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复兴的超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振兴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榆林堡村为例
2019-04-22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彭竞仪刘雅萌
文/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李 婧 彭竞仪 刘雅萌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京市开展了各类乡村建设行动。2018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明确了北京乡村振兴八大项几十项具体任务。2019-2020年,北京将聚力打造100个左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且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村庄规划的要求已然面临从单一目标到综合目标、从蓝图式规划到实施型规划、从技术型规划到社会型规划转型的新要求,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在此背景下,各村纷纷探寻适宜自身的振兴策略。位于北京城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因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独特的历史文化,可吸引集聚更多的经济要素和人流活动,拥有巨大的复兴机遇,但同时因城镇化发展矛盾尖锐、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功能需求,面临着巨大挑战。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资源,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超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在保护和利用上还有很大发挥空间。复兴乡村文化,带动“三农”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成为振兴超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重要策略。
1 超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困境
1.1 农村:历史风貌变迁,设施环境破败
1)历史风貌 在农村物质空间方面,历史环境变迁是许多超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基于现代文化的影响、舒适生活的渴求及巨大的经济利益,村民纷纷抛弃了原有的传统建筑,改建新房、建设廉租房,使传统村落风貌及历史文化价值逐渐丧失。国家虽多举措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但仍缺乏系统可行的管理机制,在实际保护和开发中,部分传统村落仍疏于管理,历史风貌衰败现状堪忧。
2)设施环境 边缘区传统村落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居环境破败和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边缘区与城市连接较为紧密,或多或少承载服务城市的部分功能,且传统村落历史环境特殊,易吸引超大客流人群,但乡村式的规划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使其服务设施及物质环境难以承载较高质量的城市服务。衰败的农村经济、匮乏的政府投资以及缺乏系统有力的技术指导,使边缘区传统村落的设施环境质量依然较差。
1.2 农业:目标定位不明,产业发展落后
超大城市边缘区是城乡渗透、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域,更易受城市扩张的影响及复杂经济活动的冲击。在目标定位上,超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很难保证单纯的乡村属性,而是受到各类城市功能的影响,难以明确自身的定位与价值,最终沦为城中村而丧失历史文化价值。市、县、镇、村级相关管理单位和村民往往有完全不同的视角,立场和期许难以明确,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遇到瓶颈。
在产业发展上,大多数村落仍以单一的传统农业为主,而没有发挥自身特色,融入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电子商务等产业功能,村民收益较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部分已开发的传统村落,存在盲目投入乡村休闲产业、特色不足、文化欠缺等问题,降低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1.3 农民:年轻人口外流,文化认同缺失
边缘区传统村落基于城市的吸引和交通的便利,更易造成劳动力外流的现象。农村中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分布极不合理,造成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人口、资金要素流向城市,农村经济衰退,乡村振兴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人口不断流失,使原本由亲缘、地缘及宗族等构成的村民社区网络面临瓦解,依附于此的村落非物质文化面临断层威胁。
由于农民长期处于社会网络的底层,在缺乏教育宣传和文化引导的情况下,与古村落及村民相绑定的文化要素成为其文化意识中的糟粕。随着村民受到城市文化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多,产生了文化替代心理,古村落现有的空间格局、建筑质量在村民眼中成为落后的象征,村民文化认同感几近瓦解。
2 榆林堡村基本情况及文化特色提炼
2.1 基本情况
