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遗”“沙拉鸡”的实用性与表演性
2019-04-22赵智乐
姜 洋 赵智乐
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沙拉鸡”作为吉林省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吉林地区具有较强的艺术影响力。作为表演性器具,它是东北地区古老的打击乐器和舞蹈道具,更是东北说唱艺术的重要道具(后期发展为东北快板书说唱艺术形式的道具之一,并对二人转说唱形式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实用性器具,“沙拉鸡”的历史前身为东北地区乞丐乞讨时所用的打狗棍,是乞丐说乞讨词时的打击道具。本文将从“沙拉鸡”的实用性、表演性功能与特征的相互作用的历史来探讨其传承和发展问题。
一、“沙拉鸡”由实用性向表演性发展
“沙拉鸡”作为实用性器具,在清朝中晚期东北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及流行。它的前身为乞丐乞讨时手中所持棍棒,俗称“打狗棍”,为乞丐防身与乞讨时所用。后期逐渐被乞丐改良为较粗的竹棍,在里面空心处用红绳穿以铜钱或铜铃,成为敲击或摇晃起来发出响声的打击性器物。在打狗棍底部再拴以一片竹板,乞丐在沿街乞讨途中前后晃动使其“呱嗒”“呱嗒”作响,人们听见声音便知道乞丐就在不远处,准备好零钱施与乞丐。
作为“沙拉鸡”前身的打狗棍,在中国各地形态各异。据现吉林省舒兰市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传承人王中堂老先生所述,在东北地区,乞丐走街串巷在乞讨中手拿打狗棍伴以说唱的现象,在200多年前就较为普遍。后来,民间艺人对此说唱形式进行艺术加工,使其与各种民间杂耍相呼应,形成有说有唱、有耍有舞的艺术形式。这时,“沙拉鸡”的原型打狗棍便被乞丐与民间艺人发展为一种打击 乐器。
乞丐乞讨时的用具存在着不同的等级与样式,常见的为手拿哈拉巴(牛的肩胛骨)或手执穿以铜铃的打狗棍。乞丐们击打这些乞讨用具作乐常伴以唱词,面对不同的被乞讨对象,乞丐们的唱词也各不相同。面对杂货铺、包子店、棺材铺、当铺等,都有相应的乞讨唱词,内容多为祝贺讨喜之词,乞求老板赏赐些钱财,其唱词规整,节奏性强。例如,杂货铺乞讨 唱词:
黑糖香,白糖甜,谁要买糖来找咱。东街大嫂有了喜,来买咱的江大米。生意好,生意旺,光卖现钱不赊账。生意好,样样全,掌柜不在乎那几个钱。赏了钱,我道谢,再到下边把盘缠借。
但乞丐们乞讨也不尽唱讨喜之词,若遇到不给钱或又撵又骂的掌柜,他们也会唱一些难听的骂人嗑,什么不吉利就唱什么。例如,杂货铺乞讨唱词:
打竹板,迈大步,眼前来到杂货铺。你这个掌柜真见鬼,烧酒里面掺凉水。香烟茶叶长了毛,半盒火柴都划不着。大秤买,小秤卖,你说多坏有多坏。滑石粉往面里搁,你说缺德不缺德!
同样是杂货铺,但乞丐的唱词却完全不一样,各位掌柜们也为图个吉利便施舍些钱财与乞丐,大家皆 欢喜。
在200多年前的东北地区,除了穿以铜钱、铜铃等装饰物的哈拉巴、打狗棍等乞讨道具作为乞丐乞讨说唱时的打击工具以外,还有其他的手执道具,如盆、碗、瓷瓮、碗碴等,甚至烟袋杆、高粱秆也能成为他们手中的响器[1]。
而在后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乞丐说唱艺术形式的逐渐发展,在口口相传中达到一定规模,哈拉巴与打狗棍成为东北乞丐说唱的主要道具,同时相关说唱文化现象也随之形成,促使东北地区民间艺人逐渐将其吸收到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中,并将打狗棍改良,将其长度缩短,且饰以铜铃和红球,使其外形更加美观,进而慢慢发展成当下舞台艺术形式上的“沙拉鸡”说唱歌舞道具。
二、“沙拉鸡”表演性特征的形成与演变
“沙拉鸡”作为表演性道具,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二人转民间曲艺唱词《劈关西》,但唱词中的“沙拉鸡”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道具“沙拉鸡”相距甚远。虽然唱词中“沙拉鸡”的形状已无从考证,但通过唱词我们可以看出“沙拉鸡”作为表演性道具,至少在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并流行。
清末时期,乞丐乞讨时手拿打狗棍,走路时把它当成拐杖和护身工具。为引人注意,乞讨者将竹子材质的打狗棍折成弯,用手捏打,通过有节奏的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据说最早折成的“沙拉鸡”有一米多长,当时有一位带艺乞讨的民间艺人刘富贵,绰号刘大头,精通音律,且熟能生巧,运用自如,将“沙拉鸡”与音乐巧妙融合,创造出早期的“沙拉鸡”表演形式。后经王云鹏和王忠堂两代传承,重新加工整理,花样翻新,深琢细磨,将大“沙拉鸡”改为小“沙拉鸡”,沿用至今。
乞丐说唱现象的逐渐兴起,促使东北民间艺人开始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他们将打击乐器——打狗棍进行简化,将其长度逐渐缩短至手持道具大小,同时采用竹板样式,由两块竹板连接而成,左手按上面的竹板打击下面底板,从而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由于打狗棍具有防身的功能,所以底板的形状也类似宝剑,左手所持道具板面上还坠着铜钱或铜铃,敲击起来“沙沙啦啦”“叮叮当当”的声音极为好听;右手则拿一根两侧各有锯齿的锥形短棍(见图1)。用右手中的短棍磕打左手短棍上下两板,从而使道具时而发出醇厚、甜润的声音;时而如风卷黄沙吹打窗棂,此起彼伏地沙沙作响;时而又如鸡啄米般以快速的节奏 作响。
图1 “沙拉鸡”道具
