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2019-04-22金泽虎
金泽虎 钱 燕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制造业回归本国,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低价制造带来竞争,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措施推进,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制造业由量走向质,实现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从价值链的角度来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制造业向创新研发以及品牌营销延伸,生产性服务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以及联系程度越来越明显。生产性服务的进口伴随着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系、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相关文献
詹姆斯·马库森(James R.Markusen)首次提出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性服务贸易是指由于具有报酬递增的专业化中间投入所产生的贸易[1]。约瑟夫·F·弗朗索瓦(Joseph F.Francois)认为由于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存在,促进了生产过程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并带来了报酬递增效应[2]。余道先、刘海云认可生产性服务贸易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国界进行贸易的观念[3]。顾国达、周蕾指出生产性服务贸易是为满足全球价值链的中间需求且为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提供非物质形式的活动[4]。赵玉林、徐涓涓指出:一方面,服务的细化和专业化迫使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附加值提高以及功能得以扩展,以适应服务业的变化;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生产日趋专业化,市场细分程度高,专业化水平越高,这势必会导致产品创新,从而推动制造产品发展[5]。蒙英华、尹翔硕对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1997—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计算,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以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的提高[6]。樊秀峰、韩亚峰认为参与生产性服务贸易能够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7]。付晓丹认为制造业升级分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两个方面,通过实证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一方面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则不明显[8]。李强利用2008—2012年间69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尽管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生产性服务业部门间表现出差异性,但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确实可以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9]。白清从全球价值链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如何促进制造业升级所包含的内在机理与升级路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现路径有:生产性服务的外包能够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及效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及其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能够带来制造业规模收益的递增;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制造业带来高级要素投入,进而能够促进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升[10]。路易斯·拉纳斯帕(Luis Lanaspa)等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商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协同关系[11]。董也琳通过使用制造业面板数据,定量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所产生的效应,发现生产性服务的进口并没有抑制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并且人力资本的投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创新产出和对技术溢出商务吸收能力[12]。杨玲通过分析发现进口生产性服务复杂度对中国对接“一带一路”的18省份制造业增加值的提升有区域异质性特征[13]。胡晶认为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难以突破的诸多制约因素当中,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包括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分工专业化、进一步完善商业政策环境等[14]。
可以看出,对于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的联系,以及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创新能力、附加值的提升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国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核算,并利用熵值法构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标得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得分,并进一步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所产生的影响,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对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给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二、生产性服务进口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分析
由于生产性服务的特性,其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技术外溢效应、学习效应、竞争效应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技术外溢效应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属于产业间技术溢出的一种现象,生产性服务贯穿制造业的生产过程,随着生产性服务的引进,蕴含在生产性服务中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也会转移到进口国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成为设计、管理、信息等关键生产要素[15]。从国家角度来看,进口国通过不断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最终产品的附加值[16]。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进口先进生产性服务,用高端优质的中间服务代替低端传统的中间服务,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善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提高附加值,同时可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17]。
(二)学习效应
生产性服务包含大量的知识、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增加,使得国内制造业学习生产性服务的机会也就增多,通过消化吸收以及进一步再创新,从而实现国内制造业在技术方面以及人力资本方面的积累[18]。因此,对于生产性服务的进口,可以将其投入到国内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生产性服务过程融入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国内的制造业可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和技术,并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根据自身现有的基础条件,对知识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应用,从而实现再创新,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生产出的产品在出口的过程中,能够从出口商或进口国获得额外的维护以及管理该产品的技术。
(三)竞争效应
引进具有高技术资本和高知识资本要素的生产性服务必然会对进口国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国内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必然要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方法,注重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降低制造业中间服务的投入成本,提高制造业产成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善进口国生产性服务市场结构并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19]。当国外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品进入国内市场时,会给国内生产性服务带来巨大的冲击和竞争压力,迫使其提高自身创新效率,从而实现生产性服务质量的提高,由此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现状
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现状具体表现为:进口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在服务进口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不同的生产性服务行业进口呈现不同的特征;生产性服务进口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以及沿海地区,尤其是分布在经济发展程度较好且市场容量较大的省市。
(一)生产性服务进口总量
由于在2015年之后我国对服务贸易分行业的统计口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动,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连续性,本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的现状分析主要是基于1997年之后,且为了保证2015年前后的一致性,对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分析主要包括了运输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通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使用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如加工和维护维修服务,这里不包括政府服务和个人文化娱乐。由于广告和宣传在2015年前后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这里同样不予考虑。除去一些政府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娱乐,中国生产性服务1997年的进口量为188.3亿美元,2017年为2 115.2亿美元,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只有个别年份有一定下降。例如,2009年进口额为1 215.7亿美元低于2008年的1 307.4亿美元,这很大程度上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15年的生产性服务进口额低于2014年进口额,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中国2015年改变了部分服务贸易统计标准相关。此外,1997年至2017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量在全国服务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平均保持在60%,可以说生产性服务进口在中国总体服务进口中占据了较高的份额。