榆林堡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距京藏高速仅2km。东有八达岭,西有康西草原,北靠野鸭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南临河北怀来县,距离北京市中心不过2h车程,村内整体自然环境良好。
榆林堡村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兴于元、明。据史料记载,现存榆林驿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驿站之一。榆林堡其平面呈“凸”字形,分为北城和南城,是我国北方传统堡寨式聚落典型范例,近年被纳入北京市首批44个传统保护村落名单。
2.2 文化特色提炼
2.2.1 肌理风貌
1)村落格局 村内有“凸”字形内城夯土城楼和部分城墙,南城为土城,呈长方形;北城由砖包裹,呈正方形。故又称南北城为土城和砖城,整体格局与北京城十分相似(见图1)。
图1 村落格局及历史街巷
2)历史街巷 村内历史街巷系统呈典型的鱼骨状,南城的人和街为1条东西走向道路,与南北走向贯穿村落的十字巷一并承担村内交通、商业、活动等主要功能。次要道路与支路组成的鱼骨状道路结构均从主路引出。
3)历史建筑 村内仍保留了大量风貌、质量较好的建筑,为综合评估榆林堡村内建筑价值,结合建筑风貌、质量及高度,将榆林堡村内建筑分为4类(见图2)。其中文保建筑的建筑总面积为11303.8m2,占比23.2%,一类建筑的建筑总面积为14860.6m2,占比30.5%。
2.2.2 历史文化
1)长城文化 榆林堡是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长城价值的核心体现。
2)邮驿文化 榆林驿是元、明、清时期京北交通线上的重要驿站。如今,榆林堡古驿站遗址仍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古驿站遗址。
2.3 榆林堡村乡村振兴困境
2.3.1 传统建筑与历史文物的变迁
村落传统建筑破坏严重,调研重点走访居住型文保建筑,发现2004年的141处文保建筑如今仅剩57处保存完好,13处遇恶劣天气出现废弃、坍塌等,其余71处村民根据自身需求对老房子进行了改造。由于改造程度不一,改造后与传统风貌协调的有46处,其余25处与传统历史风貌协调度较差。
历史文物同样经历了巨大变迁。榆林堡村现有区(县)级保护文物3件,历史文化遗迹17处。除榆林堡城墙和榆林堡村碑刻外,大多建造年代不详且遭到破坏,目前仅存榆林堡村碑刻1块、榆林堡人和街遗址1处、榆林堡城墙遗址2处和城隍庙1座。且因保护不利、风雨侵蚀,现存的几处文物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2.3.2 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破败
村内石板路坑洼,斑驳的墙上还有《毛主席语录》中部分标语的印记,缺少必要的排水设施,下大雨时只能靠自然地势将水排出村外。村内民居屋顶破旧、房檐残损,“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成为多数榆林堡村老房子的现状。调研发现,为提升生活质量,多数村民对房子进行过一定程度改造。受访的51户家庭中,有43户表示在近15年内对房屋进行过翻修,以墙面粉刷、加建新房为主,而未改造的家庭,多数是因为无力支付维修费用。
图2 历史建筑综合评价
榆林堡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极其缺乏,已无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村内无统一的商业配套设施,商业服务由流动店铺和一些小卖部提供。其中,以居民自住房作为小卖部共7家,自住房兼作商铺共2家。在教育服务设施方面,榆林堡小学与康庄中学合并共用教学设施,原有的榆林堡幼儿园因就读幼儿过少已关闭。村内仅有1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村口有1处公交车站,村内并未统一规划停车场,但因村内汽车购买量少且村民常将车辆停放在住宅内院,停车并未成为村内亟需解决的问题。村委会不仅是行政管理机构,也具备综合服务功能。
2.3.3 经济与人口的衰败
榆林堡村近年来户籍人口呈增长态势,人口增多反映出大城市周边地区对外界的巨大虹吸作用。有外地人嫁入或迁入本地,但常驻村民仅910人,占户籍总人数的47%,男女基本均衡,55岁以上老人占51%,老龄化现象明显。
村落经济整体衰败,外出打工人口较多。市区打工村民占23%,县镇打工村民占38%,当地务工村民占21%,当地务农村民仅占6%,8%的村民从事居委会委托的工作,4%的村民在村内经营小本生意。多数住在村里的人都靠务工为生,农业淡出村民生活。榆林堡村的产业单一,未借助自身特点发展旅游业,这与当前居住人口结构密切相关。
2.3.4 文化与社会关系的瓦解
“村头村尾一家亲”的和睦邻里关系已不复存在,村落内密切的人际关系纽带逐渐走向瓦解。从问卷调研看出,纠纷状况虽然较少,但人际关系已发生微妙变化,留守现象成为村民眼中最显著的社会变化。年轻人大多已融入城市生活,当下村内常驻村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其中,具有小学文化的村民占比最大为47%,未受教育的村民与具有初中文化的村民分别占比21%、27%,具有高中文化的村民占4%,本科及专科文化村民仅占1%。
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逐渐瓦解了村民间亲密的关系纽带,不同年龄的调查对象与村民间的熟悉程度已然不同。18岁以上的调查对象与村民间的熟悉程度随着年龄减小而递减。此外,外来人口进入也悄然影响着村落人际关系,拉大了村民间的贫富差距,增加了村民间的隔阂。
3 榆林堡村文化复兴策略
3.1 文化兴村:历史文化塑风貌、设施环境树新风
3.1.1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古村风貌
1)确立保护对象,规定保护区划
村落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的对象包括“凸”字形城墙形制以及城墙内部村落街巷,人和街、十字巷等主要历史街巷,历史建筑、一类传统建筑,古城墙、古井、古树、古遗址等环境要素(见图3)。另外,对于不同区域、级别的保护对象,应采取不同的保护管理方式。
