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控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04-22郭俊美汪宁刘海英

科技视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卓越人才模式

郭俊美 汪宁 刘海英

【摘 要】为了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要求,各高校都在探索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本文从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卓越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6-012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6.046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universities are exploring how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 training mode of innovative and outstanding talents i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from the aspects of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 reform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mode.

【Key words】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Outstanding talents; Mode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我国高校培养、输出大批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目前,国内高校还普遍存在培养的学生其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还比较薄弱的现状,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本专业在测控及智能化仪器的设计制造、工业过程测量与控制技术研究和系统设计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专业的作用。随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如何培养合格的测控专业创新型卓越人才变得更为重要。

1 我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目前高校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课程与课程之间比较孤立,衔接程度不够。就单门课来说,任课教师注重了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建设,但是对于某个专业来说,却忽视了科目与科目之间的相互关联,没有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创新人才知识体系的需求。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够丰富,仍然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状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1]三是工程实践素质培养环节投入的力度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是很少对学生进行工程素养训练,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环节仍显薄弱。四是本科教育中产学联合培养的力度不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依然以本校教师对学生授课为主,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相对应的相关企业极少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工程实践教育相对缺乏。[2]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大,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许多高校也相继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比如兄弟院校山东大学自动化专业启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每年从自动化专业的入学新生中选拔50名学生进入“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学习。

2 电气学院测控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齐鲁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也在积极地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的教学团队从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努力提高测控专业教学质量,探索了创新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通过建立优秀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把企业生产设计中的优秀案例引入课堂,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在修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过程中,与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探讨,对现有的教学及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力争使学生能学到最新、最前沿、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淘汰过时和落后的授课内容;充分调研,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将测控专业课程教学向培养合格的卓越人才培养方向努力。[3]

2.1 构建适应卓越人才培养的科学教学体系,完善应用型、创新型卓越人才培養模式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立了针对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本团队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点,在多门实践性课程中,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建立以团队工作为学习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方式的团队式学习模式。[4]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卓越人才,探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尝试采取“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学年在校进行本科课程学习,第四学年到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跟着企业里的工程师,在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里学习知识。打破以往学生的大学四年学习完全限定在学校的传统学习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业现场,在工作一线亲自进行实际操作,与企业工程师面对面交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卓越人才打下基础。

2.2 加大實验与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卓越人才建设的目的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质量的工程型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首先,学校、学院对实验实践教学高度重视,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改善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其次加大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学时有限的前提下,淘汰部分技术含量低的验证性实验项目,提高实验实践课程中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的开设比例。通过加大实验难度,增设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思路,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使实验室不但承担日常的实验教学,还可以作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训练场所,让更多的学生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做一些创新型的实验和为参加各类竞赛做准备,引导把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真正结合起来。这样把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既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也给学生提供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

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产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提供较多实践机会的优势,让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内在的创新创业品质,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而且学生能提前了解到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以后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通过校企合作,加速了学校与社会进一步接轨,学校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调整培养方案,从而更好的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聘请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信盈达技术有限公司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本专业部分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的兼职教师;选送中青年教师到信盈达等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同时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引进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相关的青年博士充实教师队伍,保障师资队伍活力与创新动力。

3 测控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施,整体提高测控专业的教学质量,使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通过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促进测控专业参与并力争获得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满足创新需求的具有影响力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教育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建立产学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训练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打造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克平.地方工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3年全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2013-8-13.

[2]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成才之路,2014(26).

[3]邢慧芬.基于卓越工程师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5).

[4]万琴,周海琼,任全玉等.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

猜你喜欢

卓越人才模式
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卓越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