2.6~3.5kg,平均(3.27±0.30)kg。两组产妇在基本信息、孕周、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后实施常规盆底康复训练,由康复科治疗师指导进行,主要是会阴、肛门收缩练习,每次收缩保持3s以上,15~30 min/次,2~3次/d。研究组同时应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①盆底肌电刺激,应用国产SW-2000型生物反馈神经肌肉治疗仪行盆底神经肌电刺激治疗,频率8~33Hz,脉宽320~740 μs,20 min/次,2次/周。②生物反馈治疗,把肌肉活动信息通过肌电图等方式转化成信号反馈到患者,再指导并辅助患者进行盆底肌肉收缩练习;③II类肌纤维初级锻炼,频率设为20~80Hz,脉宽20~320 μs,20 min/次,连续2周。
1.3 观察指标
产后随访6个月,掌握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主要是SUI、POP,根据《临床妇产科学》进行诊断[2];同时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测定治疗前、产后6个月盆底肌力、阴道动态压。
1.4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产妇产后均接受6个月随访,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盆底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动态压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功能指标比较(x±s)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均会对女性盆底肌肉、神经及结缔组织造成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在妊娠期间逐渐增大子宫会改变身体重心轴,腹腔压会对盆底产生很大压力,盆底肌持续受压逐步松弛;同时在分娩过程中会进一步损伤到盆底结构及盆肌,而此种损伤在产后仍存在,通常通过缩肛、产后锻炼等可恢复,但大部分产妇产后对盆底肌不能准确识别而造成康复练习效率低下,引起盆底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产后身体恢复,甚至留下长期性病症[3]。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
本研究中,研究组产妇在常规盆底功能康复基础上,应用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及II类肌纤维初级锻炼等盆底康复技术,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对腹壁、阴道进行适当电刺激,让盆底肌被动收缩,并通过肌电图将肌肉活动信息转变成视听信号及时反馈给患者,实施生物反馈训练,产生条件反射,纠正盆底肌收缩活动,促进盆底功能恢复。从结果看,研究组产后随访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P<0.05),且盆底肌力、阴道动态压显著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与杨玉培等人相关课题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综述而言,盆底康复技术在防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有着确切效果,可有效预防和减少SUI、POP等发生,促进盆底肌力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