如图4所示,依据古村落的保护要素和主题内容,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进行分级保护:①核心保护区 建筑控制在1层及以下,檐口高度低于4m,要求不得改变区内传统格局、历史风貌、街巷尺度,允许翻建除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以外存在安全隐患的传统风貌建(构)筑物,但要延续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形制与风貌特征,对区内严重破坏整体风貌及超高的建筑,近期进行风貌整治,远期在条件允许时应予以拆除;②建设控制地带 规划要求高度控制为3层及以下,檐口高度低于12m,严格保护城墙范围内的村落街巷格局以及“凸”字形城墙结构;③环境协调区 总面积约61.8hm2,规划要求建筑高度控制在6层及以下,檐口高度低于18m,同时注意保护农田景观。建设控制地带及环境协调区均要求控制建筑性质、高度、体量、色彩、形式,新建建筑在风貌上与传统建筑相协调,建筑高度控制在限高范围以内,建议以渐进的方式改造质量和风貌较差的建筑和院落,对超过高度控制范围的建筑,近期进行立面整治,远期条件成熟时应予以拆除。
2)分级制定街巷、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要素保护措施
街巷采取三级保护管理方式:①一级街巷 采取保护修缮方式,严格保护历史街巷空间格局、走向、尺度及两侧建筑立面形式等,按照传统建筑形制及工艺,修缮两侧残损建筑,完善基础设施;②二级街巷 采取风貌整治方式,整治街巷环境与两侧建筑形式,增设绿化及广场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根据实际需要可对此类街巷进行疏通与局部拓宽;③其他街巷 采取改善提升策略,保护街巷肌理、走向,对街巷两侧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进行立面整治,提升街巷景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传统建筑保护采取保护修缮、改善提升、保留整治、更新拆除4种方式:①历史建筑 采取保护修缮方式,原则上要求保持建筑原样并采用传统建筑形制、材料、工艺进行保护性修缮、加固;②一类建筑 采取改善提升方式,按照传统建筑形制、材料、工艺,对局部残损构件进行改善提升,允许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可在适当位置补充庭院绿化,提升整体空间质量;③二类建筑 采取保留整治方式,此类建筑整体风貌与环境相协调,近期可暂时保留且不作改造,远期建议按照传统建筑形制、材料、工艺,进行风貌整治;④三类建筑 采取更新拆除方式,根据整体风貌要求及发展功能需要,采取风貌整治、降层、更新,也可拆除后改造为公共空间。
图3 保护对象
对古井、古树、古遗址等历史文化要素,同样应采取相应措施:①古井 采取保护措施,整理井边环境,完善绿化和小品,增设展示牌,标示其价值及用途;②古树 统一挂牌登记入册,维护树木周边生态环境,增设防火、防雷等设施;③古遗址 建议以研究为主,挂牌登记入册并进行简单介绍,远期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恢复。
3.1.2 配合历史文化保护,提升村落设施环境
1)配合村落文化保护,增补用地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保护村落基本文化格局,延续村落以居住为主的用地性质,并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兼做商业、旅游发展用地。将现状历史建筑改造为文化教育场所,利用现状限制用地,适当增加广场、绿化用地,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2)配合道路肌理与切实需求,制定道路交通规划 建议将榆林堡村设置为纯步行区域,以慢行交通为主,严格限制机动车进入,创造舒适宜人的步行游览体验动线。对部分街巷进行疏通改造,改善内部街巷通行环境。沿省道323,于村口处规划1个大型停车场以解决静态交通问题(见图5)。
3)利用村落文化空间,制定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建议榆林堡内景观提升采用“点、线、面”结合方式,循序渐进、逐渐渗透。以每个片区的核心广场或公共空间为点,辐射整个古村内部绿化需求,恢复古城墙原有肌理。在有遗址的部分增加防护绿地,结合现有空间建设城墙遗址公园;无遗址部分在城墙原有位置设计绿地景观,串联整个古村,恢复原有肌理(见图6)。
4)加强传统建筑改造,改善村落人居环境质量 改造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评析其建筑特色、风貌,进行针对性的环境和风貌整治,适当注入新功能,利用其文化特色焕发建筑空间的历史、风貌和经济价值。规划对榆林堡东大街30号、慈禧西行院、榆林堡小北街14号进行了细致评析,提出改造策略,对于村落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具有较强指导作用。
图4 保护区划
图5 道路交通规划
图6 景观绿地规划
3.2 文化兴产:迎合市场创丰收、文化挖掘成特色
3.2.1 配合区域发展,迎合客群市场趋势
1)遵从区域发展规划,发挥本底优势 榆林堡村需配合区域发展,抓住机遇,加强建设休闲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在推进休闲文化产业转型时,应充分发挥本底优势:①建筑方面 榆林堡村的传统建筑脉络清晰,是军堡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②文化方面 榆林堡是元、明、清时期京北交通线上重要驿站之一,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古驿站遗址;③区位方面 榆林堡村与康西草原、野鸭湖、八达岭、延庆冬奥会场馆、世博园邻近。建筑、文化、区位特色结合,将成为休闲产业转型的主要着力点。
2)依托客群分析,顺应市场趋势 以服务冬奥会为主线,发展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增强首都核心功能的重要抓手;考虑到榆林堡位于首都“2小时”辐射圈和近郊休闲旅游带,从北京市场出发,以榆林堡为目的地,依托已建设、在建设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分别划出半径160、240km的“2小时”“3小时”辐射圈;分析并顺应北京市郊区出游意愿需求和住宿需求,加强发展转型。
