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牧歌 视觉盛宴

2019-04-22吴玉霞

新疆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游牧牧歌转场

□吴玉霞

天山电影制片厂历时三载精心打造的一部向改革开放40 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远去的牧歌》即将上映,有幸先睹,观影后认为这是一部思想深刻、内涵丰厚、艺术出新的影片。影片以质朴的纪实手法,丰富多彩的文化、诗意的情节展示了1985年到2015年40年的跨度中新疆草原哈萨克族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从传统的游牧生活进入现代文明生活的变迁和情感心路的变化。以点带面地展现了哈萨克族草原民族“四季游牧”这一经过上千年人文历史积淀的生活方式以及在艰难跋涉的转场游牧过程中的传奇故事,观后犹如沉浸在一首深情拳拳、气韵生动的草原牧歌之中,同时又如走进一幅气韵生动、多彩多姿的绝美画卷之内,带给我们无限的审美感受。

一、简单之中寓深意、显神奇的艺术之美

据本片导演阿迪夏·夏热合曼和周军介绍,电影采用散点式叙事方法和富有哲理的意境化处理,不受情节和叙事对于戏剧性的依赖,顺利搭建起非戏剧电影的散文框架,把重点人物的命运在近40年中的各个片段一一呈现。本片以中国哈萨克族牧民四季游牧转场为结构线索,全片分为“冬(1980年代中期)”“春(1990年代中期)”“夏(2000年代中期)”“秋(2010年代中期)”四篇。在40年的跨度中,通过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来演绎草原上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存在于这种非同一般的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情感心路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定居兴牧政策引导下,在保护草原生态的时代背景下,牧民们和过去告别,走出大山,迈向崭新生活的伟大进程。虽然这部影片时间跨度长、涉及两个家庭的故事,但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矛盾冲突也并不尖锐。全片采用散点式叙事方法,不侧重讲述“主要矛盾”“核心事件”,而是把重点人物的命运融于40年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又将民俗风情、感情世界、人性光辉、精神风采连缀起来,完成了我们全片的整体构思。虽然《远去的牧歌》中涉及到了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的矛盾,但整部影片并没有将两家人的矛盾极端化,也并未在这个矛盾的基础上演绎各种爱恨情仇,而是在含蓄隐忍、平淡质朴的生活情态中展现两家人逐渐理解、化解矛盾、相互包容、互相支持的情感。让观众体会到了哈萨克族独特的人文情怀、哈萨克草原丰富的多元文化、哈萨克族独特的生活情态及生存方式,也让大家感受到人性之美、文化之美和丰富的诗意情怀与深刻的生活哲理。可见,《远去的牧歌》并不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取胜,而是在简单的故事之中展现着丰富的艺术意蕴,臻于简而不浅、淡而有味的艺术之妙。

其次,影片《远去的牧歌》运用散点叙事,通过细腻的细节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新疆哈萨克族草原牧民执行“退牧还草”政策从传统的游牧生活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既委婉地展示了游牧文明的人文内蕴和时代局限,又含蓄地再现了哈萨克族牧民走向现代文明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艺术表达真实细腻、生动感人,形象生动。对于现代文明的转变,影片并不是生硬地一味地表示讴歌赞誉,而是通过羊皮别克、哈迪夏小儿子等艺术形象,前瞻性地含蓄地表明在现代文明转变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会遇见的各种值得深思的问题,由此使得影片的内涵并不仅仅简单地停留在对“退牧还草”政策的讴歌,而是从更深层面提出了一些现实性问题,不仅使得故事更加令人信服,也丰富了影片的社会和艺术内涵。此外,《远去的牧歌》还通过一些细节、多点辐射出“草原文明”“游牧文化”“转场迁徙”“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等多样命题,使得影片所展示的问题更加全面,更深刻,也更具有广袤深邃的内蕴,使得整部影片荡漾着一种“简单之中寓深意、显神奇”的艺术之美。

