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的新疆故事诗化的民族心史

2019-04-22仲呈祥

新疆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游牧哈迪转场

□仲呈祥

有幸先睹天山电影制片厂历经两年精心创作的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的新片《远去的牧歌》,宛如聆听了一个精彩的新疆草原牧民近40年来改革开放的精彩故事,吟诵了一首哈萨克民族心灵嬗变的优美诗篇,思绪联翩,畅游在审美愉悦的海洋之中。久违了如此努力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用心、用情、用功讴歌改革开放的精品力作!

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娴熟的纪实手法,真实感人的细节展现了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到前15年新疆草原哈萨克民族胡玛尔一家,从游牧生活变革发展进入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大潮的人生轨迹和精神历程。全片分为四篇:“冬(1980年代中期)”,天寒地冻,雪灾突降,溯风凛冽,代代随水草而居的队长胡玛尔不得不率众驱牛马羊“转场”,一方面,须派哈山紧急通知在后山为集体养骆驼的杰恩斯迅速转移到冬窝子,另一方面,又要妥善保障儿媳在暴风雪中平安产下新生命博兰古丽。殊不知,哈山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抗争中英勇牺牲,其妻哈迪夏在悲痛之中不免抱怨胡玛尔的派遣导致自己失去了丈夫。而胡玛尔目睹哈迪夏丧夫困难,慷慨解囊派儿子阿扎提送去草料。面对羊群啃食残雪中的枯草之根,胡玛尔发出了‘草拫都啃光了,还会有草原吗?’的悲叹,于是决计率众转春牧场……“春(19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大潮激发了牧民生产积极性,初春时节是产羔繁殖的佳期,因野山羊传染的羊癣病祸害羊群,狩猎传家的胡玛尔操起祖传猎枪打野山羊为民除害,适逢政府干部上门宣讲法律新规,须上交枪支,他虽舍不得上交,但也难过地放空枪打光子弹上交了。春将过去,他又率众牧民转夏牧场。哈迪夏却为舍不得在她家筑巢的燕子而迟迟不忍拆掉毡房。胡玛尔机敏地帮她把燕窝移到拴马桩上,她才放心地随众转场。路途凶险,在翻越雅玛图达板时,胡玛尔的独子阿扎提为帮助哈迪夏的长子巴彦,不幸坠崖身亡。愧疚中的她与他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夏(2000年代中期)”,又十年过去,市场经济大潮冲击震荡着草原代代相传的游牧生活。胡玛尔已年近古稀,风采依旧,再度率牧民转场到鲜花盛开的草原上。他发现羊皮别克鼓动牧民大养山羊供他收购羊绒赚钱时,怒不可遏,认为山羊的粪便碱性大,破坏草地,且山羊啃食草根,不适草原放养。其孙女博兰古丽考上大学,哈迪夏的长子巴彦买了摩托車,次子与妻子开始做边贸生意,大家都在追求美好生活。“秋(2010年代中期)”,博兰古丽大学毕业返回草原当上村干部建设家乡,与恋爱多年的里亚斯喜结良缘。她与村干部一起请爷爷胡玛尔和牧民们迁往牧民新村生活。胡玛尔坐在巨石上吹起了斯布孜额,抒发自己向过去告别的眷恋情怀,表达自己迈向美好新生活的雄心。且看,牧民新村气象万千,过去转场的崎岖山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和高速公路,过去靠骆驼背起的家什和人工驱赶的羊群,已用一辆辆汽車承载装运,牧民合作社将牲畜集中饲养销售,家家户户水电暖配置齐全,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这便是《远去的牧歌》展示的如诗如画的银幕世界。应当说,看过的以讴歌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作品不少,但像这部电影这样独具慧眼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空喊一句口号,全凭人物情感和思绪在特定情境和生动细节中的自然流淌,折射出时代变革风貌和一个民族精神变迁轨迹且如此具有视听语言心灵震撼力的,委实不多。这部作品显然是以散文化结构和诗化品格取胜的,其独特的美学品位值得称道。其一,以“冬”“春”“夏”“秋”四季结构了近 40年改革开放中新疆哈萨克民族精神世界发生的深刻嬗变。“冬”寒象征着传统的游牧生活转场的天灾人祸给牧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并由此强烈呼唤变革的发端;“春”暖象征着伴随着改革大潮对传统游牧生活的震荡给老、中、青牧民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带来的冲撞和变化;“夏”热象征着改革巨浪推动的令传统游牧文明必然向现代文明过渡转化的历史发展趋势;而“秋”实则象征着改革开放结出硕果——牧民新村的现代文明生机勃勃。这种结构,不靠强情节,不靠巧误会,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其二,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聚焦人物,细节致胜,铸就诗化品格。银幕上,狂风、暴雪、悬崖、峭壁、沙漠、草原、河流等自然景观和羊、马、牛、骆驼、鹰隼、燕子等动物,都是注入了特定情境下的人的情志,都在折射出从传统游牧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牧民们的精神轨迹和心灵历程。著名作家沙汀曾有创作经验之谈:“故事好编,零件难找。”“零件者,细节也。”影片中精彩细节连连不断,请看那“搬移燕子巢”的细节,胡玛尔与爱鹰、爱马离别的细节,胡玛尔慨叹“这年月连喝杯马奶也要付钱”的细节,以及羊皮别克收购羊绒的细节……不胜枚举,如一连串闪烁人性人情光彩的珍珠,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以小见大的时代变革的宏大主题。其三,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摄影精致,韵味无穷。影片视听语言考究,画面有气势、有情致,对话有生活、有哲理。目睹银幕上那离我们远去的千百年来游牧生活形成的崎岖的转场牧道,耳闻那胡玛尔既留恋昔日的温馨又更向往现代文明牧场新村的美好生活的牧歌,那形与神、意与境,怎能不让人思绪万千!

《远去的牧歌》抒写了改革开放40年来新疆哈萨克族草原牧民执行“退牧还草”政策从游牧生活走向现代文明的精神变迁史,既形象展示了游牧文明的人文内蕴和时代局限,又生动再现了哈萨克族牧民走向现代文明、努力开创美好生活的时代主旋律,具有厚重的历史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精辟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影片可视作学习、领悟、践行这一重要指示的一次成功创新实践。它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以更广大、更深远的历史目光,努力向着人类先进文明方面注目,向着人物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直面哈萨克族草原牧民在改革开放40年中的生存现实,创造出这部独特的新疆故事、哈萨克旋律,为中国和世界银幕贡献了特殊的声响和声彩、展现了特殊的诗情和意境。这是它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对于培养造就深刻而不肤浅、沉稳而不浮躁、典雅而不媚俗、幽默而不油滑的电影审美的观众群体,大有益焉!

猜你喜欢

游牧哈迪转场
都市游牧
影视动画分镜头设计中的画面转场研究
多元游牧
结晶之美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大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转场快速拆装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