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前我带母亲看大海

2019-04-22潘璠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栈桥姨夫绿皮

潘璠

母亲出生在河北雄县南关,从小跟着姥爷、姥姥辗转各地,最后定居北京(当时还叫北平)。在我的记忆里,自从有了我之后,她似乎就没有离开过京城。

1979年,22岁的我上大学二年级。那年暑假,我萌生了带母亲出去看看的念头。其实,在中学当老师的母亲最大的福利就是假期,只是当时旅游还没有成为大多数国人的生活选项,各地的旅游管理机构大都没有成立或刚刚成立,住旅馆床位紧张,甚至还要介绍信,所以要出游只能考虑有亲戚或是熟人的地方。

母亲兄弟姐妹五人,只有最小的妹妹不在北京。小姨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在北方交通大学(现在叫北京交通大学)学机车设计专业。作为“志在四方”的那一代人,她毕业后服从分配到了位于青岛市的国营大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工作,在那里认识了来自上海交大的姨夫,组成了志同道合的家庭,先后生下了比我小十几岁的表弟和表妹。小姨和姨夫曾多次邀请我们去青岛住几天,于是,我和母亲决定利用暑假到青岛看望小姨全家,同时看看我们从未看过的大海。

那天上午,我和母亲从北京站登上了一趟绿皮火车,为了省钱,我们买的是硬座车票。当时的火车即使是快车,一路上也有很多车站停靠,人多时,买站票的短途乘客就站在我们的两腿中间。一天一夜坐下来,觉一点儿没睡,因为上厕所困难,我们连水都不敢喝。

绿皮车终于在第二天早上缓缓驶入青岛站,我透过打开的车窗,看到了小姨、姨夫,看到了兴高采烈地跟着火车奔跑的表弟。

从车站乘公交,到了小姨位于四方区杭州路的家里。那是一个长方形的院子,四周环绕着一圈两层房子,小姨一家四口就住在其中一间十余平方米的房子中,尽管他们两位老大学生都是技术骨干,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一双儿女已经十岁上下了。

虽然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白天也没怎么休息,但我和母亲还是和小姨全家一起,在傍晚时分来到了青岛的著名地标——栈桥,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大海。在天色由亮转暗、路灯初放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海浪的声音,感受到了海风的吹拂,顿时觉得浑身清爽、心情舒畅,挤火车时的烦闷也一扫而光。母亲也非常高兴,说大海真是太迷人了。那一晚,我们六个人靠在栈桥的栏杆旁,一直站到很晚,简直不想离开。

后來的几天,小姨、姨夫请假,和放暑假的表弟表妹一起,带着我和母亲去了鲁迅公园和水族馆、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等市内的著名景点。当然,我们每天都要在海边待上很长时间,海风送爽,无边的海面更使人心旷神怡、心胸舒畅、心情大好,

虽然大海的美丽和魅力使我和母亲流连忘返,但母亲不愿意给小姨一家带来太多不便。因为只有一间小屋,家里就暂时成了女生宿舍。母亲、小姨、表妹住在家里,我和表弟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而姨夫则只能住到了办公室。所以,5天之后,我和母亲就乘火车回京了。

后来,小姨家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国内乃至出镜旅游也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但因为各种原因,母亲再也没有离开过京城,想起来真是遗憾。而遗憾中略感安慰的是,我毕竟在40年前,就带母亲去看小姨,并看了向往已久的大海,还在海边留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

猜你喜欢

栈桥姨夫绿皮
动车与绿皮车
理由要充分
在栈桥上
再见
美丽的栈桥
远去的绿皮火车
坐姨夫新车的感觉真不爽
我的“作家”姨夫
再见,绿皮火车
广西告别“绿皮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