“沙拉鸡”二人转说唱艺术形式的国家级传承人王忠堂老先生,曾向我们细致地讲述过“沙拉鸡”的具体打法以及“沙拉鸡”说唱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关于“沙拉鸡”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打击出来的声音“沙沙啦啦”的,十分动听,而它上面的顶板尾部向上翘起且为尖型,又特别像东北大公鸡的鸡冠,故此得名。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沙拉鸡”从乞丐防身和乞讨时伴以唱词的打击乐器,被引入东北地方曲艺之中,边说边唱边打;到了后期又加入东北快板书的说唱艺术形式,从而对二人转、数来宝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有节奏的打击和格式工整的唱词在被民间艺人吸收之后,丰富并发展成为东北地区莲花落与二人转的唱腔形式;再后来,又与东北大秧歌融合,进一步推动了东北地方传统戏二人转的发展,赋予其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沙拉鸡”登上专业表演舞台,始于1986年北京市举办的全国文艺汇演。当时表演的节目为由王忠堂老先生编导、吉林民间艺术团团员秦治平与王艳春表演的《夫妻串门》,这是一个二人转说唱形式的节目。“沙拉鸡”作为重要的打击乐器和舞蹈道具出现在这个节目中,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三、“沙拉鸡”的实用性和表演性的相互作用与发展
“沙拉鸡”作为实用性用具打狗棍,经过乞丐和民间艺人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为表演性较强的曲艺道具。“沙拉鸡”的表演性功能逐渐取代实用性功能,从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民间艺术的 创新。
与东北传统二人转舞蹈道具相比,历史上的“沙拉鸡”具有实用性与表演性的双重特征,且两种特征相互作用,使得“沙拉鸡”舞蹈艺术形式长期扎根于东北地区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之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外,“沙拉鸡”是中国民间舞蹈道具中少有的既具表演性又具实用性、既具音乐性又具舞蹈性的道具。这些特征为将“沙拉鸡”作为舞蹈道具进行整理、挖掘、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指导方向。
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在2016年采访民间老艺人王忠堂老先生时,萌生了在继承“沙拉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王忠堂老先生的支持。在他的指点下,吉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师编创了精品课程“沙拉鸡”,成功入围第十一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并于2017年5月登上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激扬青春梦——2017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的舞台。该精品课程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大赛与展演,均取得良好反响。目前,《沙拉鸡》音像教程也已经出版,“沙拉鸡”舞蹈艺术形式将会得到进一步弘扬与普及。
这一课程在传统“沙拉鸡”的打法——“拉打”“波打”“碎打”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发明了“磕打”“花打”等打法,并为“沙拉鸡”女子舞蹈设计了“拉花”打法。同时,在舞蹈中又将东北秧歌的传统舞蹈动作元素融入其中,以进一步个性化地展现东北地区吉林秧歌独特的舞蹈风情。此外,创造性地将王忠堂老先生独创的吉林秧歌“双颤”元素融入其中,并在舞蹈音乐中融入东北地区民间小调,在传统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哏、哏中俏”的风格基础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东北地区男子舞蹈火爆热辣、女子舞蹈活泼俊美的风格特征(见图2)。[2]
图2 舞蹈课程中的“沙拉鸡”
“沙拉鸡”的创新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东北秧歌的道具,而且对东北地区乃至中国民间舞蹈小道具的开发与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沙拉鸡”精品课程的成功,为中国各大艺术院校在自身教学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挖掘本地域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色,开发新的民间舞蹈小道具,发展民间舞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从而促进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并为中国民间舞课堂教学扩充了内容。
“沙拉鸡”由乞丐安身立命的用具,发展为东北说唱曲艺中的打击道具,时至今日又被纳入高等学校东北秧歌民间舞教学,它所历经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彰显了东北地区独特的人文特色与歌舞形式的艺术魅力。我们深信,作为吉林省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文化之一,“沙拉鸡”在今后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定将绽放出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