3.2.2 挖掘文化特色,促进产业功能提升
榆林堡村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实行“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文化主题民宿建设,打造特色传统村落休闲旅游胜地。规划将军堡文化观光、邮驿文创、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四大功能汇集,配合沿城墙遗址景观带,和文化发展轴及商贸发展轴,形成“一带两轴四区”功能结构(见图7)。结合榆林堡四大功能定位,融合市场需求,构建多元化、体验性的产品体系(见图8)。
3.3 文化兴人:文化认同延文脉、人才培养富农民
3.3.1 促进村民文化觉醒,吸引村民返流就业
文脉延伸是传统村落文化复兴与再造的关键,将传统村落的宗族、民族和人类文化植入当代人的生活体验中,可增强村民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
图7 功能结构规划
图8 产品体系开发
1)循序渐进,促进文化觉醒 以文化塑造村民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有利于文化传承和村落社会关系延续。榆林堡村村民文化自信培育包含3个阶段:①文化传承阶段 以“文化活动”为主,筹办文化节庆,传承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举办文化赛事,开展文化宣传,进行文化教育,提高社会影响,使村民意识到历史文化的重要性;②文化展示阶段 以“文化空间营造”为主,进行公共空间文化装饰、主题文化空间塑造、文化小品设施设置、历史建筑修缮改造,通过现代媒介加强对文化空间的展示宣传,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并根据实际需要,利用闲置或废弃用地,新增非物质文化展演空间,建立民俗文化馆,另外设计“榆林堡传统村落”网站、微信二维码,同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现存保护较完好的文化空间本体进行挂牌标示,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宣传,使村民获得文化自信;③文化利用阶段 以文化产业化为主,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文化主题民宿建设,使村民从文化传承中获得切实好处,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返乡就业,全民参与建设 通过文化产业化建设,促使一二三产融合,挖掘经营性收入,着力补齐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工资性收入短板,吸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流就业;在发展路径上,始终明确农民自主发展路径,使村民成为文化传承的传播者、文化价值的受益者,坚持村民主体地位不动摇,确保全体村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保证返乡村民就业;建立相关机制,打造农民文化创业平台,成立农民合作社,通过股份合作,实现全民参与建设。
3.3.2 全面推进教育致富,培养发展新型农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质量兴农”道路,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教育是联通教育与农业、教育与农村、教育与农民的枢纽,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途径。
1)创建文化教育平台 规划建议结合榆林堡村传统历史文化空间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既是榆林堡文化的载体,又是村民受教育平台,更是对外展示的窗口。学院采用“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以历史传统文化为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以乡土文化为心,开展诗意田园乡村的农业教育。教育平台主要培养榆林堡村的文化创意人才、服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等乡村振兴稀缺人才,为榆林堡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乡村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支撑。
2)加强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主要包括:①对榆林堡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培养,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新乡贤、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培养带头人和骨干,形成一批有眼光、有文化、有能力、善调解的村级组织力量;②促进榆林堡全民基础性培养教育,通过政府与企业、大学及相关人才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全民基础教育培训,针对需要掌握的历史文化、旅游服务、农业生产、农业实用技术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整体文化水平,培育一大批能带动榆林堡村发展的务实管用人才。
4 结语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略。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因其区位及历史,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故其振兴需要利用区位位置、交通条件、历史文化价值,以文化为主要出发点,传承并发展历史文化,改善村落环境风貌,促进村落产业转型,提高村民文化水平和收入,实现文化兴村、兴产、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