图1 1997—2017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行业分布
(二)生产性服务进口行业结构
运输服务作为传统的服务业,在历年的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见图1)。1997年,运输服务进口额为99.4亿美元,超过其他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和,至2017年达到929.4亿美元。金融服务的进口在历年的生产性服务进口总额中占比都比较低。其他商业服务包含了加工、维护维修服务以及其他技术服务,在1997年至2006年之间,保持较为缓慢的增长速度,2006年之后增长速度较快,2014年之后增速又开始趋于缓慢。咨询服务和保险服务最初在中国服务进口中所占比重很小,在2005年前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在总的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电信计算机和信息以及知识产权的使用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在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逐渐凸显其重要性,2010年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且在生产性服务进口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扩大。
(三)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地区分布
从能够整理到的主要省市的生产性服务进口额来看,2016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进口额为349.3亿美元,山东省57.44亿美元,辽宁省42.8亿美元,浙江省43.3亿美元,福建省37.19亿美元,河南省24.04亿美元,安徽省为11亿美元。并且,北京市生产性服务进口额占全国生产性服务进口总额的18.34%,山东省占3.02%,浙江省为2.27%,辽宁省为2.25%,福建省占1.95%,河南省占1.26%。同时,西部地区部分省市的生产性服务进口额不到1亿美元,如,青海省2 185.2万美元,宁夏回族自治区为44.08万美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以及沿海地区,同时,港口省市、经济发展程度较好并且市场容量较大的省市对生产性服务进口量大于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并且经济市场容量较小的省市的生产性服务进口量。
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度分析
为了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分析。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与评价指标选取
耦合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概念,它是用于描述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况,而耦合协调度则是用来测度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本文借鉴系统耦合度模型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
耦合协调度模型为:
为了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与客观性,文章选取了部分评价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表1)。
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1997—2017年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年鉴数据、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部分数据由运输业、金融业、保险业、通信计算机信息以及其他商业服务这几个行业的数据相加得到。
表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评价指标
表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综合发展情况及耦合协调度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核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以上所选取的指标所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后,利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代入到以上公式中便可以得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这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
从综合发展情况来看(表2),U1(制造业综合发展情况)和U2(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发展情况)存在波动上升的趋势。而且,从具体不同年份看,1997年至2000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相互交替的特征,1997年制造业领先,1998年生产性服务业领先,1999年制造业领先,但2000年制造业滞后。制造业或者生产性服务业都没有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领先地位。2000年至2016年,制造业的领先地位逐渐凸显出来,除了个别年份(2005年、2007年和2010年)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都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相对于制造业而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时期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整体而言,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向好的增长趋势,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愈发增强。参考尹向来对于耦合协调度的划分标准,可以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情况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20]。第一阶段(1997—2003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很低,低于0.4,属于极不耦合,严重失调的状况。在这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偏低,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的作用也不明显。第二阶段(2004—2006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维持在0.47到0.49之间,属于濒临失调的阶段。第三阶段(2007—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能够勉强达到耦合的标准,且两个系统都较快发展。第四阶段(2012—2016年):这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勉强耦合与初级耦合之间波动。2012年、2013年与2015年达到了初级耦合,但2014年与2016年仍然是勉强耦合。这一时期从总体上看,国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相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却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五、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制造业,不能很好地支持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的进口由于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在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能够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文章选取了几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mant表示制造业升级的综合得分情况,由代表制造业新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以及市场销售能力的多个指标综合得出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impt表示生产性服务进口额;RD指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情况,用制造业R&D内部投入占其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一定程度上反映制造业的研发创新能力;vadd表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自身发展程度。由于考虑到不同技术密集度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可能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文章将生产性服务的进口划分成为三个不同的技术密集度层次,分别为:低技术密集度: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中技术密集度: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高技术密集度:通信计算机信息、咨询和知识产权。同时,上述公式(4)可以改为:
其中:Limp,Mimp,Himp分别表示低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中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和高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
回归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正向的促进效应,其弹性系数为1.023,即生产性服务进口多增加一个单位,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得分增加1.023个单位。同时,不同技术密集度的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都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了不同技术密集度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均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低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弹性系数为1.103,中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弹性系数为0.835,高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的为0.607。说明不同技术密集度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存在差异,技术密集度越高,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越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不能够充分地发挥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进口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国内制造业的内部研发投入的增加,对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起着较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说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依靠制造业研发水平的提高。第三,国内本土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提高同样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这与前面关于二者之间耦合度的分析相吻合,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趋好,通过与制造业的耦合发展,能够使得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表3 不同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进口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回归结果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模型(4)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的进口数据,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多数变量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中tran指运输服务,else指其他商业服务,comp指通信计算机信息服务,cons指咨询服务,inte指知识产权服务,insu指保险服务,fina指金融服务。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各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所产生的影响,下面根据表4整理出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及其排序(见表5)。
