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管见
2019-04-22葛娇
葛娇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非常重要。要善于抓题目、抓“题眼”,从课文题目入手来阅读。同时,恰当、充分地运用多种朗读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自觉自愿地、全神贯注地去读书,边读边思,边议边得,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阅读方法
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拙见。
一、教学生寻找文章题目中的秘密
1、从课题的类型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小学阶段,常见课文题目的类型可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种:用地点作题目;用人物作题目;用动物作题目;用景物、景观作题目;用物件作题目;以事件作题目;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作题目。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类型,这样有助于学生从侧面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也方便学生对同类型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
2、分析题目中重点词的含义,从文章的思路入手,指导学生阅读,简单地说就是“抓审题,揭思路”。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着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从课题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直奔中心,以主带次,进行阅读教学。
3、从题目的特点入手,猜想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分析比较整个单元课文题目的共同特点,从单元训练重点入手进行学法迁移,学习课文。教学生寻找课题中隐含的秘密。
二、从大声朗读中加强阅读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指导学生朗读有以下方法。
1、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读不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就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朗读还需要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音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都能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且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轻重缓急,这样更容易进入意境,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2、依据教材,指导朗读。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来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首先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多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咀嚼文字,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最后又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出课文。
3、重点段落,着重朗读。文章中的重点句段中,有些词语用得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心,又可以促进学生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讀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熟读成诵,激发兴趣。《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更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要优化阅读的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导航:什么书应该精读,什么书应该泛读,教材内的课文应该怎么去读,课外读物应该怎么去读,如何有效进行课内外阅读结合……我结合儿童文学博士李蓉梅老师指导的阅读方法来谈一谈。
1、比较性阅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迁移,有开拓视野,启发思维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体裁和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在比较中培养写作能力。
2、预测式阅读。阅读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积极的猜测过程,这些猜测随着阅读的继续得以证实或否定。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阅读目的,会用到不一样的阅读活动;不同的阅读动机、不同的阅读态度,就会产生不一样的阅读效果。李蓉梅博士教给我几种方法:(1)读封面(系列名、书名、封面图)进行预测。让孩子明白封面反映故事,通过封面可以预测故事内容。当孩子最后发现自己预测对了时,会有非常大的成就感,这会极大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主动性。(2)读插图进行预测。图画也是一种语言,插图和文字一起讲述故事,它不但是插画家的再创作,也是对故事的反映、补充或延伸。对孩子来说,图形代码是一种比语言代码更直接的交流方式。读图训练孩子们的视觉读写能力。(3)读目录进行预测。水平相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对文章语言的记忆与内容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差别,原因首先在于谁阅读时更主动,其次在于谁在阅读中运用了更多的有效活动。因此,要达成良好的阅读效果,实现深度阅读,运用有效的活动技巧是不可或缺的。预测式阅读策略就是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跨越阅读障碍,逐步形成关键的阅读能力和持久的阅读动力的有效活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意。但有口无心地读决不同于专心致志地读,盲目地读也有别于自学的读,因此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自觉自愿地、全神贯注地去读书,边读边思,边议边得,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