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馆智慧服务重塑

2019-04-22尤江东

科技视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

尤江东

【摘 要】人工智能为智慧图书馆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人工智能的基本理念入手,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及特点,阐述人工智能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具体指出人工智能推动图书馆在智能馆舍空间建设、智能资源高效利用、个性化智能服务和人工智 能教育等方面的创新服务模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5-0273-002

0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环境下大数据量的积累达到质变的奇点, 人类在人工智能、遗传技术、纳米技术等一些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核心技术和典型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爆炸性的進展。1956年,麦卡锡、明斯基等人在达特茅斯学院首次公开使用“艺术智慧”一词。60年来,英、美、韩、日等国相继出台了人工智能相关支持政策。《互联网+人工智能》被列为2015年发布的《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11项重点行动之一,并于2017年3月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区块链则加速了突破的应用。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战略。2017年新地平线报告(图书馆版)将人工智能列为图书馆界六大技术发展趋势之一。从智能建筑、自助贷款、机器人技术到综合情报服务,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增强图书馆情报服务能力的关键驱动力。

1 人工智能概述

1.1 人工智能定义

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对人类意识和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类的智能,但像人类一样思考更有可能超越人类的智能。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科学。做这项工作的人必须了解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一般来说,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机器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复杂任务。人工智能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更加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科技产品将是人类智慧的容器,必将承载人类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人工智能定义目前尚未统一,可理解为人工智能是一种工具,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拥有分析、感知等能力,模拟人类思考过程并作出反应的技术[1]。通过对环境的感知,用于帮助和替代人类思维而做出相应的行动。具体来说,机器设备有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对信息、数据或知识等进行辨认、分析和处理,有目的地获取和应用知识与技能。人工智能为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重视智慧服务功能,提供参考咨询机器人、自助借还书、3D 打印、人脸识别等一系列智慧服务,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最大优势。

1.2 人工智能的特点

有四种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实用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降低他们的目标,不再试图创造像人类智能这样的机器;弱人工智能只要求机器能够拥有智能行为,而且具体的实现细节并不重要;强大的人工智能认为机器能够理解信息并具有意识[2]:超人工智能是指超越人类大脑智能的能力,具有超智能创造思维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表现为智能学习、深度融合、人机协调和智能操作。其主要特点是:(1)具有分析能力,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分析、决策、解决问题。(2)具有学习能力,可以自学和掌握实际应用的新知识。(3)有表达能力,能说自然语言不受阻碍地说话和交流。(4)具有计划能力,可以合理规划知识和信息,处理解决的目标问题。它可以制定简单快捷的方法。

2 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只有融入智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才能形成新的学科理论基点。目前,人工智能日渐深入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从采集、编目、典藏、借阅、参考咨询等方面,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如24小时自助图书馆、智能定位书架、自助借还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都是人工智能驱使下图书馆重塑的全新服务体现。当然,这些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只是一种低层次的智慧化。国内外图书馆界将数字化的理念引入到图书馆进行理论层面和知识层面的深层次研究,围绕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物联网、人脸识别、RFID等技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并取得实质性应用成果。

3 人工智能驱动下图书馆智慧服务重塑

3.1 智能馆舍空间建设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馆舍空间进行改造重塑,包括多样舒适的空间资源、多元丰富的文献资源、多方汇集的智力资源,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图书馆正在为构建迎合读者需求的空间服务,实现空间布局开放化,学习环境生态化,设备设施数字化,功能配置人性化,读者服务智慧化,使图书馆成为师生共学、共享、共创的学习和智力提升空间。

3.2 智能设备高效利用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促使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设备的有效升级。图书借阅应用自助借还系统,图书盘点应用智能盘点机器人,读者服务应用24小时室外图书馆,读者咨询应用智能参考咨询机器人,此外,还有智能定位系统、智能密集书库、人脸识别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极大提升了图书馆智能服务能力和管理工作效率。

3.3 个性服务特色鲜明

人工智能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提供全新途径。利用网上荐购系统、智能采集平台对图书进行评价、利用和智能管理,协助图书采购工作,提升采选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对读者流量、借阅信息、资源点击率进行智能分析,实现读者资源的精准推送。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读者研讨/研修空间预约及座位预约,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3]。人工智能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利用人工智能拓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是十分必要的,是智慧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的基础[3]。

3.4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读者活动的第二课堂,既是学习资源中心、知识服务中心,也是文化涵育中心,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支撑,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读者教育的无缝融合。从技术发展角度看,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延伸; 从教育功能上看,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实质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可称为智能辅助教学。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虚拟现实、情感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域的发展,赋予智能教学系统更丰富的内涵,使其受到读者越来越多的关注[4]。图书馆加强对读者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帮助读者了解人工智能知识,提高智能检索、智能咨询、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服务质量。图书馆员切实意识到人工智能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便利,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知识,升华内涵服务水平。

4 结语

人工智能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是打开智慧图书馆的唯一的一把“钥匙”。图书馆需要不断适应新时代新技术带来的新发展机遇,依托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技术,开拓创新,顺势而上,颠覆传统图书馆固有的服务模式,优化“人工智能+ 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新范式,实现图书馆智慧服务重塑,完成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发展的一次质变与“飞跃”,从而深化内涵服务水平,提高业务工作效能,能更为主动、高效、精准地挖掘用户数据,实现无人化、智慧化的管理与服务[5]。

【参考文献】

[1]李佩蓉,解解,崔旭,李姗姗.人工智能在高校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索与创新,2018(7).

[2][英]理查德·温.极简人工智能.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4):8-10.

[3]周昭文. 基于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18(9).

[4]刘德建,杜静,姜男,黄荣怀.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开放教育研究,2018(8).

[5]单轸,邵波. 国内“人工智能& 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的演变和现状探赜.图书馆学研究,2018(10).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