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亚草原“鹿”型艺术品遗存类型及造型特征解析

2019-04-22任文杰

新疆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格里芬鹿角欧亚

□任文杰

欧亚草原在历史上留存的艺术品数量多而类型丰富,其中“鹿”型艺术品不仅因其数量多,更因其代表了一定的草原游牧文化,族群审美特征、时代特性而备受瞩目。本文通过对其空间维度、造型类别、表现手法、装饰纹样来源的解读,了解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左右在欧亚草原上生活的族群不仅能创造出多维度、装饰性极强的艺术作品,同时还体现出带有节奏感、张力和动态纹样的艺术特色。

一、欧亚草原文化及主要族群

欧亚草原以面积广大的草原为基本特征,其间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戈壁和荒漠。欧亚草原由西、中、东三大地区组成,西部区域主要以伏尔加河、顿河和乌拉尔山为中心;中部地区则主要围绕着阿尔泰山;东部地区主要指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大片区域。这样的划分不单是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考虑,也是根据历史背景而为的,见图1①。在这片草原地带世代生息着不同族群的游牧民,他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即欧亚草原文化,体现出这片土地孕育出的特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等。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有众多文化类型在欧亚草原上繁盛过,譬如斯基泰文化、巴泽雷克文化、萨尔玛特文化、卡拉苏克文化等。而同属青铜器时代末期铁器时代早期的斯基泰文化与巴泽雷克文化类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反映在艺术作品上,创作题材与手法即有许多雷同或类似,这其中的关联和表现形式值得去研究、解析。所以本文选取“斯基泰文化”及“巴泽雷克文化”的艺术遗存作品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一)斯基泰文化

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斯基泰人”被称为塞种、尖帽塞人,他们是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草原游牧民族,也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游牧民族之一。曾信仰过草原萨满教、原始印度-伊朗宗教(密特拉)即前琐罗亚斯德教,后形成希腊-斯基泰风格。斯基泰文化活跃了大约一千多年,时间约为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3世纪左右。斯基泰人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制造手工艺品,尤其擅用金、铜等金属材料创造出斯基泰草原风格的动物造型,常见的动物造型类别有鹿、狮、虎、马等纹饰,以至于在考古学上出现被认可的“斯基泰文化三要素”,即青铜兵器、马具和野兽纹样。

斯基泰人喜塑造“鹿”的造型纹饰,源于对鹿的崇拜及欣赏鹿的速度。

(二)巴泽雷克文化

巴泽雷克文化是分布在萨彦岭—阿尔泰山的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巴泽雷克文化的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即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巴泽雷克人是以牧业为主的种族,并且不管是在起源地还是在迁徙的途中,已然具备斯基泰三要素的特征②。巴泽雷克宗教信仰受到萨满教的影响,还隐含前基督教的影响。巴泽雷克文化中“飞禽”的形象占有很大的比例,遗存中不乏用动物躯干加双翼或加“格里芬”的造型元素,而“鹿”的造型作为动物躯干频繁出现。

二、“鹿”型艺术品遗存原型

斯基泰和巴泽雷克这两种文化类型出现的鹿型小雕塑、浮雕、纹饰,普遍表现出鹿角舒展、张力十足,极具形式美感的特点,这些造型特点与当地野生鹿(马鹿、驯鹿)的形态非常相似,见图2对比图③。

马鹿这个鹿种因体形与骏马非常相似而得名,一般雄性有鹿角,鹿角分6 叉或8 叉,其常见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擅于奔跑、跳跃,行动迅速,嗅觉、听觉发达,适应性极强,零下40℃亦可正常生活。

有理由相信,正是野生鹿种对外界环境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才使它成为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游牧民们最喜爱的动物形象,成为一种生存能力强的象征,并衍生出无数理想化的图形。

三、“鹿”型艺术品类型辨析

欧亚草原现存的“鹿”型艺术品遗存的类别包括权杖头的装饰物、胸牌饰物、鹿石、岩画、纹身、棺木上的彩绘、冠饰、铜镜装饰物、马头上的装饰物等。为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本文将对其空间维度、主题含义、造型、表现手法进行分类辨析。

(一)空间维度类别:

①2 维平面:纹身、棺木外彩绘、岩绘;

②2.5 维度:透雕—接近平面的透雕

浮雕—鹿石、岩画、铜镜上的凸起装饰纹、牌饰、马鞍上的装饰花片;

③3 维立体:小雕塑、立体饰件—马头上的装饰物。

欧亚草原现存的“鹿”型艺术品遗存从空间维度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三个类别,具体见图3④:

(二)造型分类——单独型与组合型:

欧亚草原现存的“鹿”型艺术品遗存从组形方式上可以分为单独型和组合型两类,单独型即字面含义,组合形往往是鹿与其他野兽,尤其是带翼长喙神兽“格里芬”的组合形式。如下图4⑤所示:从左至右,左一为鹿单体,左二为一只站立鹿,鹿首和鹿角部分均呈现格里芬的特点,左三也是鹿与格里芬的组合形,格里芬在吞食鹿头,鹿角也演化成格里芬的造型。

