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学校美育的启示
2019-04-22蒋东格
蒋东格
摘 要 “后现代主义”是建立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的一种反思性的进步,一种批判性的继承。人在这样的开放的社会中,可以自由地进行表达,但也容易迷失。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学校美育却依然处于边缘地带,不受重视;教师教学方法也并非真正地关注人的感受性。在后现代主义的境遇下,学校美育具有艰巨的使命:以“活的形象”打开人的麻痹的感官,提高感受性;同时,应关注人的精神成长,提高学生主体批判性,完善审美趣味。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学校美育 美育 感受性 批判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28
Abstract "Postmodernism" is a kind of reflective progress and critical inheritance based on modernism. In such an open society, people are free to express themselves, but also easy to get lo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trend of thought,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is still in the marginal zone, which is not paid much attention to.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post-modernism,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an arduous mission: to open the paralytic senses and improve the sensibility by "living imag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growth of human beings, improve the criticism of students and perfect the aesthetic taste.
Keywords postmodernism;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susceptibility; criticism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弗奥尼斯年编纂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一书,它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既包括美英的“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也包括欧陆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①
1 后現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
从词源来分析,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在现代主义(modernism)前缀“post”,意指与现代的断裂和折裂。那么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对“现代”的一种认知的扬弃,它肢解或消解了“现代”的一些确凿无疑的特征。②那后现代主义的“后”是如何将“现代主义”反向定义的呢?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说道,利奥塔对后现代的趋势明确持有一种积极的看法。他欢庆传统准则在当代社会的衰落,因为这种衰落在一切生活领域中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自由和创造力的可能性。③丹尼尔·贝尔将后现代主义定位于现代主义中代表欲望、本能与享乐的一种反规范倾向,它无情地将现代主义的逻辑冲泻到千里之外。④(贝尔,1980)
然而,“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对“现代主义”的全面反对,而是一种反思性的进步,一种批判性的继承,在这过程中,后现代主义呈现出一个重要的特质是:人的特殊性的极大凸显。人们愈发重视人本身的主体性价值以及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力量,带来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不再局限于艺术这一领域,而是扩展到建筑、媒体、消费、甚至教育领域,都具有开放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2 后现代主义社会所呈现的特点
开放、多元的后现代主义包容着每一个人的独特性,社会容易造成一种娱乐化、碎片化的社会形态。每个人都拥有表达的权利,缺少批判思维及自我系统的人很容易在茫然中失去方向。
2.1 视觉媒体盛行导致社会娱乐化、碎片化
由于科学技术、影像媒体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视觉影像时代,在这个到处晃动着屏幕的时代,触动人感觉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2000年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也许还在关注、讨论的是音乐频道的受众。“这些观众们随着MTV变换迅速的电视图像,以至于难以把那些形象的所指,连结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叙述,仅仅陶醉于闪现的屏幕图像所造成的紧张与感官刺激。”⑤而到了2010年后,智能手机、3D技术、VR虚拟现实……无一不再度扩展和冲击着人类的感知和想象。
这样的时代,必定会衍生出娱乐化、碎片化的特点。审美的距离消失了,反思性也荒芜着,到处都是娱乐、消费至上的口号,人的感官是繁复的,可是感官的繁复却难以建构内心的意义世界。
2.2 弱化了中心与“意义”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解构主义。鲍德里亚(1983a)强调,由于虚拟、仿真的方式不断地扩建世界,因而消除了现实世界与表象世界的区别。⑥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解构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反对一切封闭僵化的体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理念,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重视部分。传统的理念仿佛弱化了中心,失去了一种“恒定的肯定”,解构主义创造出一种支离破碎和不确定之感。
由于“恒定的肯定”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个人的观点与看法以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散播。媒体的过度生产导致了文化的超负荷,从而也引起了意义的爆炸,每个人都在传播,每一种说法都有意义,缺少批判思维及自我系统的人很容易在这样的“意义茫然”中沦丧。
2.3 开放、多元的社会是对人个性张扬的包容
后现代主义,它是用一种“怀疑”、“取消”、“否定”现代观念的方式走进后现代;它提倡平等、开放、多样,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主张多元的思维风格,注重差异,倡导对世界的关爱和情感交流。后现代主义不断反思现代主义和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肯定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它提倡差异、多元、平等性⑦以及对人的感受性。
3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学校美育的境遇
后现代主义其总体特征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其教育思想关注平等对话,关注人的个体性。⑧那么,后现代主义反映在教育领域,就形成了与传统教育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它给我们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主张创造、崇尚差异性;强调开放性、非系统化;主张多元化;强调非理性、情感交流。⑨
3.1 学校美育的现状及基本问题
后现在主义视域下,个性、开放之风,也吹到了教育领域,美育因其最能凸显每个人的价值而被抬到显耀的位置。美育的春天即将到来,当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9月就提出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试行地区学校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各式各样的学校美育。当前,教育部也下达了关于印发《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方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从全方位的角度重新定位美育,然而,美育的地位依然薄弱,处在边缘地带。
3.1.1 追求标准式的答案,忽视感受性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除了美育在指导思想、管理机制、师资、设施等要素的不足外,在美育观念、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着偏差。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追求标准式的回答,忽略个性化的感受性发展。
例如,在某中学的音乐课堂里,欣赏完《卡门》咏叹调后,
老师:听完这一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感觉?
