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贯穿生命全过程

2019-04-22毛志杰

政工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境界读书

☉毛志杰

习主席强调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坚持学习的人。”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进入信息社会后,知识和信息爆炸式增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时效性越来越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版业的繁荣,为我们读书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但是可供选择的娱乐消遣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人心也跟着浮躁起来,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习的人反而少了。

一、谈一谈学习的重要性

马云说过:“凡是学习的场所,门口停的是奔驰、路治转基因”工程,我们必须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政治要求,把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会贯通,切实坚守意识形态的上甘岭,释放红色基因的正能量,拨正思想行为的定盘星,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二是学习拉开彼此差距。上学期间,同学之间拉开差距靠的是学习成绩,考的分数不同进了不同的学校,从事了不同的工作;毕业之后,同事之间拉开差距靠的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那些笨鸟先飞、厚积薄发、持之以恒者,尽管他们一开始悟性差、反应慢、底子薄,但几年甚至几十年坚持下来后,你会发现当初大家都瞧不起的“丑小鸭”,已经华丽变身成了“金凤凰”。世上有一条永恒的法则:你付出越多,馈赠给你的就越多,事业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它永远属于那些用一生的血汗乃至生命去拼搏的人。而有些人往往过多的企求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总奢望一种偶然或者不经意的惊喜与获取,比虎、宝马、劳斯莱斯等等,而在网吧、游戏厅、麻将馆门口,停的都是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有人进行过统计,人类近30年产生的知识量相当于过去2000多年知识量的总和,而以后每3年就将增长一倍,预计到2050年,现在的知识总量将只占那时知识总量的1%。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新理念、新知识层出不穷,学习已不再是一个人生命中某一阶段的事,而是一种社会化、制度化和终身化的行为。青年官兵身体好,精力充沛,时间充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记忆力好,正如春起之苗,正是男儿发奋学习之时。古人有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提高到老,才能不断增长新本领,在强军征程中砥砺前行、有所作为。

一是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刘少奇说:“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放松了理论武装,就可能犯迷糊、栽跟头。理论之根扎得越深,精神之钙补得越足,忠诚之魂铸得就越牢。面对敌对势力拔根去魂的“文化冷战”和“政如买彩票中大奖,比如不用努力就想考上好大学、学好专业,等等。

三是学习决定人生境界。军旅人生的开端,看似在拼能力、拼实力,但最后拼的还是人生的境界;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不完全取决于能力的大小,而更在于境界的高低。要改变人生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学习。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业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他引用了晏殊所作《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指年轻人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学习成才任重道远。第二种境界,他引用了柳永所作《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指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下苦功夫学习。第三种境界,他引用辛弃疾所作《青玉案》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经过一番努力和奋斗之后,必然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四是学习强固内在操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倡导多读、善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以提高人文素养和个人魅力。有一位学者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学史可以析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学哲学可以练思维、悟人生、强思辨;学人文可以拓视野、养性情、润心灵。通过持续的读书学习,强固个人操守,培养个人情趣,涵养个人魅力,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五是学习成就强军事业。学习越刻苦、知识越丰富,备战打仗的能力基础就越厚实。强军兴军征途中,新知识层出不穷,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新技术雨后春笋,新装备换代升级,武器装备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很高,对军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挑战,对广大官兵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广大官兵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毕生追求,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通过刻苦地学习和训练,掌握信息化知识、提升信息化素养,熟悉信息化武器、了解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适应未来战场、打赢未来战争。

二、谈一谈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不高。在我们身边确有一些同志不重视学习充电,有的认为工作很忙,按时按点完成任务就行了,没有时间充电;有的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没有必要让自己吃苦受累,上级强调了就学一学、抓紧了就读一读、检查了就补一补;有的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够用,蓄不蓄电已无所谓,再提高也没有多大用处;有的把学过了、看过了当成弄清了、搞懂了、会用了,学习浅尝辄止,自我感觉良好;还有的觉得自己学历低、起点低,不相信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其实,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不代表能力。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学历只是中学毕业;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二是定力不足。当前,网络很发达,手机功能很强大,电影、游戏、新闻、社交等应用软件一应俱全,电视节目、搞笑视频应接不暇,“抖音”“快手”刷个不停,真人游戏、网络直播潮涌而来。这些娱乐项目趣味性都很强,诱惑力很大,能够抵住诱惑坚持读书学习的人少之又少了。休息时间去各个寝室转一转,玩手机的一大把,有的同志甚至为了玩手机和电脑,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从早坐到晚一动都不动。

