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分析
2019-04-21郑樱陈华云刘浈周长青
郑樱 陈华云 刘浈 周长青
【摘要】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处于精神康复阶段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状态及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社会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阶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值得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精神康复 社会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9.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29-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the recovery of social function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during rehabilitation period. Method: A total of 110 schizophrenic patients during mental rehabilitation period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mental stat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were compared. Result: After nursing, social function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nursing, the mental stat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s applied in the recovery stage of social function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 mental rehabilitation period,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mental state,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Mental rehabilitation Social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Fuzhou Neuropsychiatric Hospital, Fuzhou 350007, China
精神分裂癥是常见的迁延性慢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75%[1]。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精神、思维等异常,极易出现过激行为,且致死致残率也较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会导致其社会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情感变得淡漠、意志衰减、行为能力降低等[2]。而品管圈活动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将护理人员形成小团体,来督促护理人员保质保量地完成护理工作。有研究表明,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3]。本研究特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精神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精神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纳入标准: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临床确诊者;处于精神康复阶段的患者。排除标准:严重慢性躯体性疾病者;滥用酒精及药物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23~56岁,平均(36.47±3.17)岁;平均病程(2.46±1.08)年;受教育年限(7.3±3.4)年;PANSS量表评分(52.84±6.74)分。对照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24~57岁,平均(36.52±3.08)岁;平均病程(2.39±1.14)年;受教育年限(6.9±3.2)年;PANSS量表评分(53.45±7.0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接收患者后及时检查生命体征、生理生化能力等,排除身体异常情况。(2)严密观察患者的言行举动,防止患者出现自杀等过激行为与想法。(3)每天有相对稳定的时间与患者交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科学的疏导。(4)保证病房干净、整洁,充足的光亮,经常更换和清洗床单、被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具体如下:(1)组建品管圈。由精神病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组圈,明确品管圈的主体,突出品管圈活动的重点,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调整健康教育、饮食生活、医疗护理服务等内容[4]。(2)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改善服务流程。结合不同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流程,并按时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改善其中的不足;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促进护理人员护理综合素质不断提高[5]。(3)开展康复训练活动。针对患者的兴趣爱好,组织患者参与到相应的娱乐活动中,比如上网、读书看报、下棋、绘画等;创建社交模拟环境,引导患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到社交活动中,锻炼患者的社交能力[6]。(4)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精神病病理机制与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患者发现自己患病的原因,从而主动采取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改善自身状况。(5)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温馨的病房环境,提高患者良好的心理感受,并及时发现其心理变化,护理人员与家属通过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7]。两组均护理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态、社会功能。通过社会功能评价量表(SSFPI)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其中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工作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社会接受能力等,每项0~4分,分数越高,表示社会功能越好[8]。通过精神病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精神状态,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精神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社会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对于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其生活环境、社会压力、遗传因素、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个体情感、行为、思维、认知等不协调,并导致患者痛苦或功能损害[2-3]。社會功能是指人与社会环境或他人接触过程所形成的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而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经常会存在焦虑、自卑、恐惧、抑郁等消极的心理,所以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少,时间越久,其社会功能会逐渐下降,直至丧失[9]。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出现社会功能下降的情况,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过激行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无法对患者的功能缺陷与主动意志方面的缺陷加以治疗。
品管圈是一种提高护理质量的方式,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尊重患者的主体、组织相关的社会活动,让患者亲身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从而发现自身价值,获得较高的成就感,激发其参与社会活动的欲望,循序渐进的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10]。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护理管理方式,其通过组建医疗护理团队,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法,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治疗效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社会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组社会功能与精神状态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与精神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精神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阶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其精神状态,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Huang Y,Wang Y,Wang H,et al.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J].Lancet Psychiatry,2019,6(3):211-224.
[2]张琳晗,代林林,冯立明,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推动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78-1581.
[3]尚辉,陈绍荣.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15-18.
[4]杨惠青.品管圈活动在恢复精神科康复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7):2328-2331.
[5]陆叶,明亮,叶竹筠.品管圈活动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特色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667.
[6]缪志梅,刘风兰,朱艳玲,等.品管圈活动在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住院病区异味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6):2313-2316.
[7]李森,徐英,李雪,等.Orem自护理论结合品管圈模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1):163-166.
[8]中华行为医学科学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会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9]王英,陈茜,张泽梅,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Barthel自理能力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7,32(7):1064-1068.
[10]杨林顺,杨跃涛,杨丽梅,等.品管圈活动在缩短精神科门诊就诊等待时间的应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4):693-695.
(收稿日期:2019-05-17) (本文编辑:桑茹南)