(三)表现手法分类:写实性和装饰性。

欧亚草原现存的鹿造型艺术品造型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两种:写实性和装饰性——经过艺术化、理想化之后的装饰造型,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写实性的鹿造型非常逼真、生动,而装饰性的鹿纹饰十分稳定、协调。

现实中的鹿角尖是向上的,并未有艺术加工后的鹿角那般大,并向后拗。在手工艺人夸张想象下形成的新艺术形式,应与时代的发展有关联,最初是单纯描摹外环境的写实性风格,后渐渐加入自己的想象,人为地赋予很多新含义。譬如宗教信仰、外部环境等,寒冷、艰苦生活环境中求生存的游牧民在艺术作品里添加了自己祈求神力庇护、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寓意,这层寓意被外化在艺术品的装饰纹样和组合形式中。

下图5⑥左图是一只长着巨角、栩栩如生、昂首的鹿,它的功能是权杖头部装饰物。鹿角的大小和分量几乎比身体的面积和重量都要大和重,这是经过夸张变形后的结果,造型生动而写实;右图是一块金质装饰配饰,透雕作品,整体呈长矩形,鹿的身体较写实,而鹿角被制作成一块适合纹样,使这个鹿配饰的体量更符合使用者的需要,原本的写实鹿角已消失了,只有S 纹和曲线纹的完美组合,但并没有违和感,观者仍可以通过整体的特征进行认知。

四、“鹿”型艺术品遗存美学法则分析

不管是哪个维度、哪种表现手法、何种组合方式的“鹿”型艺术品都体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美感法则,诸如重复、均衡、装饰性等,本文将概括性地对其所呈现的美感法则进行分析。

(一)重复的节奏感

重复是将同一元素不断地排列,是构成稳定画面最简单而有效方法之一。而按一定条理和秩序重复排列形成的律动形式也会产生节奏感。此处的重复包括“鹿”型单体内部的重复因子,及单体重复构成的稳定构图形式。下图6-1⑦是两只卧鹿,鹿角均用S 型纹重复构成,重复的部分在此处增加了整体的装饰性和稳定性。图6-2 铜镜背面分布一圈立鹿,立鹿的站立方式几乎一致,只是在鹿角上有少许变化,可以看做是同一单体的重复,这种排列的方式和角度体现出律动感和节奏感。

(二)均衡与张力

均衡是画面感官上的平衡,往往是等量不等形。而画面的张力指的是被感受到的、非直接观看的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张力”本是物理学概念:即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在实际运用中,均衡和张力并不矛盾,画面往往需要“张力”来达到均衡。

千年之前的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对产生“均衡和张力”的方法已掌握得十分纯熟。很多“鹿”型艺术品刻意突出优美的鹿角造型,鹿角以“平衡”整体画面的功能呈现,有些鹿角占整个造型面积的一半甚至更多,而这种刻意突出鹿角造型的做法使艺术品整体更稳定、更具美感。以下图6-3 为例,一件立鹿艺术品,鹿的角巨大而舒展,与鹿小小的身体对比起来,恰似一股牵制的力量,因鹿角的大小、重量产生的向坠感却因鹿首向上扬而得以平衡,整体造型显得张力十足又十分稳定。图6-4 是一件现代首饰设计作品,中间稳定的圆形因添加了向外伸展的结构,而显得具有动态效果。

(三)装饰性及装饰性纹样

现存的“鹿”型艺术品不论写实风格还是装饰风格,从整体构图形式、装饰纹样上都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曲线纹”、“弧线纹”、“涡纹”、“环纹”、“S 型纹”往往以二方连续或满布的方式呈现,并且神兽“格里芬”造型形式的出现频率非常高。

艺术品的装饰性以及“曲线纹”、“弧线纹”、“涡纹”、“环纹”、“S 型纹”这些纹样的出现并非偶然,原因多样而复杂,观察留存至今的“鹿”型艺术品会发现其造型风格是由写实逐渐向装饰性过渡的,这也反映出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的演变对艺术形式的影响,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的影响,其他宗教的入侵、宗教教义的丰满、城市的兴起、语言文字的诞生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下艺术形式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崇拜、祈求自然力量转化为以征服、装饰为目的的创作,因而产生许多装饰性极强的艺术品。

其次,无论是“曲线纹”、“弧线纹”、“涡纹”、“环纹”还是“S 型纹”都是一种动态的纹样。在草原上游牧民眼中的动物总是以运动的形态出现,因而他们手中艺术品纹样以能表达运动的状态成为主要的目标和要求。并且在原始草原,相信“万物有灵”和“交感巫术”的游牧民很自然地会用艺术手法表现认识自然的能力,模拟自然万物,表达出内心想要征服自然的想法⑧,所以诞生出动态的纹样来装饰艺术品也不足为奇。此外,这些纹样可能还与祈求神灵庇护、渔猎文化的影响、族群审美、福寿等吉祥寓意有关,限于篇幅,不一一而述。