其次、丰富多彩视听语言,带给观众绝美的艺术享受。

视听语言是电影艺术表达的基础手段,丰富而独具匠心的视听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语义表达,而且提升了影片的观赏性效果,带给观众绝美的艺术享受。因此,在视听语言方面,《远去的牧歌》非常重视。为了达到最好的观赏性效果,该片共计用时3年在新疆北部和东部的广袤大地上用数台摄影机和航拍器捕捉新疆四个季节的壮阔美景。全景还原了哈萨克族牧民由“逐水草而居”走向定居兴牧的完整过程,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哈萨克族群众生活巨大变迁的生动画卷,呈现着史诗般辽阔壮丽的诗意情怀。为了使得影片内蕴深厚、大气磅礴,影片大量使用了远景、大远景拍摄,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狂风、暴雪、悬崖、峭壁、沙漠、草原、河流等独具风韵的自然景观和气韵生动的羊、马、牛、骆驼、鹰隼、燕子等动物,而且通过考究的视听语言,使得影片中所展现的不同景致和生物富有灵妙的意趣或境界,产生出一种天高地厚、深沉辽远的艺术基调,增强了审美观赏性。

除此之外,《远去的牧歌》对于影片的重头戏“大转场”更是匠心独运。为了拍摄出令人震撼的“大转场”画面,剧组动用了各类牲畜30余万头,并且运用航拍等拍摄手法,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展示,从而近似原生态的展现了哈萨克草原转场的奇观景象,带给观众震动心扉的奇妙感受。当观众观看影片中俯拍的大转场的情景时,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哈萨克族在迁徙过程中的艰辛与壮观,感受到草原民族坚韧不拔的顽强生命力。当观众观看到影片中仰拍的转场情景时,特别是在悬崖峭壁上艰难前行的画面,观众的心都被紧紧抓住,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气氛。除了拍摄角度,影片的摄影非常考究,为了拍摄出最具表现力的影像,本片请了著名摄影师戈日图担任主摄影,拍摄的画面影像精致通透,画面造型大气富有表现力。夏季牧场,草原鲜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令人神往;冬季牧场,狂风暴雪肆虐横行,风云变色,令人胆颤;这些画面,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而且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许多画面富有“意味”,既营造了独特的意境,又丰富了影片的语义表达,巧妙地实现了“形与神”、“意与境”、“情与景”的统一。

影片《远去的牧歌》不仅在视觉造型方面提供给我们一场视觉盛宴,在故事的叙述中,音乐的表达也很到位。影片选用了最能反应哈萨克音乐的作品,巧妙地与影片的故事表达结合,将哈萨克人的生活情态、心路历程细腻婉转地表达出来,丰富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效果。

当然,《远去的牧歌》不仅具有观赏性,从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看,本片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哈萨克族牧民大型转场游牧的生活方式被更加文明和现代的方式所取代之后,这部影片的史料价值将更加凸显。正如高黄刚厂长所说:“面对这一即将消失的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草原文化载体,《远去的牧歌》完成了一次抢救性的、带有记录使命的拍摄。这个横跨近40年的故事,既为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留下了重要的影像,也为观众奉献出了一场草原原生态生活的视觉盛宴,更为改革开放40年沧海桑田的新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诚哉斯言!面对这一即将消失的人类文明进程中曾经非常重要的草原传统文化,影片《远去的牧歌》完成了一次抢救性的,带有记录使命的拍摄,这或许是《远去的牧歌》更大的价值之所在。当然,《远去的牧歌》具有这样的价值,究其根本在于影片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和前瞻性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细腻生动的表现手法,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哈萨克族历史变迁中人们的生活变化、心路历程,既像一首具有史诗气韵的草原牧歌,又像一席深情绝美的视觉盛宴,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享受。

猜你喜欢

游牧牧歌转场
牧歌飞到天安门
都市游牧
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中的画面转场研究
永远的牧歌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多元游牧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大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转场快速拆装施工工法
那拉提草原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