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2019-04-22于尧贵
于尧贵
摘 要:出土文物是考古研究的基础之一,保护文物完整性对考古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在考古发掘现场中,文物损坏事件时有发生。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文物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文物保护的相关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保护措施
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原因分析
1)文物发掘后受温湿度变化影响。文物在被发掘前长期保存于封闭的地下环境中,已经完全适应地下比较稳定的温度和湿度。而文物本身的老化并没有停止,如金属文物会随时间推移而矿化变性,青铜器会变脆易裂;纺织物中的动植物纤维也会逐渐水解或变性,轻微触碰就会粉化。漫长的时间已经使文物变得十分脆弱,再加上出土后突然暴露在地面环境中,环境温湿度的剧烈变化很容易使文物发生进一步破损或受到其他不良影响。以漆器文物为例,出土后环境湿度的变化会使木质部分表层快速收缩,进而引发表面开裂、漆面剥落等问题[1]。这些问题会使漆器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对文物考古研究造成较大阻碍。
2)空气中微生物侵蚀文物。出土文物发掘前所处的环境较为封闭,微生物数量极少,但出土后被暴露在空气中,将接触到大量散布在空气中的微生物。文物中如果包含有机物质,在与微生物接触后容易发生生物反应,使文物原本有机物变性或在文物表面产生新的有机物,导致文物出现变色等问题。在考古发掘现场中,木质文物表面颜色加深、有色文物变色等问题时有发生,对考古研究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越是年代久远的文物,其表层有机物质往往越多,所受到的昆虫啃食、细菌真菌滋生等问题也更为严重,而动植物纤维制成的丝织品由于完全由有机物构成,所受侵蚀则更为严重。微生物侵蚀问题对文物影响较大,所以微生物防治也是考古发掘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3)太阳光照破坏文物表层。文物长期处于地下封闭环境中,与光线隔绝,几乎完全不会受到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影响,但发掘后进入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光照。阳光中穿透性较强的短波紫外线会对文物中的有机结构产生破坏,造成文物表层损坏。同时,暴露在空气中的文物同时受光照作用时,可能发生光氧化反应,加剧文物腐化,如果文物表面有有机染料的彩绘,其颜色可能发黑或褪色。
4)文物受到酸性物质腐蚀。在工业化的影响下,环境空气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如氮、硫的氧化物等。此类物质结合空气中的水后会形成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文物出土后如果与之直接基础,必然会遭受严重腐蚀,以至于文物表层难以完整保存。这类损害在纸质、纺织物及金属文物发掘中较为常见,损害程度较大。
5)空气氧化文物表面。文物从氧含量较低甚至几乎无氧的地下环境进入自然环境中,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空气的氧化作用。同时,由于还受到光照影响,可能进一步发生光氧化反应,氧气在紫外线作用下与水分子结合,可能形成氧化性更强的过氧化氢,对表面染色或彩绘的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2 如何做好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
1)以科学为原则,重视文物,合理保护。考古是以历史遗留文物为研究样本,以历史资料、文献为参考以发掘历史真相,对历史研究和文化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考古发掘工作中,研究人员应秉承科学的原则,尊重历史,针对不同文物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同时,考古人员还应重视文物蕴含的文化、艺术及历史价值,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的完整性。
2)理论支持,采取科学方法保护。考古发掘不仅需要考古学、人类学作为支撑,还需要自然科学理论的帮助。考古工作者只有具有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才能针对不同文物及不同损坏原因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多数文物出土后遭受剧烈的环境变化容易受损,只有在清楚其受损原因及原理才能够有效保护文物。
3)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及发掘现场完整度。保护文物完整度是考古发掘工作的前提。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应确保文物能够保留原本的形态和色彩,尽可能地保护文物整体的完整度,以便于后期的进一步研究,能够最大化地还原出历史原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真相。
除此之外,考古人员还应注意发掘现场的保护,维护现场及周边环境,以便于二次取样,为考古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研究数据[2]。
4)合理选择文物保护材料。文物所受损害基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发掘中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时,需合理选择与文物适应的保护材料以缓解文物出土后的进一步损坏。考古人员可以选择与文物材质相近或相合的材料,保护文物不受侵蚀,确保出土文物的质量。
3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文物所处环境温湿度。控制环境温湿度是出土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关键措施,因为温湿度变化对文物普遍影响较大且具有持续性。外界环境相较于文物出土前的地下环境湿度更小,温度变化更为剧烈,在这种环境下文物很容易发生损害。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研究人员应先对文物所处环境进行勘察,充分了解文物所处的环境条件,结合文物材料的性质采取针对性较高的保护措施。木质文物、竹器等含水量较高,出土后常使用清水浸泡以保证内外适度平衡。如果文物原本湿度较低或对环境湿度要求不高,常采取密封保护,以防止文物水分流失,保证文物原有湿度。金属器具在潮湿环境中容易锈蚀,针对此类文物则会先进行干燥处理,避免出土后的进一步损坏。目前常用的干燥方式为硅胶干燥剂干燥,这种干燥剂性质稳定,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不会对文物产生其他影响,同时还有能循环利用的优点,所以在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对微生物及害虫进行防治。微生物及害虫对文物损害较大,且具有持续性,因此微生物侵蚀及虫害也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大问题,所以其防治在文物保护中十分关键。如木质或丝质文物,整体有有机物构成,极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蚀,如果不加以控制,常常会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考古发掘工作中常采用熏蒸剂进行微生物及害虫防治,熏蒸剂具有较高的穿透性,能够深入到文物的各个缝隙角落中,可以完全将微生物及害虫消灭;同时其吸附性较低,在文物表面残留较少且易挥发,几乎不会对出土文物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适合在文物发掘中应用。
3)避光保护、密封保护。文物出土后受到的损害基本都来自于外界环境,采取必要的避光和密封保护能够将文物從出土环境中隔绝,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在发掘现场,研究人员可以采用密封性较好的材料如保鲜膜对出土文物进行完全包裹,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为文物的进一步保护提供时间。遮光保护则主要使用常见的黑色塑料袋,成本较低且能够有效隔绝太阳光,降低光照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4)对文物进行氮气保护。氮气保护是近年开始在文物保护中采用的新技术,通过充入氮气,可以为文物构造一个稳定隔绝的环境,避免文物被空气中的各种物质侵蚀。目前多数考古单位都配备了制氮机,在发掘现场可以为文物提供有效保护。这一方法对易受环境侵蚀的文物如金属类、木质类、纺织类等尤为有效。
4 结束语
文物出土后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如果不采取有针对的保护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地损害。文物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物保护工作所保护的不仅是文物,同时也是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文物完整性对考古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做好考古文物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出土文物地完整性,才能将考古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为我国历史研究工作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张婷,林艳慧.试析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5):158-159.
[2]赵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措施浅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