表4 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样本回归结果
表5 各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回归系数
综合以上表4和表5可以看出:
第一,各个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作为解释变量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综合指标有着很好的解释效果。同时,运输、其他商业服务、通信计算机信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保险以及金融服务的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不同的正向推动作用。另外,制造业内部研发投入的提高以及国内本土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的提高,也有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说明制造业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均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第二,运输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包含了加工维修维护服务)的进口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015和0.989,表明运输服务进口每增加一个单位带来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得分增加1.015个单位,而其他商业服务进口每增加一个单位带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得分增加0.989个单位。运输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属于低技术密集度的行业,与制造业的产品和原材料的运输及加工紧密相关,运输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能够为我国运输及加工行业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带动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第三,通信计算机信息服务以及知识产权服务的进口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十一五”以来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的国策,随着国家“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ERP、DNC、MES、MDC、PDM、Tracker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在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通信计算机信息服务的进口,符合中国当前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通过进口通信计算机信息服务,加强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来参与产品的制造和运输,以及跟进产品和客户的匹配,以加快信息化进程,从而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知识产权进口与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知识产权的引入,消化,吸收,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创新水平。
第四,保险服务、咨询服务与金融服务的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59、0.395和0.343。保险服务、咨询服务和金融服务均属于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的生产性服务,其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作用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国外的金融保险产品以及咨询服务与我国国内制造业的需求存在差距,或者说存在供需不匹配,使得国内制造业更加偏向于使用我国本土的金融保险产品以及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从国外进口金融保险服务以及咨询服务,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内的金融保险以及咨询行业受到挤出效应,不利于发挥其规模效应,进而无法更好地为制造业提供优质的生产性服务,从而不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六、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计量模型对于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以及制造业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探讨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产生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我国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滞后于制造业,且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偏低,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制造业的发展。其次,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同技术密集度以及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的技术密集度越高,其进口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就越弱。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通信计算机信息服务以及知识产权的进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保险、咨询与金融服务的进口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最小。当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挤出效应是未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由于其具有高附加值性,涉及研发和市场的两端,为生产过程、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特征,能够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还不具有大规模地提供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的能力,单靠自身发展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基于上述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强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应鼓励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的增加以及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此外,在维持运输服务已有的优势以外,积极开拓新优势,同时,积极扶持保险、金融、通信计算机信息以及租赁等商务服务行业。应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协调。一方面,细化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充分利用好生产性服务业平台,使制造业的生产链向生产性服务业的方向延伸。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应更加贴近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利用好制造业的技术及人才的支撑作用,使生产过程以及服务过程标准化和市场化,适应制造业的需求。
第二,增加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提高制造业的研发水平。研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升,而且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吸收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技术溢出的能力,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应引导和鼓励制造业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大融资以及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对于研发资金的主要流向予以规范,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以及核心技术的开发方面。另外,研发投入不应仅仅重视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对于人才的投入,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制造业企业应重视吸收和培育高端人才,充分利用好各种研发平台,对于研发的过程和结果予以激励和保护,让高端人才能够流进来并且能够留得住。
第三,重视区分不同技术密集度以及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根据具体情况引导生产性服务的进口。首先,对于技术密集度相对较低且与中国当前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应继续保持其进口的数量;对于技术密集度较低,且已经不适应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求的生产性服务,可以适当减少进口数量。其次,对于技术密集度较高的生产性服务,应在努力提高国内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进口所带来的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的同时,鼓励其进口,用高技术密集度生产性服务的进口迫使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提高。最后,具体到细分行业的生产性服务进口来说,应继续保持运输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的进口量;鼓励和扩大通信计算机信息和知识产权的进口量;对于保险服务、咨询服务以及金融服务应在保证国内的行业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到国内制造业的需求特征,适当地扩大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