三是恒心不够。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他经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的乐趣,必须在养成习惯后才能体会到。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一开始读书学习,总是走神,老找不着地方;容易犯困,就像鸡啄米一样,直到书本掉到身上才突然惊醒;时常健忘,学到后面就不记得前面讲了什么,一本书读完后就像没有读过一样;经常看不懂,读完一遍不知其所以然。刚开始读书学习,最感茫然、最感孤寂、最感痛苦,读书若是走出了这一阶段,才会乐在其中。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开始满怀信心,买了一大堆书,下定决心发奋学习,结果三分钟热度,终究没能跳出这一阶段。

四是方法不对。有的学习没有计划性,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看似忙忙碌碌,成效却不明显;有的学习与思考脱节,不动脑子和笔墨,只知道死记硬背知识点,不求甚解,不会融会贯通,考试得高分,能力没提高;有的不善于交流,闷着头学习,遇到问题不愿向他人请教;有的学专业,课前不预习、课中不提问、课后不去复习;还有的满足于学在本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没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三、谈一谈学什么

古人讲,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但书海浩瀚,我们穷尽一生,也难取得一瓢,那么学习就得有所取舍。

一要学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创新理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和必要准备,也是指路明灯。当前最紧要的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并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负新使命、激发新作为。

二要学军事。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的形态、样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仍用昨天的思维理念和知识储备去准备明天的战争,必然要吃败仗。要紧盯科技前沿,围绕打赢信息化战争需求学战法、学指挥、学科技,使自己的理念思维和行动永远伴时代风潮而舞,适应未来战场,打赢未来战争。

三要学专业。穿上这身军装,拿了这份工资和津贴,就要履行军人的职责。现阶段主责主业就是专业学习,这是我们的饭碗,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教师教书一样,是天职、是本分,更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要专攻本职专业,做到专业精、业务通,一口清、问不倒,会操作、善排故,能胜任本职工作。

四要学经典。习主席指出:“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要着眼全面发展,多读经典名著,广泛涉猎历史、哲学、文学、军事等方面知识,不断在学习中提升思想境界、涵养人文素养、改善知识结构、改进作风形象。

四、谈一谈怎么学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比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的读书“三到法”——口到、眼到、心到,毛泽东的“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等等。

一要制定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学习计划就等于有了学习目标。高效的学习先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跳一跳够得着,不努力又达不到。然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明确学习任务,持之以恒按计划抓好落实。

二要注意学习方法。坚持学习与思考、疑问和提问相结合,集中精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克服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等不良习惯,坚持向理论知识要高度、向历史知识要深度、向专业知识要精度、向百科知识要广度、向前沿知识要新度,并注重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真正学进去、学到真本领。要明确学习重点,工作需要什么就多学什么,哪些紧迫就先学哪些,自身缺什么就抓紧补上。要广泛开展自主式、启发式、互动式学习教育,倡导故事化解读、体会式笔记,走开“网络+”学习教育路子,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三要发扬钉子精神。雷锋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这里,而在于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一块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就是靠压力硬挤、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靠“挤”赢得学习时间,靠“钻”达到理解深度。

四要做到学用结合。学习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在于学以致用。毛泽东同志历来提倡既要读前人和今人的“有字之书”,也要读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处处留心皆学问,自觉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以一种敢破敢立的姿态,敢于打破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将书本知识正确运用于社会实践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抓手”。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观察、分析、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本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善于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办法,创造性地抓好工作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任务。

猜你喜欢

境界读书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品“境界”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我们一起读书吧
慎独的境界
境界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