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患者室内康复空间设计探索

2019-04-22刘冰心郭晶

安徽建筑 2019年3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康复训练康复

刘冰心 ,郭晶

(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2018年,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事业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的康复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历程。习总书记强调实现全面小康,尤其是要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小康,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许多有助于残疾人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帕金森病的治疗费用也纳入医保范围内,给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极大的福祉。

帕金森患者由于肢体不受大脑控制,腿脚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尤其是对病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和折磨,该病伴之而来的不仅是患者的生活障碍,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抑郁。中老年人群为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该病是仅次于阿兹海默症的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化类疾病,因此该病也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依照现有的医疗水平,帕金森病暂时无法完全治愈,只能依靠一定的手段减缓患者的病情发展。因此,设计师应从环境设计的角度,研究如何从情感上和心理上影响帕金森病患者,让患者在优质的康复环境中能够以良好的情绪积极接受治疗和照护,从而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和心理创伤得到最快、最大化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 帕金森病患者的社会现状

我国老年人是帕金森病者的主要群体,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占世界帕金森病患者总人数的一半。截至2017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经将近300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现帕金森患者约有10万人,而帕金森患者人群中有90%以上的患者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据统计数据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约有1%的人患有帕金森病,随着年龄的上升患病概率也随之上升。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较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上升0.7个百分点。而70岁以上老年人较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翻了3到5倍。但是,约有一半的患病人群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帕金森病,因此该病早期的延误治疗率高达60%。

我国目前已经将帕金森病列入国家补助,其中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帕金森病的医疗费用可按一定比例报销。但是社区门诊的环境简陋,没有良好的康复环境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康复训练场地也较少涉及。大型康复医院大多只能做到以治疗身体疾病为主,对伴随患者的心理疾病暂时无暇顾及。由于这些原因,大大的延长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因此,患者迫切需要优质的康复环境进行复健,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专属康复环境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2 帕金森病患者的需求分析

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初期的症状存在个体差异性,绝大部分的帕金森病患者会表现出静止性震颤,该震颤由单侧上肢开始,慢慢扩散到四肢,手指呈现规律性颤抖;有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肌肉和肢体僵硬的情况,动作缓慢,行动艰难,甚至面部表情减少,也就是成为人们所说的面具脸;有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上肢行动障碍,手臂和手腕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步态障碍,短暂性的无法迈步,或者无法停止步伐。正由于这些症状使得病人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继而引发病人精神抑郁、焦躁、紧张等心理疾病。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需求分为两类:肢体康复的需求和心理康复的需求。为了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精神面貌,首先,患者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需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照护;其次,患者需要专业的康复设备和生活辅助设施保障其康复的效果;再次,患者也需要安全、舒适、整洁、温暖的医疗环境,使其能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友好地配合复健治疗。

3 帕金森病患者康复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素

3.1 患者

帕金森病患者是指由神经系统引起的病变,时常伴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等症状。此类患者具有肢体活动障碍,不能正常的进行生活和工作。根据患者肢体功能与能力水平,将帕金森患者分为三类:①轻度生活障碍患者,该类患者肢体障碍不明显,有一定的行为能力,能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患者的一侧或两侧肢体出现活动障碍,或者单侧肢体与躯干合并出现活动障碍;②中度生活障碍患者,该类患者身体部分功能受到限制,需要家属照顾其日常生活。患者平衡能力部分缺失,能独立站立,但是肢体行为不受大脑控制,走路不稳;③重度生活障碍患者,该类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介护。患者行动反应明显迟缓,需要依靠医疗辅助设备才能勉强站立、行走,甚至一部分患者肢体功能严重丧失,长期卧床,无法进行各类行为和动作。在此基础上,患者最需要的是专业的治疗和一个有着先进医疗设备、环境优美的康复中心。

3.2 环境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长期居住在医院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例如,有的患者焦躁不安,有的患者感到孤独无助,有的患者敏感多疑,有的患者戒备心强烈,有的患者对外界、光和噪音的反应极大。总的来说,患者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想让自己独处、交友、复健、实现自我价值等都是患者们常见的一些心理需求。患者希望在良好的治疗资源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更富足的空间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求。首先,他们希望自己居住在一个安全、干净、整洁、温暖、舒心的病房中,且个人隐私能够得到保护。其次,康复空间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患者们希望复健活动的康复空间能够带来一些趣味性,使生活获得更多乐趣。最后,患者还希望能够在康复中心结交一些朋友,患者之间交流康复经验,并互相鼓励参与复健活动,给予患者康复的信心。