而“格里芬”的造型形式显然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结果,在上古欧亚草原的环境下,信仰原始萨满教的牧民渴望成倍增加财富以及某些剥开头皮使得灵魂出窍的萨满观念,恰恰对应了鹿角无限延伸、对称卷曲纹样的审美,草原民族从自我圣灵崇拜出发,在希腊文化中的“鹰首尖耳”造型的基础上融合出带翼带角神兽的造型——草原鹿身“格里芬”,如图6-5。

注释:

①图1-郭物:《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②齐溶青:《论巴泽雷克文化》[D].吉林:吉林大学,2008年。

③图2-左-新浪博客,巴泽雷克文化—艾米塔什博物馆(7)[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e1c8fa870102w1ah.html,2015。

右-央广网-陈金龙的《马鹿养殖”致富之路(上)》[EB/OL]。http://country.cnr.cn/wealth/201312/t20131226_514502442.shtml,2013.

④图3-2-1 搜狐,2500年前文身木乃伊惊艳展出[EB/OL]。http://roll.sohu.com/20120816/n350747955.shtml,2012.

图3-2-2 中国网络电视台,来源于腾讯科学.俄千年纹身公主喜好时尚化妆包和华丽长裙陪葬[EB/OL]。http://kejiao.cntv.cn/20120906/100130.shtml.

图3-2-3 中国考古,刘文锁《欧亚草原的古代鹿雕像》[EB/OL]。http://www.kaogu.cn/cn/xueshuyanjiu/yanjiuxinlun/bianjiangjizhongwai/2016/0721/54720.html.

图3-2.5-1 北京联盟,小易.斯基泰人的艺术[2016第二十三期][EB/OL]。http://www.010lm.com/roll/2016/0403/1465062.html.

图3-2.5-2 摄友之家,獠牙仔《新疆青河县三道海子石堆或是祭祀遗址》[EB/OL]。http://article.photofans.cn/article-35469-1.html.

图3-2.5-3 豆瓣,乐浪公的相册-俄罗斯巴泽雷克冢墓出土遗物3[EB/OL]。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9021008/?start=0.

图3-2-4 中国考古,刘文锁.欧亚草原的古代鹿雕像[EB/OL]。http://www.kaogu.cn/cn/xueshuyanjiu/yanjiuxinlun/bianjiangjizhongwai/2016/0721/54720.html.

图3-2-5 新浪博客《斯基泰鹿》[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097c0b0100x8uw.htm 。

图3-2-6 新浪博客《巴泽雷克文化—艾米塔什博物馆》(7)[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e1c8fa870102w1ah.html.

图3-3-1 中国作家网,《光明日报》《一起去听千年的驼铃—〈丝绸之路〉展印象》[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11-15/224591.html。图3-3-2 百度贴吧《鹿》[EB/OL]。http://tieba.baidu.com/p/1082395578.

⑤图4-左-北京联盟,小易.斯基泰人的艺术[2016第二十三期][EB/OL]。http://www.010lm.com/roll/2016/0403/1465062.html.

图4-中-中国作家网,光明日报.一起去听千年的驼铃—《丝绸之路》展印象[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11-15/224591.html.

图4-右-驻马店广视网,盛世收藏.冬宫不可错过的55 件珍品[EB/OL]。http://www.zmdtvw.cn/showinfo-180-75374-0.html

⑥图5-左-新浪博客,巴泽雷克文化—艾米塔什博物馆(7)[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e1c8fa870102w1ah.html.

图5-右-北京联盟,小易.斯基泰人的艺术[2016 第二十三期][EB/OL]。http://www.010lm.com/roll/2016/0403/1465062.html.

⑦、图6-1、6-2 豆瓣,乐浪公的相册-俄罗斯 巴泽雷克冢墓出土遗物3[EB/OL]。https://www.douban.com/photos/album/19021008/?start=0.

图6-3 新浪博客,巴泽雷克文化—艾米塔什博物馆(7)[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e1c8fa870102w1ah.html.

图6-4 新浪女性,“周大生杯”首饰设计大赛钻石组作品—二等奖作品:生如夏花[EB/OL]。http://eladies.sina.com.cn/news/2007/1229/1116634715.shtml.

图6-5 驻马店广视网,盛世收藏.冬宫不可错过的55 件珍品[EB/OL]。http://www.zmdtvw.cn/showinfo-180-75374-0.html.

⑧齐溶青:《论巴泽雷克文化》[D].吉林:吉林大学,2008年。

猜你喜欢

格里芬鹿角欧亚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酷虫学校·鹿角虫同学的对手(第二章)
哪里来的鹿角
Deer’s Antlers 鹿角& Woodchuck土拨鼠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曾被捧上天也被踩到底!是时候为格里芬正名了
布雷克·格里芬 2017年11月26日 萨克拉门托国王 95-97洛杉机快船
Friends
格里芬:NBA扣篮“神兽”
Summer Le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