学生1:有点傲气的……
学生2:很自豪。
老师走上讲台,操作电脑,出示PPT中的关键词
老师:不对,应该是奔放的。
教师依然依照教学大纲备课,在学生感受性的答案上依然追求“统一标准”,忽视了人对艺术作品具有个性化的不同感受。
3.1.2 依然处在“副科”地位
在教学安排中,美育一直处于“副科”地位。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始终是处于边缘地位,最狭义的美育课程(音乐、美术)一直给所谓语数英等主科让路。此外,多以艺术技能的增长为终极目标,甚至以“精英化”的艺术培养,消解了普适型艺术素养的美育意义。
后现代主义反映在教育领域中,教学内容应更注重生命力。尹少淳教授在专访中谈到,“看待美育,不能把它看成是美术、舞蹈、乐器”这些技能培训,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生活化、社会化、情境化的师生交往过程,要求获取不同声音、经验,崇尚复杂性。学校美育要在了解当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辟除原有的灌输、说教的教学方式,应该挖掘贴近学生生活,蕴含着积极丰盈的“美”,培育学生的敏锐的感觉功能,重视激发审美感知,促进想象与创造,提升综合素养。
3.2 学校美育的使命:提高感受性,促進批判性
美育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下应运而生,与后现代主义联系紧密,是时代的需要,也同时具有艰巨的使命。
3.2.1 “美”以激活人的感官,提高感受性
早在200多年前,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详谈人的“感性冲动”的重要性。席勒找到审美这一途径,是因为他看到人在审美时能达到的精神的想象和自由,达成对人性的改善、人性的完整。美育应该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人的感性力和精神力的整体。同样,在当下娱乐化的社会中,刺激感官的屏幕、炫丽的特效技术虽然给人的感官以强烈刺激,但在强烈的刺激下,人的感官却失去灵敏性,日渐麻木。美育应该回到“美”最初的使命,以艺术、自然、文化等真正的“美”为载体,调动人的感受性。
席勒曾言,美的事物不应该是纯粹的生活,不应该是纯粹的形象,而应是“活的形象”。美育的使命是要关注个人日渐麻木、衰退的审美感知,用“活的形象”打开人的感官。
3.2.2 “育”以培养人的审美趣味,提升批判性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早在18世纪谈到人的审美趣味时,就提出审美趣味是鉴赏力或审美的能力,有相对性也有高低之分的。因此,人的审美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锻炼、提升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的开放、多元无疑对个体的独特性有巨大的包容力,但是对于未形成完善成熟的审美趣味的学生、青年而言,信息多元化的世界对他们就意味着选择和挑战。那么,“美育”应发挥其“育”的使命,鉴别、提炼真正高雅、纯粹、真正的美,以熏陶、浸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树立良好的核心价值观,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后现代主义社会的视域下,多元、开放的社会预示着“人性的喷张”,个性的不断彰显,势必会造成意义的“消失”。美育的使命应是引导学生在对美(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中,激发和充盈他们个体的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他们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发展,促进精神成长,从而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和归属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与社会“意义”。
注释
① 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15.
② 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3.
③ (美)迪肯斯,(美)方坦纳.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周晓亮,杨深,程志民,译.重庆出版社,2006:10.
④ 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12.
⑤ 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7-8.
⑥ 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4.
⑦ 李令.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问题的研究——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3:3.
⑧ 王守纪,杨兆山.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实质及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6.
⑨ 李令.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问题的研究——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3:3.
⑩ 周庆元,胡绪阳.走向美育的完整[J].教育研究,2006(3).席勒.美育书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3.
参考文献
[1] 张晶.社会美育与大众传媒的艺术性要求[J].社会科学辑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