3.3 材质

我国医疗空间内部普遍采用坚硬、光滑的材质,类似于玻璃、金属、不锈钢、大理石等,给患者带来冰冷的第一印象的同时,还极易造成患者产生视觉疲劳。由于运用不同的材质给患者带来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如下表),因此,不同的材质也会导致患者心理状态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

而帕金森患者在康复空间治疗的时间较为漫长,在材质方面应该以患者的体验为重要的设计依据,选择一些温馨、柔软、有亲和力、肌理感强的自然材料,让患者感到亲切、温暖。如棉麻、藤编、木头、布艺、丝绸等材料。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环保、绿色、生态的材料,比如:智能材料、高密度材料,使康复空间的设计秉着人本主义的理念,为患者创造更加有益于康复的环境。

3.4 色彩

色彩要素不仅对普通人有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对情绪起伏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康复也有较为直接的影响。患者面对不同的色彩,心理会有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颜色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冰冷或者温暖等心理感受,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患者肌肉和血液循环会出现变化。患者观看暖色调时,血压比平时略高一些,血液循环速率比平日也稍快一些,尤其是红色、橙色等暖色最为明显。(如下图)

由于不同的色彩会给患者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因此根据单个色彩的特征和整体协调的色彩关系使康复空间变得和谐。比如采用原木色地板进行地面铺装,使患者感到温暖;绿色的小盆景装饰室内康复空间,能够给患者带来生机;康复空间的灯光控制在3000~4000K偏黄色的色温,能够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等。

4 帕金森病患者康复室内空间的设计策略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治疗环境”的概念,认为良好的治愈环境才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如果患者长期面对色彩单调的空间、乏味的灯光、没有生命力的医疗设备,患者不仅感到心情压抑,患者的康复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为帕金森患者营造舒适安全的物理环境,创建精细化的病房居住环境,设置专业化的康复训练环境,提供互动性强的交往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营造舒适安全的物理环境

良好的物理环境,一方面能够减轻患者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促进病人康复;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患者适应病人角色,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舒适安全的物理环境,主要从五大方面来控制:光线控制、噪音控制、湿度控制、温度控制和通风换气。①光线控制:最大化利用自然光做为主要照明方式,在医院内部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墙,可通过安装百叶窗或者窗纱的方式来调节空间的亮度。②噪音控制:通过垂直绿化和绿植的摆设来降低噪音,在患者康复训练、交流或休息的空间,把垂直绿化作为隔断或绿植的摆放当作区域的区分,使各个功能空间在使用中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③湿度控制:由于木质材料有一定的防噪性、保温性和湿度调节性能,大面积木质材料的使用可以调节室内急剧变化的温度和湿度,木材能够带给人们良好的触感,尤其是在患者握住木质扶手时,能给患者带来温暖与亲和感。④温度控制:除了依靠空调调节温度之外,还可以采用在病房的玻璃上涂刷保温涂料和使用保温膜,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玻璃涂料和保温膜可以有效防止热量的散失。⑤通风换气:安装智能新风系统来达到有效的通风换气,帕金森患者行动缓慢,手动开关窗户对患者而言,会耗费较大体力,而智能新风系统可根据室内空气情况给室内空间输送新鲜空气,使患者在窗户关闭的情况下也能通风换气。

4.2 创建精细化的病房居住环境

来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行动不方便,夜间灯光昏暗,可视度降低,卫生间路途遥远,使得患者耗费大量的力气和时间前往卫生间。因此病人在此期间事故突发率较高,摔倒、滑倒等意外伤害导致病人病情的加重。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应将病房和卫生间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在病房与卫生间之间做隔断处理,病房与卫生间之间的地面处理也尽可能做到无高差。

病房的卫生间的精细化设计:①卫生间洗漱台悬空,高度设置为800mm,适合患者坐在轮椅上进行正常洗漱,同时,安装智能坐便器以及坐便器两侧扶手,坐便器高度在450mm,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自动冲洗烘干臀部,从而减少患者的活动步骤;②卫生间安装风暖系统,并且采用缓和的暖色灯光,避免亮度差距过大,使患者眼睛受到伤害;③淋浴花洒的开关放置在800mm的高度,并且提供坐浴设施,当患者选择坐姿或者站姿时都能方便拿取花洒;④卫生间内铺设防滑地砖,并对卫生间设计干湿分区,保证患者在卫生间活动的安全性。

病房内部的精细化设计:①病房内给轮椅预留足够活动和回旋的空间,通行的宽度不小于800mm。②采用温馨的沙发、地毯、衣柜、写字台、装饰品与医疗设施相结合的方式,在病房内多营造家庭氛围。③床位摆放正对窗外的景色,使患者在病床上也能眺望外部环境,缓解焦虑烦躁的心情。④设置满足患者需求的多样化照明设备,包括日间照明、局部照明、夜间照明、应急照明。⑤病房阳台的进深以1500mm至1600mm较为合适,且安全护栏安装结实,便于患者在此独立进行活动。

4.3 设置专业化的康复训练环境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设置专业化的康复训练空间能大大缩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时间,提高患者的训练效率。首先,专业化康复训练空间的照明环境需要有足够且照度均匀的光照。主要功能区域重点照度设计值控制在200LUX以内,休闲区域色温一般在3000K以下,照度100LUX左右即可。4000K左右的色温是比较舒服的,因为比较明亮的自然色灯光可以让进行训练的患者更加兴奋和身心愉悦,另外,自然色灯光相对于冷色光来说,可使室内有一种安全、温暖的感觉,让患者感觉更加温馨舒适。灯光的色彩要柔和、温馨,让人的眼球感到舒适,患者在康复训练中,以仰卧的姿势为主,照明灯具尽可能选择可以调节照明方向的灯具,避免直射患者眼睛。灯光的布置要有次序和层次感,灯具数量不宜太多。其次,专业化的康复训练空间时常摆放着品种多样的复健器材,患者可遵循医嘱和自身恢复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器材进行训练。有的患者需要进行站姿训练,有的患者需要进行坐姿和卧姿训练,当各种姿势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公共场所中,患者会感觉自己没有隐私而拒绝进行训练。因此康复训练空间应该根据不同姿势训练的器材进行分类,然后对摆放器材的空间按照上肢康复训练区、下肢康复训练区等区域进行合理划分,用绿植、博古架等进行空间隔断。再次,康复训练空间可设置在风景良好的一侧,让患者在做康复训练时可以享受阳光的沐浴,欣赏优美的环境。同时,康复训练空间可打造类似健身房的活跃气氛,设有可供患者看书、喝茶的休息区域。

4.4 提供互动性强的交往环境

帕金森病患者在病房和康复训练空间中,接触的人和物比较有限,除了医护人员,就是家属、探望者和病友,因此,应提供一个互动性强的交往空间和举办丰富活动的场地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如定期举行园艺活动,让患者亲手栽种植物并精心养护,患者会从中体会生命的力量和一定的成就感。可在较为宽敞的空间设置800mm高的半空花坛,适合患者坐在轮椅上进行园艺活动,或者借用室内庭院空间给患者提供园艺活动场地;预留一些举办大型活动的空间,平时不用时用活动隔板隔为适合娱乐和交流的小型活动室,如插花室、麻将室、聊天室等。在活动室内,陪护人员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互动活动,激发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例如模拟现实场景的厨房、超市、餐厅、收发室等等,按照真实尺度设置,让患者进行买菜,逛超市,与服务员沟通,取信件等行为,让患者在不同的场景设定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练习,慢慢的克服障碍,使肢体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因此,互动性强的交往环境,不仅仅能丰富患者的生活,还可以使患者保持身心的健康。

4 结语

我国康复空间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依照理论研究进行设计的实践项目还比较少,因此,应该尽快建立康复空间“研究——设计——再研究”的方法体系,为这一领域树立科学的规范,才能设计出更适合患者康复的室内空间,从而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居住生活环境建设水平和生活质量,让康复空间中良好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直接作用于患者身体,激发患者主动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的信心,最终促进患者身心的恢复。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康复训练康复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帕金森病的治疗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